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素材与写作系列(doc 7页)

语文素材与写作系列(doc 7页)

语文素材与写作系列(doc 7页)素材与写作系列——挖掘语文课本中的素材时间:2009-12-1 授课者:肖若晖地点:302课室一、训练目标:1、指导学生分类收集语文课本中的写作素材;2、训练学生灵活运用语文课本中的素材。

二、训练重点:语文课本中的素材的运用方法。

三、训练过程:㈠、导入:语文课本是一座素材金矿,如果我们能深刻理解并且准确把握课文的精髓,领悟并运用前人优秀的写作成果,课本就能成为作文的活水源头。

那么它的含金量究竟如何呢?为了证明我并非言过其实,我们先来读一个中考满分作文片段(打出幻灯片:永恒的乐园)夕阳轰然下落在浔阳江中,溅起满天的晚霞,把江水染得赤红似血。

江畔一处寻常人家的门前,斜插着一圈疏疏的短篱。

短篱的东边,菊花开得蓬蓬勃勃,活像一张张天真的小脸,舒展着稚气的笑容。

秋风轻轻地摇曳着她们袅娜的身姿,飘溢出阵阵浓郁的芳香。

花丛里,“五柳先生”陶潜面容清瘦,两鬓微霜,正从容地采摘着一朵朵金菊。

有时他把花瓣凑到鼻尖闻闻,眉宇间升起无限的喜悦。

菊花,是他的伴侣,是他的乐趣,是他的生命!忽然,他不经意间抬起头来,目光正与隐隐的南山相接。

那里烟飞云敛,林壑深深,也许有与他志同道合的人隐居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情不自禁地高吟。

他的思绪被牵得很远,很远。

他忘却了那“环堵萧然,不避风日”、“短褐穿有了素材,又该如何使用呢?请看一下有些同学们是怎么做的(选用学生的日记或作文材料)1.引名句我爱我的祖国,因为她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

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索思想;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昭汗青”崇高气节和舍生忘生的品格;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自信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杜甫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伟大情怀,以及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不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吗?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多么伟大,你叫我怎能不爱我的祖国呢?——张晴《我爱我的祖国》片段(“多材一用”)远在异国他乡的傅聪处于人生低谷时,傅雷先生写了一封信,鼓励他说:“在人生的低潮时候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所侵蚀。

……”他的话让我感触良多!是啊,这是多么现实而又如此深刻意义深远的一句话,信中虽然没有动人的言词和一个身为父亲对儿子的亲切问候,但是这浓浓的爱全化在这深深的一言一词中。

傅聪也应该为有如此一位伟大的父亲感到庆幸,因为正是傅雷的这种教育方式造就了傅聪成功的一生!——何伟浩《伟大的父爱》片段2、仿照课文中的句式、结构1.仿句式早上,我像往常一样骑车上学。

可今天不同的是,我多了一位对手——寒风。

……风更大了,仿佛要一口气把我吞灭。

我逐渐无力反抗,觉得自己无依无助了。

“呼呼”的风声不断地冲进我的耳朵,好像在嘲笑,在讥讽,在征服我。

我想下车休息一下,抬起手看了一下手表,哇,快迟到了!“不行”,心里一振作,于是我使出吃奶的劲,脚下的轮子奔驰起来。

不久,我看到了学校,看到了老师和同学们。

只要坚持就会胜利,再大的寒风我都不怕了!我用冷僵了的手再次握紧车把手,心里大喊:“让寒风来得更猛烈些吧!——刘师伟《随笔》片段2.仿结构家乡的端午,有不少风俗和外地一样。

挂五叶子。

将桔叶、杉树叶、石榴叶、柳叶和一种有特殊香味的叶(名字不记得了)用红线捆在一起,放进口袋里,说是可以保平安。

挂在身上香香的,闻起来很舒服。

贴黄符。

这符是奶奶从观音庙里“付”回来的,把它贴在门、米缸、电视机等日用品上。

据说这是能避邪的。

放烟火。

就是平时放的烟花爆竹,这是小孩子们最爱的。

老人们说这烟花爆竹的声音可以把家里的恶运、孤魂鬼怪都吓跑的。

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团圆饭。

团圆饭要吃些什么,我不记得了,只记得有清蒸鸡、炒螃蟹、炒苋菜和粽子。

要吃这些菜不用花钱,鸡是自己养的,蟹是在田里捉的,菜是自家地里种的,粽也是自己包的,所以吃起来特别好味道、特别温暖。

——刘师伟《端午的粽子》片段小生姓姚,名峥越,字亦峥越,故汝喊名也好,叫字也罢,均可。

余甚好读书,尤喜《水浒》、《三国》也。

余曾一目十行,一日一本。

每有新书好书,便欣然忘事。

某日,正读书,母亲叫吾洗浴,余应之。

待余阅毕,已过大半时辰,母大怒。

余每有会文之意,便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姚峥越《自传》3、巧用课文事例……寂静的四周,连细针掉下的声音也能听得见。

我被这可怕的寂静包裹着,心中感到十分孤独,即使窗外那么柔和的秋风,也难盖我心中的孤独。

害怕却又无计可施,哎,我首先又不得不面对这排山倒海之势的家庭作业和复习任务。

不禁意中我翻开了上学期的语文书,透过文字看到了鲁迅先生孤独中的那份坚持。

鲁迅先生的战斗是孤独的,但他从中得到了灵魂的升华;随后,我想起了正在学的《孤独之旅》中的主人公杜小康,他年级和我差不多,但他最后能够战胜那可怕的孤独,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正所谓“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他们让我醒悟一个道理:孤独可以锤炼人生,升华灵魂。

——江家辉《我的孤独》小孩子拥有的就是那份纯真,稚气。

他们的内心想的是最纯真的事情,总会有很多奇妙的想法。

鲁迅的童年也曾是那样的有趣,他也曾是一个顽皮的小孩,会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玩耍。

他在百草园里的经历,是多么的有趣奇妙:和昆虫为伴,和伙伴们一起捕鸟……小孩子睡前总是喜欢听故事,鲁迅也不例外,他不仅睡前,而是常常听长妈妈讲故事:关于美女蛇的……上学大概是很多孩子都不喜欢的了,幼时的鲁迅也一样,他会在课上聚精会神的画画……其他学生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他们的寿先生非常地严厉……对比之下,21世纪的我们,童年缺少了这份纯真的乐趣……现在的孩子一般都会被他们的家长送去培训,送去补习,送去兴趣班……根本是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幸福。

——杨瑞恩《失去的童真》4、故事新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光透过窗户,斜斜地挥洒在地上,倾洒在他的身上。

他孤身一人独坐桌前,凝望着床前那股光亮,思念如丝如缕围绕着他。

轻轻地把头探出窗外,漆黑的天空,似乎充满了无数的欢声笑语。

一抬眼撞见那圆满的月亮,心中泛起了阵阵涟漪,远游在外,无法与家人团聚,更无法回到那充满温馨的港湾——故乡,这是一种多么无奈的情感啊!——吴丹《月圆之夜》片段阴风阵阵,槐树狂摆,抬头望月,咋了?今晚的月晚去哪了呢?只见天空如一块大可覆天的黑布,一点零生闪烁的光也不可入眼。

我正独自走在河畔的小石路上,寻找着八月十五“又大又亮”的月亮,但这只是徒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阵吟诗声把我吸引住了。

只见一个人头戴着高高的帽子,身穿着宽大的衣服,手中握着一杯美酒,原来是大名鼎鼎、鼎鼎大名的苏轼老先生。

……“唉,想当年我年年十五对月畅饮,怎么今日不见月呢?待老夫上天观望一下。

”话音刚落,就不见东坡先生了。

突然,高高的空中传来一声惨叫:“啊?不!这黑黑的工业浓烟把我呛死了!”……——何伟浩《中秋奇遇》故事新编的作文模式为历史人物介入作文素材提供了一个可以尽情发挥的空间。

故事新编就是在写作时把题材延伸到中外文学名著或历史故事中,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中的情节、人物予以加工演绎,进行再创作,生发出新的故事。

这可使作文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新鲜的情境创意,产生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

㈣、活学活用1、(打出幻灯片:选择)作文“选择”,从“选择”的对象来看,①对是非善恶的选择。

例如:做错事,承认还是不承认?捡到钱,还还是不还?遇到坏事,管还是不管?别人有困难,帮还是不帮?②对前途命运的选择,例如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之际,选择了党;一些优秀人才参加工作时选择了偏远山区。

③对具体事物的选择。

例如可以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是怎样选择朋友的面对这个话题,你能联想到哪些课文材料?接下来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思考一下(可以相互讨论)。

两分钟之后我请同学们发言,请积极开动脑筋,这是你表现智慧的最佳时机。

附:作文:选择素材参考【名言警句】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6、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孟子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课本素材】1、鲁迅弃医从文选择;2、陶渊明在“为五斗米而折腰”,还是“归园田居”中的选择;3、诸葛亮殚精竭虑,在躬耕于南阳与兴复汉室中,诸葛亮的选择2、牛刀小试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课文素材,围绕“选择”写一个片段。

时间为十分钟。

(作品投影展示。

师评、生评结合,各种方法举隅。

)㈤、总结由此看来,我们的课本,不仅是一瓢清泉,一座金山,更是一把利刃,是倚天剑屠龙刀,握着它,就增添了无穷威力。

在武艺高强的人手里,更是可以冲开话题作文的团团迷雾,种种束缚,游刃有余。

我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写作高手。

板书设计素材与写作系列——挖掘语文课本中的素材①引用②仿写多材一用③巧用事例一材深挖④故事新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