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汇率决定理论.pptx

第4章汇率决定理论.pptx

因此,汇率变动——源于国际借贷关系变化 国际借贷的内容包括:国际间的商品劳务进 出口、资本输出入以及其他形式的国际收支活动 。
2、流动借贷是影响汇变动的主要因素
据流动性大小,国际借贷可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 贷。
前者是指借贷关系已经形成,但未进入实际支付阶 段的借贷;后者是指已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
❖ One of the oldest and most basic fundamental approaches to determining the “fair” exchange rate of one currency to another relies on the concept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一)理论背景——金本位制下的汇率理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戈森(G.J.Goshen)于1861年提出。
金本位制下两种货币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铸币 平价)决定。由于各国货币的含金量很少变动,所以, 汇率的变动主要受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二)基本思想
1、 国际借贷关系的变化是汇率变动的原因
汇率变动-----取决于外汇供求; 外汇供求----源于国际借贷
❖ This approach says that an identical product should cost the same from one country to another, with the only difference in the price tag accounted for by the exchange rate. For example, if a pencil costs €1 in Europe and $1.20 in the US, the “fair” EUR USD exchange rate should be 1.20.
理解:(1)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货币的价格取决
于它对商品的购买力,因此,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就由两国 货币购买力的比率----购买力平价决定。
(2)进一步说,物价变动----购买力变动----汇率变动, 所以汇率的变动最终取决于两国物价水平比率的变动。
What is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二)理论假设
1、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
PPP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如果 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同一货币衡量的不同国家的某种 同质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应该是一致的,这就是国际经济 学中著名的“一价定律”。
基本概念:(1)同质商品 (2)可贸易商品、不可贸易商品
2、相对购买力平价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与该时期两国物价
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
由相对购买力平价决定汇率的公式是:
经过t时间 调整后的汇率
Et Pt / P0 E0 Pt* / Po*
P0 和Pt分别代表本国基期物价 指数和经t时间变动后的物价指 数
或者
Et
E0
Pt P *t
P0 P0 *
基期汇率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Foreign Exchange Determination
内容概览
一、 研究对象
汇率决定 汇率变动 汇率制度与政策
二、理论发展
国际借贷说 购买力平价说 利率平价说 汇兑心理说 资产市场说
第一节 传统汇率决定理论
一、国际借贷说
(Theory of Inte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tional Indebtness)
(一)理论背景
一战后金本位制瓦解,各国纷纷发行纸币来弥补支出 的不足,导致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汇率急剧波动。
它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提出,主要是探讨通货膨胀 背景下的汇率决定问题。
课堂问题:
❖ 一美元在任何一个国家是否都应该买到 相同质量和数量的商品?
❖ 同质同量的商品在世界各地的价格通过 汇率换算为以同种货币表示时,是否应 完全相等?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是流动借贷。
流动债权(外汇收入) >流动债务----外汇汇率( ? ).
3、物价水平、黄金存量、利率水平和信用关系等 是影响汇率的次要因素。
(三)简要评价
意义: 国际借贷说以金本位制为前提,把汇率变动的原因 归结为国际借贷关系中债权与债务变动导致的外汇供求 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主要局限性: (1)无法解释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的决定及变动。 (2)对影响汇率的具体因素没有做出解释。 (3)只适用于外汇市场自由与发达的国家。
Pi=E*pi*
其中,E表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Pi和pi*分别表示 可贸易商品i的价格,*表示国外变量。
2.其他假设条件
❖ (1)市场完全竞争。 ❖ (2)本国和外国的价格体系完全相同。 ❖ (3)不需考虑运输成本、保险及关税等 交
易成本。 ❖ (4)贸易自由化。
(三)主要内容
观点:本国人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或外国人之 所以需要本国货币,是因为这两种货币在各发行国 均具有对商品的购买力。
购买力平价说包括两种形式:
❖ 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PP) ❖ 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PP)
1、绝对购买力平价
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两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之比决定两国
货币的交换比率。
绝对购买力平价可表示为:
P E
P*
其中E为直接标价法的汇率,指1单位外国货币以本国货币 表示的价格,P、,P* 分别为本国 、外国的一般物价水平。
(四)理论发展——国际收支说
1981年阿尔盖提出。
汇率变动-----取决于外汇供求----源于国际收支状 况
因此,汇率变动——源于国际收支变化
国际收支说:流量角度 国际借贷说:存量角度 国际借贷说是国际收支说的早期形式。
二、 购买力平价说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P*0 ,P*t代表外国基期物价指数和经 过t时间变动后的物价指数
假设πt和πt*分别表示t时刻国内和国外物价比基
期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即通货膨胀率) ,则有:
Pt / P0 1 t
Pt*
/
P0*
1
* t
Et 1 t
E0
1
* t
若πt*不高,那么,汇率的变化率等 于同期本国与外国通货膨胀率之差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