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课件共25张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课件共25张PPT优质课件
两极格局下,西欧 受到美国的控制和
苏联的威胁
文化传统
欧洲传统统一思想 的影响
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
煤钢共同体成立 1952
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7
欧元诞生 1999
1958 经济共同体、原子
能共同体成立
1993 欧盟诞生
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
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
国家或 组织 美国
中国的振兴
1958
1972
2009
活动探究
探究要求
小组讨论
各小组共同讨论,组长及时 做好总结,小组代表发言, 声音洪亮;其他小组互相点 评、补充。
注意语言规范化、学科化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可以从西欧、日 本的崛起中汲取哪些
经验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大幅提高,推动世界经 济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 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危及到其他国家的主权和 利益 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各国积极谋求自身的独立安 全与发展
冲击两极格局,使世 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
展
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 目标
南斯拉夫总统 铁托
埃及总统 纳赛尔
印度总理 尼赫鲁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兴起 背景
成立 标志
政策 宗旨
斗争 任务
二战后许多国 家获得独立
1955万隆会 议促进民族解 放运动高涨
为摆脱美苏控 制,维护自身 独立,主张联 合起来
1961年第一次 不结盟国家和 政府首脑会议 在贝尔格莱德
国际机遇
朝鲜战争爆发,为日本 产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
大门
BA CD FE
民主改革
进行民主改革,消 除落后因素(奠定
基础)
美国扶持
美国减免战争赔款, 为其提供物资
贸易立国
提出“贸易立国, 出口第一”口号
日本崛起的影响
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 国的份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其家乡群马县的演讲(1983年7月
联邦德国首任总理 阿登纳
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马歇尔计划) 1948年4月16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其任务是分配美国援款,欧洲人从此走 上了合作之路。欧洲的联合,也将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
举行
独立自主;非 集团、不结盟
反对美苏霸 权
建立国际经 济新秩序
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推动民族解放运动 发展,加速世界殖 民体系崩溃
广大发展中国家登 上国际政治舞台, 一定程度上冲击两 极格局
不结盟运动与中国 的关系
中国一贯重视与不 结盟运动的关系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 与不结盟运动保持 良好合作
课堂导入
《时代周刊》(Time)又称 《时代》,创立于1923年, 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 如今是全球有重要影响的新闻 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
学习目标
1.掌握欧洲联合的原
1
3
因及影响
2.掌握日本崛起的原
因及影响
2
3.了解不结盟运动兴
起的史实
4.理解多极化趋势出
现的原因和影响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 戴高乐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整体 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 对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 机遇,又提供了挑战
汲取智慧,为我所用
抓住发展机遇,坚 持改革开放,坚持 科教兴国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交流 与合作,致力于世界和平 与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创造稳定的国际环境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根源: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或 区域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影响
缓和了世界各大国之 间的关系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政治 势 出 现平与发展逐 渐成为时代的主题
加快了世界经济发展的 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 化
——德尼兹等《欧洲史》 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 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 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 实现欧洲各国的联合,建立统一的欧洲——这是欧洲早已存在的一种思潮。这种思 潮植根于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的理想,希望欧洲结束分裂,停止纷争,实现持久和平。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经济动力
二战后恢复发展经 济的需要(根源)
理论探索
舒曼计划的提出促 使法德和解
政治氛围
欧共体
1955年 36.2% 17.54%
1960年 33.73% 17.53%
1965年
31.27 %
18.68 %
1970年
30.21 %
19.32 %
1974年 24.36% 20.12%
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戴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 挑战。他主张欧洲应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 来,摆脱美国人的控制。1960年,法国试爆原子弹成功, 增强了法国的实力。1964年,法国又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 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 体化”机构。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与美国相抗衡,表明西方 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
经济
外交
政治
国际格 局
不断加强合作, 经济实力大大增
强
摆脱美国控制, 推行独立自主外
交政策
用一个声音说话, 进一步加强了政
治上的联合
冲击两极格局, 使世界朝着多极
化方向发展
1945
1981
1987
日本崛起的原因
发展战略
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 发展战略
重视科教
加强政府投资,重视 科技和教育
28日)
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在 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 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日本有责任应该主动地为世界经济 的持续稳定增长而发挥最大的力量。
──日本《产经新闻》(1988年1月1日)
日本崛起的影响
二十世纪80年代日 本成为仅次于美国 的世界第二大经济 强国,资本主义世 界美、日、西欧三 足鼎立局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