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规划思路与核心技术智慧城市是以智慧的理念规划城市、以智慧的方式建设城市、以智慧的手段管理城市、用智慧的方式发展城市,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
具体包括政府服务模式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居民生活方式转型。
从技术手段上,智慧城市主要需借助物联网、互联网以及无线通信网以及IT支撑等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信息通信技术(ICT)的集成能力,构建产业的智慧化发展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构建全新的智慧化应用环境,实现协同、高效、安全以及低成本的城市环境。
欧盟对智慧城市的评价分为六方面:智慧经济、智慧治理、智慧生活、智慧人民、智慧环境、智慧移动性。
建设原则
一,注重系统工程,科学构建智慧城市,使智慧城市能够统筹规划、综合集成资源,总体效果能够最好,并且使智慧城市的产业经济、市政管理、社会民生、资源环境和技术能够得到高度智慧管理。
二,在开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实现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型过渡,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三,强调优化配置,构建两型社会,就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统一实现人、物、环境的协同共享、优化配置,以此来发展我们城市的产业经济、市政管理、社会民生。
四,以人为本,科学化管理,从而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来提升政府的行政服务效能和管理模式,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实现创新社会管理。
五,整合和共享提升城市基础支撑的建设,最大限度开发整合和利用城市各类信息资源为核心,推进实体技术设施和信息设施的整合共享,提升城市各个领域智慧环境的充分应用。
国外建设路径
——国家战略。
“国外很多国家将建设智慧城市纳入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纷纷出台一系列相关鼓励政策,明确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方向、目标以及重点建设内容,以此来推动本国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发展促进工作联盟副秘书长、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智慧城市评估咨询中心经理王理达告诉记者。
如美国率先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计划。
韩国从1992 年开始,开展了第二次国家骨干网的建设,实现了行政电子化网络管理的目标。
日本政府于2009 年7 月制定了《i-Japan 2015 战略》,旨在到2015 年实现以人为本,“安心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
——市政管理。
各国致力于用精准、可视、可靠、智能的城市管理推进城市管理和运行的智慧化。
通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市政设施具备感知、计算、存储和执行能力。
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市于2008 年8 月启动了智能电网城市工程,成为美国第一座开展智能电网的城市。
——社会各界参与。
国外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逐渐改变以技术为中心的思想,确立了“以人为本”理念,建立无所不在的社会服务环境。
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不断促进人们的生活与学习。
国内建设路径
——以发展智慧基础设施为重点。
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大力建设城市信息基础设施,铺设光纤骨干网、实现有线网络入户,无线网络覆盖公共区域、增加网络宽带、推进三网融合,以期建成互联互通的城市信息网络。
如泛长三角区域“沪、苏、浙、皖、赣、闽”五省一市实现高速公路ETC 互联互通。
——以发展智慧的管理和服务为重点。
在建设时,重点建设一批重点示范项目,通过各类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政府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大幅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职能水平,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
——以发展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为重点。
政府与企业,均在为切实改进人们生活方式而努力。
如深圳市从科技、人文、生态三个方面打造智慧城市,并以此作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突破口。
企业积极研发,确保用户有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
小结:智慧城市的切入点主要集中于以物联网产业发展作为建设智慧城市
的重要关注点;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作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切入点;以民生保障与服务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关注点;以社会管理与服务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以促进本地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一般包括6种基本内容,具体包括:云计算数据中心、基础通信、终端、应用系统、物联网以及业务支撑平台。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模式有:
——政府投资运营企业参与建设
——政府与企业合资建设与管理;
——政府统筹规划,企业投资建设;
——企业建设运营,政府、公众购买服务。
我国智慧城市项目主要集中在:
——社会管理与服务、
——民生服务、
——资源环境、
——产业经济、
——基础设施。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智慧城市投资总规模9450.85亿元。
一、智慧城市建设环境
1、产业政策
2、技术条件
3、经济环境
4、文化与市场
二、智慧城市建设基础
1、本地区的政策与经济条件
2、本地区的产业布局
3、本地区核心资源和技术条件
4、本地区财政和企业基础
5、本地区已有信息化基础
6、本地区人才和基础设施
7、本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价值
8、本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与挑战
三、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与原则
1、智慧城市建设指导方针
2、智慧城市管理与服务指标体系研究
3、智慧城市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性
4、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任务
5、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四、智慧城市顶层规划规划与设计
1、概述
2、智慧城市知识体系规划
3、智慧城市建设体系规划
4、智慧城市云计算技术应用
5、智慧城市物联网技术应用
6、智慧城市无线通信技术应用
五、智慧城市城市级“一级平台”
1、智慧城市城市级“一级平台”规划原则与总体架构
2、智慧城市城市级“一级平台”业务架构
3、智慧城市城市级“一级平台”逻辑架构
4、智慧城市城市级“一级平台”接口架构
5、智慧城市城市级“一级平台”技术特点
6、智慧城市城市级“一级平台”实现功能
六、智慧城市业务级“二级平台”规划与设计
1、智慧城市业务级“二级平台”总体架构与规划原则
2、智慧政府平台规划与设计
3、智慧城管平台规划与设计
4、智慧城市应急指挥管理平台规划与设计
5、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规划与设计
6、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平台规划与设计
7、智慧城市节能减排管理平台规划与设计
8、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平台规划与设计
9、智慧城市市民卡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10、智慧城市社会民生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11、智慧社区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12、智慧医疗卫生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13、智慧教育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14、智慧房产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15、智慧金融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16、智慧旅游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17、智慧城市智能建筑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18、智慧城市智能小区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19、智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20、智慧企业服务平台规划与设计
七、智慧产业总体设计
1、智慧产业总体布局
2、智慧产业发展路径
3、智慧产业重点企业
4、智慧产业主要工程
5、智慧产业政策激励
6、智慧产业发展目标
7、智慧产业与城市融合机制
8、智慧产业的技术保障
9、智慧产业的资源匹配
10、智慧产业的保障体系
八、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实施
1、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实施指导方针
2、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3、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实施组织与管理
4、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运行管理
5、技术培训
6、智慧城市建设周期
7、智慧城市投资估算
8、智慧城市信息化系统工程项目后评……支撑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主要有:——云计算
——普适计算
——固定宽带网
——3G/4G移动网
——无线局域网
——智能终端
——物联网
——GIS
——系统集成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