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某些金属化合物的置换反应。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有关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场景,引出问题
黄铜和黄金的鉴别
(二)实验探究,学习新课
探究活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学生观察镁条、铝片并将它们用砂纸打磨。
思考:镁和铝放置一段时间后外观变化的原因并
由此可得出金属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2、教师: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难易是否一致
(1)课件:铁在氧气中燃烧及镁在空气中燃烧
(2)学生实验: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
(3)学生板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相应的总结
3、教师:是否所有的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如果不能,请举例说明。
4、教师介绍金属活动性并组织学生讨论比较有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5、学生阅读书本并找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是它的抗腐蚀能力却很强的原因讨论为什么不
能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探究活动2金属与酸的反应
由铝锅为什么不能长期盛放酸性食品引入金属与酸反应的探究
1、学生实验:镁、铁、锌、铜分别与稀盐酸的反应
镁、铁、锌、铜分别与稀硫酸的反应
观察并思考:(1)镁铁铜锌四种金属中哪些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哪些不能,由此你能把金属分成哪两类。
(2)在能反应的金属中反应的剧烈程度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并总结。
及比较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 学生板演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3、 教师:上述反应有什么共同点,是否属于我们学过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指出它们属于置换反应并介绍置换反应的定义
课件:下列反应哪些属于置换反应。
探究活动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由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比较出不同金属间的活动性强弱引入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的探究
1、 学生实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教师 :板书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判断此反应的类型并比较铁和铜活动性顺序
2、 教师:铜和银都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我们可通过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活动性强弱。
学生实验: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将铜丝取出观察表面的现象 学生板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
3、 教师:是否是任意一种金属与任意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都能发生置换反应
学生实验:将一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铜丝,观察现象。
学生思考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
探究活动4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课件: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四、 练习与拓展选题
1、 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为什么不能用铁制
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
2、 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损的原因是什么
五、 板书提纲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Mg+O 2=====2MgO 3 F e+ 2O 2=====Fe 3O 4
4Al+3O 2===2Al 2O 3 2 Cu+O 2=====2CuO
2、 金属与酸的反应 Mg+2H Cl=MgCl 2+H 2↑ Mg+H 2SO 4===MgSO 4+H 2↑
Fe+2HCl=FeCl 2+H 2↑ Fe+H 2SO 4===FeSO 4+H 2↑
Zn+2HCl=ZnCl 2+H 2↑ Zn+H 2SO 4===ZnSO 4+H 2↑
3、 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Fe+CuSO 4=FeSO 4+Cu Cu+2AgNO 3=Cu(NO 3) 2+2Ag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因此 ,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 ,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 点燃 点燃 △
输入。
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