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填垫层法 PPT课件
型建筑、构筑物地基。
(6) 其他工业废渣
在有可靠试验结果或成功工程经验时,对质地坚硬、性能稳 定、无腐蚀性和放射性危害的工业废渣等均可用于填筑换填垫层。 被选用工业废渣的粒径、级配和施工工艺等应通过试验确定。
地基处理
(7) 土工合成材料 由分层铺设的土工合成材料与地基土构成加筋层。所用土 工合成材料的品种与性能及填土的土类应根据工程特性和地基 土条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50290-98)的要求,通过设计并进行现场试验后确定。
土工格栅
土工格室
三维土工网垫
地基处理
淤泥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z f ak b b 3 d m D 0.5
b 0,b 1.0, 所以淤泥层承载力修正公式变为:
faz fak m D 0.5
f ak ——给定的淤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粉质粘土
1 17.5kN / m3
淤泥 2 17.5kN / m 3, 粉质粘土,f aK 50kPa
地基处理某条形基础,宽度1.6m,受轴心荷载Fk=300kN/m,基
例:础埋深1m,垫层厚度为0.95m,垫层及回填材料为中 砂,
解:
faz fak m D 0.5
垫层太薄,换土垫层的作 用不明显
地基处理
2.1 概述
基本原理:
根据土中附加应力分布规律,让垫层承受上部较大的应 力,软弱层承担较小的应力,以满足设计对地基的要求。 1.提高地基承载力-----采用抗剪强度较高的填筑材料 2.减小沉降量-----密实,垫层对应力的扩散作用 3.加速软弱土的排水固结-----绕基础排水,增加了排 水面,使基础下的空隙水压力迅速消散。 4.防止冻胀,空隙大,减小了毛细管现象 5.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干湿循环 6,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作用
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
主要内容
2.1概述
2.2土的压实原理
2.3换填垫层设计 2.4垫层碾压施工 2.4质量检验
地基处理
2.1 概述
软土
当软弱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满足 不了建筑物的要求,怎么办?
软弱土层的 厚度不大 1将基础底面下处理范围内 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去
2分层换填强度较大的砂、 碎石、素土、灰土、二灰、 粉煤灰、高炉干渣或其它性 能稳定、无侵蚀性等材料
m 18kN / m3
f az f ak m D 0.5 =80+18 (1.95-0.5) =106.1kPa
地基处理
(4) 粉煤灰 可用于道路、堆场、和小型建筑、构筑物的换填垫层。粉煤 灰垫层上宜覆土0.3~0.5m。作为建筑物垫层的粉煤灰应符合放射 性安全标准的要求。粉煤灰垫层中的金属构件、管网宜采用适当 防腐措施。大量填筑粉煤灰时应考虑对地下水和土壤的环境影响。
地基处理
(5) 矿渣 垫层使用的矿渣是指高炉重矿渣,可分为分级矿渣或不分级矿渣、混 合矿渣及原状矿渣。矿渣垫层主要用于堆场、道路和地坪,也可用于小
地基处理
(2) 粉质粘土 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亦不得含有冻土或膨胀 土。当含有碎石时,其粒径不宜大于50mm。用于湿陷性黄土或 膨胀土地基的粉质粘土垫层,土料中不得夹有砖、瓦和石块
地基处理
(3) 灰土 体积配合比宜为 2:8 或 3:7 。土料宜用粉质粘土,不宜使用块状 粘土和砂质粘土,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并应过筛,其颗粒粒径不 得大于15mm。石灰宜用新鲜的消石灰,其颗粒粒径不得大于5mm。
地基处理
垫层的分类P27
根据换填材料的不同可分为:
(1)砂石 (2) 粉质粘土 (3) 灰土
(4) 粉煤灰
(5) 矿渣
(6) 其他工业废渣
(7) 土工合成材料
地基处理
垫层材料选用-----砂石
砂石垫层材料宜选用质地坚硬的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 砂、粗砂、中砂、或石屑(粒径小于2mm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 45%),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 当使用粉细砂或石粉(粒径小于 砂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0.075mm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9%)时, 50mm 。对湿陷性黄土地基, 应掺入不少于总重的30%的碎石或卵石。 不得选用砂石等渗水材料。
第一层
二 三
……
第 i层
地基处理
土度通常是 指土的天然重度,即单位体积中土颗粒所受的重 力,是土的有效密度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地下水位以上
土 的 重 度 地下水位以下
土的重度=有效重度
有效重度= 土的重度-浮力(水的重度)
地基处理
某条形基础,垫层下为淤泥质土,承载力特征值为 50kPa,试按《理论公式确定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由于淤泥与淤泥质土的承载力修正系数:
m
D
——软弱下卧层顶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软弱下卧层以上埋深。
地基处理
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设第i层土的重度为 i ,厚度为 则这i层的加权平均重度为 m
hi
地面
m
1h1 2 h2 3h 3 +......+ i hi
h1 h2 h3 ......hi
3并压(夯、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 为止,这种地基处理方法称为换填法。
地基处理
• 适用性:
哈 哈,问题 来了……
“软弱土层的厚度不大” ----到底是多少米?在实际工程 中,什么情况下优先选用该法?
• 通常基坑开挖后,利用分层回填压实,也可处理较深的软弱土 层,但经常由于地下水位高而需要采用降水措施;坑壁放坡占 地面积大或需要基坑支护;以及施工土方量大,弃土多等因素, 从而使处理费用增高,工期延长,因此换填法的处理深度通常 宜控制在3米以内。但也不应小于0.5米,因为垫层太薄,则换 土垫层的作用也不显著。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或土质较好场地, 一般坑壁可直立或边坡稳定时,处理深度可限制在5米以内。
解:
faz fak m D 0.5
17.5 1.0 (17.5 10) 1.5 m 2.5 11.5kN / m
Nk 120kN
1.0m 1.2m 1.5m
f az f ak m D 0.5 =50+11.5 (2.5-0.5) =73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