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 分析方法的建立
什么是色谱?
色谱是一种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分离方 法(工具、手段)。
除色谱之外,经典(常见)的分离方法: 蒸馏、离心、电泳、过滤、沉淀、萃取等等
色谱
是一种高效能 的分离方法
色谱分析
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基础,在高效能的分离基 础上,结合先进的检测方法而建立的现代分析 方法。
tR1 tR2 分离度的公式:
R
t R 2 t R1 1 ( W 2 W1 ) 2
R:分离程度的量度 简称分离度
影响分离度的因素:k、α及n
分离度方程:
k 2 1 n R k 1 4 2
是容量因子,表达了被分离组分与柱填料之 间作用的强弱
HPLC的基本配置及流程
HPLC色谱柱
数据处理系统
溶剂
手动/自动 进样器 色谱泵 检测器
废液
HPLC的仪器配置
溶剂 数据处理系统 泵系统 自动进样器 色谱柱及柱温箱 检测器
色谱的发明人——茨维特(M. S. Tswett)
俄国科学家茨维特1903年利用物质的吸附原理 ,开创了应用吸附原理分离植物色素 的新方法。
1906年正式命名
色谱法;Chromatography
30年代开始广泛研究和应用
主要是气相色谱及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广泛应用始于70年代
色谱的发明人
俄国科学家
M. S. Tswett
正式命名“色谱”的文献中的一段话
什么情况下使用HPLC?
一般情况下HPLC不是分析方法的首选 分析方法选择的大致程序(以药典分析方法为例):
样品情况的了解:
测定成分的数量以及性质相似程度:
单一成分的测定,最简单,随着测定成分的增 加,分析的难度增加;
组分性质的相似程度越高,分析的难度越高。
问题:组分性质的相差越大,分析的难度越低,是否 越有利于多组分分析?
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有:
在文献的基础上,调整、改善。
不排除在文献基础上全面创新。
文献查阅时应注意的基本内容
液相色谱实验所需的基本参数 样品预处理方案 对照品(标准品)的配制方法 流动相:种类及配比,等度或梯度? 固定相:色谱柱类型、颗粒大小及内径、长短 流动相输送系统参数:流速 检测器及相应参数:如紫外检测波长,灵敏度等 温度控制 进样量 以上参数即构成一个具体的HPLC方法;亦称 色谱分析条件。
理论塔板数计算公式:
tR n 16 W
2
tR n 5.54 W h/2
2
理论塔板数n :描述组分被保留的程度以及色谱 峰谱带展宽的程度。 塔板数越大,柱效越高。
tR = 5
W = .5
W=2
2
t n 16 R W 5 n 16 .5 n 1600
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无:
结合样品的情况,首先应作一些试探性的工 作。 (见后面)
评价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标准
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问题:什么样的分离结果是好的? 答: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消耗(人力、物力、财 力等)满足分析的要求(准确度、灵敏度、分析 速度等)。
评价液相色谱方法的标准
理论塔板数n :分离效率(柱效)的量度
tR n 16 W 5 n 16 2 n 100
2
2
2
tR与W 是一对矛盾,tR/W 可以很好地表达 这对矛盾的情况。
影响柱效的因素很多,可以从色谱理 论进行分析,如塔板理论、速率理论等, 具体内容参见有关教科书或专著。
评价液相色谱方法的标准
什么是色谱的分离度
滴定分析(原料药、制剂定量分析)
紫外可见光度分析(原料药、制剂定量分析)
薄层色谱(鉴别、有关物质检查等;半定量分析)
HPLC(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的鉴别或有关物质的 检查;复杂样品定量分析等)
什么情况下使用HPLC?
1、对分析结果、测定速度和效率的要求 准确度要求:准确定量(RSD<5%)
测定速度和效率:快速,单一或多组分测定。
的相对大小。 α = k2/ k1
k
α是分离因子,描述两个被分离组份容量因子 n是理论塔板数,描述组分被保留的程度以及
色谱峰谱带展宽的程度
分离度是色谱分离中主要考虑的因素
除分离度之外,在设计色谱方法时,以下几个因 素也都要考虑: 灵敏度 成本 载样量
分析速度
溶剂损耗
容易使用(简单)
色谱柱寿命
根据评价液相色谱方法的标准, 进行试探性工作
什么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称:HPLC 是一种区别于经典液相色谱,基于现代仪器方法 的高效能分析方法: 高性能的色谱柱,高精度、耐高压的输液泵以 及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器…… 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医药 / 环保 / 石化 / 生命科学 / 食品及农业…… 在技术、理论及应用上已进入一个较高的水平, 并高速发展。
2、样品情况 样品的复杂情况:HPLC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 如中药分析、环境分析、体内药
物分析、临床药物分析等。
HPLC方法建立的前期工作
样品情况的了解:
样品的种类(来源):植物(中草药)、合成中 间体、生物样品(血液、尿液、组织匀浆等) …… 样品的种类决定了样品的复杂程度(基质影响) ,从而可初步判定测定的难易程度并且为分析方 法的确立设计一个大致的方向。
文献资料查询——无
根据评价液相色谱方法的标准,结合样品的情 况,作一些试探性的工作
一、根据了解的样品信息以及分析目的, 建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品预处理方案
色谱分析样品预处理的主要目的
将待测物质有效地从样品基质中释放出来,制成便于 分析测定的稳定液体试样。如:中草药或中成药有效 (指标)成分分析;体液中药物或代谢物含量的测定 等。
待测成分的性质:极性、水溶性、脂溶性、酸碱性 等
对方法的建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样品情况的了解:
待测成分的结构特征:
对色谱柱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是很明 显);
对检测器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如:含有生色团(助色团),紫外有吸收,特别 是芳香族化合物,可考虑使用紫外检测器
待测成分的含量:
决定对柱效的要求(柱效高,可有较低的检测限) 决定对检测器灵敏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