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霍桑试验的目的是研究企业中物质条件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之 间的关系,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找到提高劳动生 产率的途径。然而试验的结果是出人意料的。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12
“霍桑试验”的主要结论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与周围
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称为 “官僚制”Bureaucracy、或“科 层制” 。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应 当以合理—合法权力作为组织的基 础。其核心是设立公职(通过职务 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 来管理)。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9
韦伯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明确分工 权力体系 规范录用 管理职业化 公私有别 遵守规则和纪律
关于人性的理论
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的X理论—Y理论 ……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14
四、管理科学理论(二战后)
管理科学理论是指以现代科技成果为手段,运用 计量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信息等 资源作系统定量的分析,进行规划和决策优化的 理论。
“管理科学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 实际上 属于同一思想体系,但又不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的简单延续。其主导思想和基本特点是应用先进 的数学方法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手段,优化资 源配置,获得取组织最佳效益。
管理的定量方法包括统计学的应用、最优化模型、 信息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15
五、管理理论丛林
1961年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1984) 在其发表的论文“管理理论的丛林”(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一文中对当时管理 理论中的各种学派加以分类,概括出六大 学派。至80年代,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学 派至少发展为十一个之多,为此,孔茨又 写了一篇名为“再论管理理论丛林”的论 文,在论文中他概要地叙述并分析了这十 一个学派。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如何提高工 作效率。泰罗认为,造成效率低的 原因主要是:工作指派和劳动方法 不合理;分配不合理;组织和管理 原因。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4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P26~27):
工作效率和工作定额研究 科学地挑选和使用工人 实行标准化作业 差别计件工资制 工作职能分析 例外原则
通过分析经验(各种实际案例)来研究管 理。代表人物为德鲁克(Peter.F. Druker)等。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一、早期管理思想 二、古典管理理论 三、行为科学理论 四、管理科学理论 五、管理理论丛林 六、当代管理理论新思潮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1
一、早期管理思想(18、19世纪)
亚当•斯密 ——劳动分工理论和பைடு நூலகம்济人 观点
查理•巴贝奇——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罗伯特•欧文——人事管理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16
管理理论丛林的11个学派:
1.经验或案例学派 2.人际行为学派 3.群体行为学派(组织行
为学派) 4.合作社会系统学派 5.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6.决策理论学派 7.系统理论学派 8.数理学派 9.权变管理学派 10.管理角色学派 1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17
1. 经验或案例学派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5
科学管理的其他代表人物:吉尔布雷斯 夫妇、亨利•甘特、福特等。
科学管理在管理实践和理论上具有重要 贡献。但也要充分认识它的局限性。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6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 法国著名管理实践家,管理学家, 古典管理理论创始人之一。代表 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
年)
认为,应建立一套公认的普遍验 证过的原则、方法。
主要内容为:管理活动是企业六 大经营活动之一,管理的五大职 能和有效管理的十四条原则。成 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7
A
B
F
C
G
D
H
E
I
等级链与跳板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8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德]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行政组织理论之父,代表作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11
霍桑试验(1924~1932)
第一阶段是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927),研究照明强 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第二阶段是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1927~1928),考察 工资报酬、工作日和工作周的长度、工间休息对生产率的影 响。
第三阶段是大规模访谈试验(1928~1931)。 第四阶段是接线板小组观察试验(1931~1932)。
奠定了制度化管理的基础。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10
三、行为科学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
早期——人际关系学说(以梅奥为代
表)
梅奥(George Elton Mayo, 1880~1949 )
行为科学创始人,是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 为科学家。他与罗特利斯伯格(Fritz G.Roethlisberger)通过霍桑试验,提出著名 的“人际关系学说”,开辟了行为科学研究 的道路。其代表作为《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1933年)。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2
二、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泰罗(Frederick Taylor)的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Henri Fayol)的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Max Weber)的行政组织理论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3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Frederick Taylor, 1856-1915 ) 美国著名管理实践家,管理学家, “科学管理之父”。代表著作《科 学管理原理》(1911年)。
人的关系。 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式。
以霍桑试验为基础形成的这种新的管理思想,后 人称之为“人际关系学说”。其从“经济人”到 “社会人”的假设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一次飞跃。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13
后期(20世纪50年代后)——行为科学(即组织 行为理论)
关于激励的理论
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 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弗鲁姆(Victor Vroom)的期望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