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李大人庄教学管理制度汇编34小学校本研修制度 (1)5教科研管理制度 (3)6教师量化考核制度 (5)7教学创新制度 (7)8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1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李大人庄教学管理制度汇编3031【小学校本研修制度】32校本研修是在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的,对教学方33式和学习方法的持续关注和持久研究。
它使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一体化,教研和科研一体34化,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增强教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为保障35我校校本研修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36一、指导思想37全面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创新教育观念,38建立校本研修体系,并通过研修实践,解决本校在教学实施中所面对的和所遇到的实际问39题。
要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健康、主动发展为目标,深入推40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1二、基本要求42(一)总体要求:43校本研修要以学校新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44学问题为研究对象。
要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师为研究主体,并以校为本地进行研究活45动。
校本研修的主要目的是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因46此,校本研修的基本点必须放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47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48上,生长点必须放在教师自我提升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上。
要通过校本研修实践,深度推49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50(二)具体要求:511、校长是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研修工作的强有力的组织者与52领导者。
在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校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一切为了53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全体教师的内在积极54性,使教师主动参与,并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教师的研究权利,且为教师参与校本研55修创造条件,营造学校良好的研究氛围和学术文化。
562、学校要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建立相应57的指导、管理小组,负责全体教师的组织协调和计划制定、过程落实、督导检查等各项工58作,整合教研组、学科教研小组的教学研究力量,为以校为本的研修工作制度提供有力支59持。
603、教师是实施校本研修制度的主体。
教师要勤于学习教育理论,养成不断自我反思、61总结教学工作的习惯;关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撰写教学札记或教学后记,提升62教学经验。
教师应在研究的状态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会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在理论的63指导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把问题当课题,把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作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64程。
教师要制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654、校本研修的专业引领力量来自教师的专业智慧。
学校要将全体教师的专业智慧提升66为专业引领力量,形成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良好机制。
67个人反思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经68之路。
教师必须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思考对象,展开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和结果的审69视和分析,按教学的进程开展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70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的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71学后的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72同伴互助就是以学科教研小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之间的专业对话。
要求教师73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开放自己,加强同伴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74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建构教师健康的职业生活方式和先进的学校文化。
学科75教研小组或学科联片的互助合作是校本研修的标志和灵魂,在具体的校本研修中,要求在76同伴互助里有不同声音,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在一次活动中有不同做法,在同一实77践中有不同风格,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
785、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
要立足实际,打破时空限制,采取即时与79定时结合,鼓励教师间及时交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要倡导合作探究、个人钻研及专80题论坛。
要求教师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和教育故事,不断总结提高。
816、创设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的导向机制。
要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办法,建立82起促进校本研修活动开展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要尊重和保护教师进行多种形式教学研83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增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84三、管理制度851、理论学习制度。
要引导教师学习最新的教学理论,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86素养,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课程87开发与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88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892、对话交流制度。
积极参与学区和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与本地或外地的优秀教90师与本校教师就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相互对话、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实现信91息交换、经验共享。
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学校和个人的教育教学实际,确立92交流主题;要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93进行剖析,使对话交流上升到理论层次。
943、课题研究制度。
以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课题,深入探讨,形成浓厚的95学术研究氛围。
学校教研组要切实加强对本校各种课题的过程管理,在实践的摸索与总结96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为保证集体研讨的时间,学校定于每周周五晚办公时间,统一进97行全校集体研讨活动。
984、校本培训制度。
校本培训是校本研修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校要保证给教师充裕的培99训时间。
培训内容要作到理论科学、观点新颖、方法先进、事迹优秀。
学校集中培训时间100定在每月第一周五的晚办公时间。
1015、校本研修激励机制。
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
学校将教师的研修102工作情况作为业绩评估、年度考核的主要条件之一,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教学获奖、103论文发表)。
1046、其他管理制度。
如教师工作量规定、课程建设档案管理、课堂教学实施情况的评价105等,都要确保校本研修制度的实施和管理规范化。
106107【教科研管理制度】108“科研兴校”,是推动我校素质教育深入开展,促进学校教改深化和全面提高教学质109量的发展战略,为加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教师科研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110量,鼓励教师有改革、有创新、勇于探索、勤于积累,逐步成为教学科研型教师,特制订111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112一、课题管理制度1131、行政领导、教研组长必须带头开展教科研工作,切实加强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积114极投身教育科研实践,并结合实际主持一项镇级以上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115素养和教科研管理水平。
1162、课题组的每位教师必须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积极承担教科研专题。
1173、学校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培养并形成一支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想118科研、会科研、善科研的优秀教师队伍。
1194、各课题组每学期务必召开主题会、总结会,对课题研究进行分析,作出评价。
1205、各教研组每月召开一次教研会议,讨论交流阶段性教学教研情况,每次会议情况,121由会议主持人作好详细记录。
1226、各教研组每两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或教研活动,提高认识,交流经验,提出疑问,123商讨改进措施。
1247、鼓励教师做教科研学习笔记,提高自身教科研意识和水平。
125二、资料信息管理1261、每位教学第一线教师至少订阅一种与学科教学直接相关的业务刊物,并开展学习活127动,撰写读书笔记、教育随笔。
1282、每位教师必须注意资料的积累和交流,并对各种原始资料进行积累、收集、分类、129编目、归档、保管,并力求便于查阅利用。
1303、学校保证教师参加与本学科直接相关的教研学术交流活动,并报销相应费用。
1314、专任教师每一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育科研文章。
132三、检查、评价制度1331、学校及各教研组要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在教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
1342、教科室每学年要组织对课题组成员一学期来对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1353、教科室对各教研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以平时抽查和活动记录为依据进行综合评价。
1364、教科室每月收阅教师的教学随笔,学期末组织教研组长综合评比。
1375、教科室于学期末收阅教师的教育科研论文一篇,从中了解教师本学期教研工作的情138况,组织评比后汇集成册。
1396、学校对各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及时组织公开教学观摩活动,采取听课、测查、展示、140讲座、报告会、现场会等不同形式进行宣传推介,使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促进教141改深化,教育发展。
142四、奖惩制度1431、对于能主动学习研究课题,教科研意识强,取得明显研究效果的教师,学期末予以144奖励。
1453、上述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均纳入学期末教师教科研工作量化考核,由各教研146组负责人共同把关。
1474、每年由校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教科研成果评比,对在教科研工作中取得成果的148有关教研组、课题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奖励办法按教科研成果奖励条例进行奖励。
获奖149情况与考核评优、晋级相结合。
150【教师量化考核制度】151一、指导思想152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通过过程管153理和目标管理有效结合,更好地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贯彻教育方154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本制度。
155二、考核对象156学校全体教师157三、考核内容及细则158(一)考勤(10分)1591、出全勤得10分。
1602、事假1天扣0.5分,病假一天扣0.2分(住院期间不扣分),以此累计。
1613、旷工一天扣5分,旷课一节扣2分,迟到、早退,随意停课,擅离岗位者酌情扣分。
1624、请假超出一定天数者,除扣完本项以外,其余按教体局有关规定执行。
163(二)师德(10分)1641、言行不检点,给学校声誉造成严重影响的,每次扣5分;1652、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重的每次扣5分。
1663、闹不团结,无理取闹的,每次扣5分;1674、对偶发事件未处理或视而不见者,造成学校声誉受影响,影响教师整体形象者,每168次扣5分。
1695、有偿家教、补课的扣10分。
1706、本项总分10分,扣完为止。
171(三)工作常规考核(10分)1721、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家访等工作未能很好完成者,视情况酌情扣分;1732、教师在本人职责范围内,或学校布置的工作,未及时履行职责,或未及时完成,造174成学校工作受严重影响者,每次扣5分;1754、班级管理受到上级批评的,每次扣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