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瓦片切图的操作说明

大瓦片切图的操作说明

大瓦片切图的操作说明一、背景和原理通常瓦片尺寸被设置为400*300,项目实践中运算时间非常长;通过将瓦片尺寸放大,例如1600*1200、6400*4800等,能够提高arcgis每次渲染的范围、减少渲染的次数,从而实现性能的提高;而大瓦片裁切为小瓦片的操作,只需要少得多的时间。

下面是一组测试对比数据:瓦片尺寸400*300,1156张1200*900 2000*1500AP-Map-CutMap切图12’13”到13’03”,平均每张0.63”到0.68”1’45”平均每张0.73”1’15”平均每张1.53”AP-Map-CutCut二次裁切21.328”到25.25”19.328”到20.109”合计12’25”或745秒2’15”或135秒1’35”或95秒18% 13%显然,瓦片越大越有效;而且这还能减少瓦片文件数量,可以在将大瓦片拷贝到服务器之后再进行二次裁切,减少瓦片迁移所需要的时间。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瓦片尺寸不能大于屏幕显示分辨率,否则很可能出现瓦片显示内容的坐标范围偏差,这是ArcGIS的问题,目前无法解决。

例如分辨率最高1280*1024的话,建议瓦片选择为1200*900;分辨率能到2048*1536的话,则可以选择瓦片为2000*1500;而分辨率1440*900时不可选择1200*900,否则也会出问题。

2.大瓦片必须设置为小瓦片的整数倍,两个方向可以不一样。

3.大瓦片裁出来的小瓦片,总数很可能比小瓦片直接切要少;而且每个瓦片范围内的显示结果可能与切小瓦片有所不同。

例如瓦片边界处的注记。

二、作业流程1.使用原有的AP-Map-CutMap切图。

在正常的瓦片切图配置文件基础上,编写大瓦片的切图配置文件;并执行切图操作;2.将大瓦片迁移到服务器;3.用AP-Map-CutCut进行二次裁切,输出到服务器上的发布目录。

三、操作说明1.大瓦片切图配置文件下面是针对400*300配置文件中第5级的大瓦片配置文件。

400*300的原始配置文件1200*900的大瓦片配置文件<?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AP-Map切图规则配置文件--><MapConfig><LayerLevelnum>8</LayerLevelnum><Picturewidth>400</Picturewidth><Pictureheight>300</Pictureheight><MINlongitude>112.420404</MINlongitude><MAXlatitude>23.131072</MAXlatitude><MAXlongitude>114.091356</MAXlongitude><MINlatitude>21.876810</MINlatitude><Layer><ZOOM>1</ZOOM><CX>0.8</CX><CY>0.6</CY><ScaleStr>8.8公里</ScaleStr></Layer><Layer><ZOOM>2</ZOOM><CX>0.4</CX><CY>0.3</CY><ScaleStr>4.4公里</ScaleStr></Layer><Layer><ZOOM>3</ZOOM><CX>0.2</CX><CY>0.15</CY><ScaleStr>2.2公里</ScaleStr></Layer><Layer><ZOOM>4</ZOOM><CX>0.1</CX><CY>0.075</CY><ScaleStr>880米</ScaleStr></Layer><Layer><ZOOM>5</ZOOM><CX>0.05</CX><CY>0.0375</CY><ScaleStr>440米</ScaleStr></Layer></MapConfig>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AP-Map切图规则配置文件--><MapConfig><LayerLevelnum>1</LayerLevelnum><Picturewidth>1200</Picturewidth><Pictureheight>900</Pictureheight><MINlongitude>112.420404</MINlongitude><MAXlatitude>23.131072</MAXlatitude><MAXlongitude>114.091356</MAXlongitude><MINlatitude>21.876810</MINlatitude><Layer><ZOOM>1</ZOOM><CX>0.15</CX><CY>0.1125</CY><ScaleStr>1.32公里</ScaleStr></Layer></MapConfig>在这里,选择第5级只是作为示例,越高级越花时间的,采用大瓦片越有效。

设置要点:✧大瓦片的尺寸主要考虑屏幕分辨率,在允许的范围内越大越好,并且保证是目标瓦片尺寸(这里是400*300)的整数倍。

(关于屏幕分辨率的影响,只是一个经验,也许在某些计算机或某些ArcGIS版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必要时可以进行测试,检查大瓦片的显示内容与指定的坐标范围是否相符——例如只切1*1格)✧针对小瓦片的任意一级都可以配置相应的大瓦片切图参数,大瓦片配置文件中可以配多级,这里只配了一级仅仅是示例。

✧以针对小瓦片第5级为例,CX=0.05,CY=0.0375,图片的像素尺寸是400*300,而大瓦片的像素尺寸是1200*900,因此大瓦片的CX=1200/400*0.05=0.15,CY=900/300*0.0375=0.1125,将来切割大瓦片3*3就正好与直接切小瓦片的结果相同。

✧每一级都可以这样设置。

建议配置文件的文件名上体现出图片尺寸。

2.大瓦片数据集的二次裁切,或者转换为小瓦片数据集大瓦片的文件结构和小瓦片的规则是完全一样的,根据瓦片总行列数的多少,可能出现多级子目录,每个子目录下有不超过100个文件或子目录。

用AP-Map-CutCut能够对大瓦片批量、自动地进行裁切,获得所需要的小瓦片。

AP-Map-CutCut是在Dos下运行的Windows程序,要在命令行中指定输入参数。

如果不带参数,直接运行AP-Map-CutCut时,将得到如下提示信息:AP-Map-CutCut.exe <InputPath> <InputConfig> <OutputPath> <OutputConfig>请按照此格式,在命令行中提供:InputPath:大瓦片数据集的主目录,注意不包括代表级数的那层目录。

对于上例就应当是zh1200,而不是zh1200\1InputConfig:大瓦片数据集的配置文件,例如D:\prj_zhdps\data\ApCutMap1.11\mapconfig_1200_900.configOutputPath:小瓦片数据集的主目录,同样不包括级数目录。

OutputConfig:小瓦片数据集的配置文件,例如D:\prj_zhdps\data\ApCutMap1.11\mapconfig.config。

执行后,程序会针对大瓦片配置文件中指定的每一级,找到小瓦片配置文件中匹配的级数,然后,如果存在相应的瓦片数据文件,就将之裁切。

E:\.Bin\AP-Map-CutCut-100917>ap-map-cutcut g: D:\prj_zhdps\data\ApCutMap 1.11\mapconfig_1200_900.config g:\1200_400 D:\prj_zhdps\data\ApCutMap1.11\mapcon fig8.config大瓦片级数: 1 CX=0.15 CY=0.1125 PicWidth=1200 PicHeight=900对应小瓦片级数: 5 CX=0.05 CY=0.0375 PicWidth=400 PicHeight=300切割倍数: 3*3第0行--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第1行--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第2行--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第3行--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第4行--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第5行--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第6行--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第7行--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第8行--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第9行--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第10行--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第11行--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完成!总计用时:25.75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