物流的基础理论(1)
保证); ③符合顾客所期望的质量(品质保证)。
物流的基础理论(1)
备货保证
商品利用可能性保证
输送保证
品质保证
在库存服务率 订货截止时间
进货周期 订货单位 订货频度 时间指定 紧急出货 物理损伤 保管中损坏 运输中损坏 错误运输 数量差错
A.空驶 B.对流运输 C.迂回运输 D.重复运输
7.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简称是________。
A.GIS B.GPS C.POS
D.EDI
物流的基础理论(1)
(2)流通的作用 ①在扩大内需方面,流通起着发现、创造、满足消费
需求的作用; ②从经济循环来看,流通决定工业经济运行速度、节
奏、质量的关键环节; ③从社会产业链来看,流通正在成为经济运行的起点,
成部分 (2)物流管理工作是经营运转的必要保
证 (3)物流管理是企业提高效益的手段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2.3 物流管理的核心
物流成本
服务质量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降低物流成本 (1)物流成本的构成
物流成本是指物流运动中的各环节, 如运输、仓储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搬 运、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所支出的人力、 物力、财力的总和。物流成本既包括向外 支付的物流费用,又包括企业内部消耗的 大量物流费用。
物流的基础理论(1)
2)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 (1)以实现顾客满意为首要目标 (2)重视整个流通渠道的货物流动 (3)追求企业整体最优 (4)既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 (5)以信息为中心满足市场实际需要 (6)是对商品运动的一元化管理
物流的基础理论(1)
3)现代物流管理的过程
计划
实施
评价
物流的基础理论(1)
①宏观物流 ②微观物流 (2)按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分 ①采供物流 ②生产物流 ③销售物流 ④回收物流 ⑤废弃物流
物流的基础理论(1)
(3)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来分 ①地区物流 ②国内物流 ③国际物流
(4)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 ①企业物流 ②行业物流 ③社会物流
(5)按照物流活动的承担主体不同分 ①第一方物流 ②第二方物流 ③第三方物流
物流的基础理论(1)
2020/11/22
物流的基础理论(1)
当前物流“热”分析
全△面形成买方市场,卖方竞争空前剧烈,流通作为 沟通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日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
粮布肉
$
票票票
商品
限额消费已成为历史
商品转化为货币,关系到 企业的生死存亡
物流的基础理论(1)
△
企业之间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资资料 和服务于生产地点流动过程中而伴随的种种 经济活动。
物流的基础理论(1)
(2)1986年,美国物流协会的定义 物流是以满足顾客需要为目的,对
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 地的有效率、有效益地流动和储存而进 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1. 3 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1)什么是商流 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由
于所有权的间隔,生产者要想把自己的 产品让渡出去,必须通过交易完成,顾 客要想得到所需的产品也必须通过交易 完成。这种解决所有权间隔的交易称为 商流。商流是流通活动的内容之一。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7
2)商流与物流的统一
物流的基础理论(1)
(3)1986年,日本通商产业省运输综合 研究所的定义
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求 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 性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包装、装卸、 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 送等诸种活动。
物流的基础理论(1)
(4)1992年,美国物流协会的定义
物流是为迎合顾客需要而对商品、 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 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施 与控制的过程。该定义强调了信息和物 流的低成本运作。
消费者
降
提
低
70年代成 本
高 80年代 质
量
90年代 售后 服
务
21 市 场
快
慢
鱼
鱼
世 需求
纪 初 企业通过对市场需求的的快速反应,由大鱼吃小鱼
转变为快鱼吃慢鱼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 物流管理观念
人人都有物流管理观念吗?举例说明 我们身边具备物流管理观念和不具备物流 管理观念的人或事。
物流的基础理论(1)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社会发展初期,商流与物流是统一的,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商流与物流逐 B.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物流发生的同时,物品所有权也随之转 C.在一定条件下,商流与物流分离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加快货物的交货速度 D.采取赊销购物方式,会引起物流在前、商流在后的物流商流分离形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电子商务可以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在网上的交互 B.物流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C.GP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一些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已经集成了GPS D.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不会影响电子商务企业的运作效率 3.生产季节性商品的企业,为了协调旺季和淡季需求的不均匀性,通常采用 产储备一定数量的商品以调节旺季的巨大需求,这种储备克服了__________。 A.所有权间隔 B.时间间隔 C.场所间隔 D.使用权间隔
1.1.1 流通的概念
1)流通及三种间隔 广义的流通指所有可以流动的要素的流动,
如资金的流通、商品的流通、非商品的流通、 信息的流通,文化观念的流通等。
狭义的流通仅商品流通,这是流通中的主 流,也是我们要讨论的对象。
物流的基础理论(1)
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出现了日益扩大的 三种间隔: (1)所有权间隔 (2)场所间隔 (3)时间间隔
400
400
400
600 1000
400
600 1200
600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2 现代物流管理概述 1.2.1 物流管理的特征和过程 1)物流管理的含义
所谓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 过程中,根据货物实体流动的规律,应 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 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 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 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 济效益的过程。
低; ③经营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充分竞争,共同发展的流通格局基本形成; ④传统经营方式逐步得到改造,连锁超市、便
利店、专卖店、仓储式超市、购物中心等新 型业态成长迅速; ⑤商贸流通的发展增强了城市功能,拉动了经 济的增长。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1.3 物流的概念
(1)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的定义
商流与物流都是流通的重要组成 部分,两者相辅相存,互相补充。商流 与物流的统一是指商流和物流在同一时 间发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便是 商流与物流统一的形象写照。
物流的基础理论(1)
3)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商流与物流分离指将物流设施和有
关物流的功能从商业流通领域中分离出 来,单独设置物流据点,集中处理若干 流通据点的物流业务。
物流的基础理论(1)
(2)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 反 一般说来,物流服务与物流 成本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并且呈 现线性关系,如图1.2.1所示。
物流的基础理论(1)
v
物 流 服 务 水 平
物流成本
图1.2.1 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
物流的基础理论(1)
一般在对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做决策 时,通常考虑以下四种方法:
标准可分为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作业 标准。 3)物流标准的方法
物流标准中的工作标准和作业标准 一般由个别企业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制 定的。作业统一的物流标准主要是指技 术标准,通过制定标准规格尺寸来实现 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顺畅衔接。
物流的基础理论(1)
图1.1.3 物流基础模尺寸与集装单元基础模数尺寸的关系 图例,从上图1.1.3可以看出,集装单元基础模数尺寸可以 用5个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组成。
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起点; ④从资本结构及运行来看,现代流通要求产业资本与
商业资本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以提高工业经济运 行效率; ⑤从技术创新的层面看,现代流通技术密集化趋势越 来越明显,对提高工业经济的增长效率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物流的基础理论(1)
9
3)我国商品流通业发展现状
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增长; ②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恩格尔系数逐步降
物流的基础理论(1)
4.下列选项中,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不包括________。
A.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 B.防止无效装卸
C.利用重力,进行少消耗的装卸 D.始终采用最高的装卸搬运活
性
5.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
A.系统增值 B.合作与协同 C.信息交换 D.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6.________是不合理运输的最严重形式。
物流的基础理论(1)
(5)1998年,美国物流协会的定义 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
为满足顾客需要对商品、服务及相关 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高效、低成本流 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施和控制 的过程。该定义强调了供应链管理。
物流的基础理论(1)
(6)我国对物流的定义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
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 存、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信 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商流与物流分离的可能性和必要 性
物流的基础理论(1)
1.1.4 物流的发展阶段
1)物流在国外的发展阶段 由于美国和日本在物流阶段发展
进程方面最具有代表性,也是物流研究 和物流实践最为先进的国家,因此,这 里主要介绍美国和日本的物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