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乘坐安全教育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各种校车乘坐的安全知识,掌握候车、上下车、坐车必备的安
全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展示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校车乘坐安全的思考。(2)
通过视频及讲授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各项安全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校车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
的乘车习惯,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 学生分析
本次课程的对象是七(7)班乘车学生。七年级学生,这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较强的自
我意识,理解能力也比较强,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因此,此次的课程对他们来说
并不难,加上通过视频环节,学生更加容易接受需要掌握的知识。
三、 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上下车及坐车安全知识的掌握
2. 难点:通过学习了解上下车及坐车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乘车习惯,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问导入 1. 提问:每天,我们都坐校车来上学,坐校车回家,每天,我们都在跟校车打交道。那么,关于校车乘坐的安全知识,你又了解多少呢 2. 引入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饮食安全与卫生防病的知识。 根据老师的提问交流讨论,并简单回答老师的问题。 通过设问的形式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
思考。
案例研讨
(候车安
全教育)
1. 出示学校学生在候车时的图片案例(有的打闹,有的站在路中央……),请学生分析图片里展示了什么内容,如果是你,你应该如何做 2. 教师归纳总结: (1)早晨上学时,要按照跟车老师定好的时间,在指定的地方等候上车,不要站在车道(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上等车,不要太早,也不要迟到,也不能随意跑开。 观看照片案
例,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大胆讲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图片展示吸引
学生的注意,引起学
生的思考,让学生在
主动思考中学习候
车知识,并通过老师
的归纳总结进一步
加强学生的知识掌
握。
(2)放学等车时,按照学校安排在篮球
场(下雨在风雨走廊),指定位置排好队
在等车时不要追逐打闹,不要扔杂物,要
爱护公共财物,不能私自走出候车教室。
视频学知
(上下车
安全教
育)
1. 播放上下车发生事故的视频,请学生讲一讲如何上下车才是最安全的。 2. 展示课件,归纳: (1)上下车要有秩序,不要拥挤,不要插队,不要争先恐后,要有序下车。 (2)上下车时应注意等车停稳以后,因为在车子还没停稳,如果大家都去拦车的话,反而会让司机措手不及。如果上车都争先恐后的上,不巧被其他人挤倒,都可能发生事故,这样很危险,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有序上车,不要争抢。 (3)下车前,先看一下车周围有没有自行车或摩托车经过,要在没有车辆驶近的情况下再打开门,防止车门突然打开使后面跟上的自行车或摩托车撞上车门而发生意外。 (4)当车停稳下车后,不要从车前横穿道路,应走离车后20米以上,选择有红路灯的地方过马路。 观看视频,通
过视频的展
示,思考讲述
如何做到上
下车安全。
听讲,思考并
记忆上下车
安全知识。 通过视频的展示带
给学生视觉上冲击,
让学生清楚地认识
到不注意上下车安
全的重要性。
视频学知
(上下车
安全教
育)
1.播放上下车发生事故的视频,请学生讲一讲车上的安全事项。 2. 展示课件,归纳: (1)上车后往车厢里面走,尽快坐下,调整自己的坐姿。 (2)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发生意外;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在车上要服从跟车老师的管理,不要打闹,不要起哄。 (3)乘车时要坐稳,不要在车上打闹,不在车上站立,更不能在车上写作业。 (4)乘坐校车时,不要随意走动,不要离开自己的座位,否则遇到急刹车时有可能会摔倒甚至被甩出去。校车行驶过程中观看视频,通
过视频的展
示,思考讲述
车上安全事
项。。
听讲,思考并记忆上下车安全知识。 通过视频的展示带
给学生视觉上冲击,
让学生清楚地认识
到注意车上安全的
重要性。
严禁打闹,校车在拐弯、刹车的情况下,
惯性的作用非常大,要注意发生意外伤
害。
(5)切记要系好安全带。刹车的时候,
由于惯性的作用人更容易向前倾倒碰撞。
因此,乘车时一定要记得系好安全带。
(6)不要在校车行驶过程中吃东西或喝
饮料。避免行车中的颠簸和急刹车造成食
物或饮料误入呼吸道,小朋友可能因为气
管异物造成窒息甚至是死亡。
(7)在乘车时千万不要随意按动车上的
任何按钮、仪器及安全设备(如灭火器、
安全锤等)。
(8)车未到站要坐稳,不能急着站起来。
(9)避免任何高声的或破坏性行为,防
止分散校车司机的注意力。要有礼貌,尊
重你的司机。因为对于司机来说,安全的
接你上下学是一个巨大的责任。
总结巩固 请学生说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内容,对你有何启示。 回顾本节课所学习到的内容,说一说。 巩固知识。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写一份本节课的学习心得。 登记作业 加强学生的记忆,增
强安全意识。
(教案设计人: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