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法的基本规定样本

安全生产法的基本规定样本

安全生产法基本规定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第三条):
“安全第一、防止为主”是安全生产基本方针。

防止为主规定重要体现为“六先”,即:
1、安全意识在先。

2、安全投入在先。

3、安全责任在先。

4、建章立制在先。

5、隐患防止在先。

6、监督执法在先。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要遵守本法和其她关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保证安全生产。

”(理解为守法、管理、责任制及安全生产条件四个方面)
生产经营单位重要负责人概念:
(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重要负责人安全责任(第五条):
1、生产经营单位重要负责人概念
(1)必要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重要决策人。

(2)必要是实际领导、指挥生产经营单位寻常生产经营活动决策人。

(3)必要是可以承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领导责任决策人。

2、生产经营单位重要负责人地位和职责
(1)生产经营单位重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生产经营单位重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基本职责((6项)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行
D.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
E.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行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F.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生产经营单位重要负责人法律责任:
A.不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要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不构成犯罪,予以罢免处分,对个人经营投资人处2万元以上20万元如下罚款。

(第八十条)
B.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不够刑事惩罚。

予以罢免处分或处2万元以上20万元如下罚款。

受刑事惩罚或者罢免处分,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重要负责人。

(第八十一条)
C.与从业人员订立合同,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责任,处2万元以上10万元如下罚款。

(第八十九条)
D.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及时组织急救或者在事故调查解决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予以降职、罢免处分,逃匿处15日如
下拘留。

(第九十一条)
工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地位(第七条)
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工会对“三同步”监督(第五十二条)
有权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工会参加安全管理和监督权利(第五十二条)(四项)
即违法纠正权、解决建议权、建议撤离权、参加调查解决权。

1、对生产经营单位违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行为,有权规定纠正。

2、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研究答复。

3、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状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合,生产经营单位必要及时做出解决。

4、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关于部门提出解决意见,并规定追究关于人员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职责(第八条)
领导、支持、督促,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与专项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第九条):
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与专项监督管理相结合监督管理体制法律化、制度化。

综合监督管理负责解决各行各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普遍性、共性问题,专项监督管理负责解决某一方面或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特殊性、个性问题。

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对专项监督管理部门工作进行指引、协调和监督,不取代详细工作。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与关于部门职责互不交叉、互不代替,应当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安全生产中介机构规定(第十二条)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委托,提供服务。

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性质及特性:
1、独立性,
2、服务性,
3、客观性,
4、有偿性,
5、专业性。

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第十三条)
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安全生产法和关于法律、法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负责人员法律责任。

安全生产原则(第十条)
国务院关于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安全生产规定,依法及时制定关于国标或者行业原则,并依照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适时修订,生产经营单位必要执行依法制定保障安全生产国标或者行业原则。

安全生产宣教(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关于部门应当采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关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第十四条)
国家勉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安全生产奖励(第十五条):
国家予以奖励条件:(三条)
1、在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方面做出明显成绩,
2、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方面做出明显成绩,
3、在抢险救护方面做出明显成绩。

奖励形式:(三种)可以单独采用或者同步采用。

1、予以荣誉奖励,授予荣誉称号,
2、物质奖励,颁发奖金或者奖给实物,
3、晋升职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