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工程基础》考试试卷

《机械制造工程基础》考试试卷

A卷
2008—2009学年第1学期《机械制造工程基础》试卷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机电工程系
考试日期 2008年12月28日
一、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 给铸件设置冒口的目的是为了排出多余的铁水。

····()
2. 凝固温度范围大的合金,铸造时铸件中容易产生缩松。

·()
3. 模锻只适合生产中小型锻件。

()
4. 选择锤上模锻件分模面时,若最大截面有一个在端面,则应选此面为分模面以简化锻模制造。

()
5. 定位精基准选择的基准重合原则是指定位基准与测量基准的重合。

······················()
6. 粗加工对精度要求不高,所以定位粗基准可多次使用。

()
7. 平面加工方法中,平面磨的加工质量比刨削和铣削都高,还可以加工淬硬零件。

·················()8. 对于平面的周铣方式,进给方向与切削力的水平分力方向相反时,称为逆铣,反之称顺铣。

·············()
9.切削运动中,进给运动的特点是速度低但消耗功率大。

()
10. 车刀的前角越大越锋利,切削越省力,所以刀具刃磨时应尽量将
前角磨大。

···················()
二、选择题(15分,每小题1分)
1. 铸造大型零件较适用的方法为____。

A.压力铸造
B.熔模铸造
C.离心铸造
D.砂型铸造
2. 铸件由于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温度不一致,导致在同一时间内收缩不一致,因相互制约而产生的应力称为____。

A.机械应力
B.热应力
C.收缩应力
D.相变应力
3. 图示圆锥齿轮铸件,齿面质量要求较高。

材料HT350,小批生产。

最佳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的技术方案是:____。

A.技术方案Ⅰ
B.技术方案Ⅱ
C.技术方案Ⅲ
D.
4.
A.回复温度
B.再结晶温度
C.加热温度
D.软化温度
5. 对钎焊的钎料熔点的要求是____。

A.低于母材的熔点
B.高于母材的熔点
C.与母材的熔点相等
D.可低于、等于或高于母材的熔点
6. 在低碳钢熔化焊焊接接头中,力学性能最好的区域是____。

A.正火区
B.熔合区
C.过热区
D.部分相变区
7. 下面不属于熔化焊的是____。

A.电渣焊
B.缝焊
C.氩弧焊
D. 埋弧焊
8. 能够反映配合松紧变化程度的为____。

A.间隙量
B.过盈量
C.配合公差
D.间隙或过盈量
9.钻削加工时,下面属于钻削加工基本工艺时间的是____。

A.钻削加工中
B.调整切削用量
C. 换刀、磨刀。

10.积屑瘤的产生是在____。

A.高速切削塑性金属时
B.中等速度切削塑性金属时
C.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时
11. 通过切削刃选定点的基面是____。

A.垂直于假定主运动方向的平面
B.与切削速度相平行的平面
C.与过渡表面相切的表面。

12. 下列加工方法中,主运动为刀具旋转运动的是____。

A.车外圆
B.钻孔
C.刨平面
D.拉孔
13. 基准重合的原则,基准统一的原则是什么基准选择的原则____。

A.粗基准
B.精基准
C. 测量基准
14. 单件小批生产时,一般采用____。

A.工序的分散
B.工序集中
C.据具体情况确定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5. 加工余量的概念是____。

A.在加工过程中从被加工表面上切除金属的速度
B.在加工过程中从被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宽度
C.在加工过程中从被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长度
D.在加工过程中从被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厚度
三、填空题(25分,每空1分)
1. 铸件的铸造缺陷主要有、和等。

2. 在固定温度下凝固,或者凝固温度范围的合金铸件容易产生缩孔,可采用原则避免缩孔形成。

3. 在金属塑性变形过程中,强度和硬度增加,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称为。

4. 胎模锻可以看作是介于和之间的一种锻造方法。

5.冲压加工方法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6. 按照的熔点不同,将钎焊分为软钎焊和硬钎焊。

7. 车削加工时,应选择合理的,适当的,一定的背吃刀量。

这是切削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切削用量三要素。

8. 车削刚性较差的细长轴时,车刀的角应选90°为宜,主要是为了减小切削时抗力的大小。

9. 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是由基面、、三个辅助平面组成的。

10. 切削运动根据作用可分为和两大类。

11. 写出两种齿轮齿形的两种切削加工方法:、。

12.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称为工序。

13. 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称为,而它们之间的称为加工误差。

四、简答题(20分,每小题5分)
1.缩孔和缩松是如何产生的?怎样防止?
2.积屑瘤是怎样形成的?对切削加工有什么利弊影响?
3.定位基准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有哪些?
4. 与自由锻相比,模锻有那些特点?(请列出5条以上)
五、综合题(30分)
1. (7分)计算孔01
2.0027.045+-φ与轴0
025.045-φ配合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
平均间隙或过盈,配合公差,画出公差带图,并指出它们属于那类配合。

2. (6分)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1上。

(1)φ100h6圆柱表面的圆度公差为0.005mm 。

(2)φ100h6轴线对φ40P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5mm 。

(3)φ40P 7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 。

(4)右凸台端面对左凸台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mm 。

4. (10分)分析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特点,完成表2的填写。

生产类型
工艺特征
单件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批大量生产加工对象
变换频率
周期性变换
毛坯制造方法部分采用金属模铸造或模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