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第六讲 陆羽和《茶经》及古代茶书

6第六讲 陆羽和《茶经》及古代茶书


第一节 《茶经》的主要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八章《茶之出》,是介绍茶的产地。陆羽根据自己的调查,将全国重要的 茶叶产地分为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 中、江南和岭南八大茶区。 每个茶区出产的茶叶品质又分为上中下和又下级,加以详细品评。

第九章《茶之略》,是讲茶具和茶器的省略。阐述的是如果走出茶室,投身 大自然怀抱,在深山、野寺、泉边、岩洞里等特殊的环境下造茶、煮茶,可 省略其中一些过程和器具。

第二节 《茶经》的主要内容

陆羽《茶经》的历史贡献:

第一,《茶经》首次把饮茶当作一种艺术过程来看待,创造了烤茶、选
水、煮茗、列具、品饮这一套中国茶艺。我们把它称之为“茶艺”,不仅指 技艺程式,而且因为它贯穿了一种美学意境和氛围。所以说中国的茶道茶艺
是从唐代陆羽时期开始有的,但有其实无其名。

第二,《茶经》首次把“精神”二字贯穿于茶事之中,强调茶人的品格 和思想情操,把饮茶看作“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 操的方法。
第二节 《茶经》的主要内容

“卷下”共六篇 第五章《茶之煮》,是讲茶的烤和煮,主要讲述饼茶的煮饮方法和各地水质 的优劣。


第六章《茶之饮》,是讲茶的饮用。

第七章《茶之事》,是讲茶的史料,记述茶的传说、掌故、诗词、杂文等。
陆羽以大量篇幅叙述茶事,汇集从炎帝神农氏至唐代有关茶的人物四十三个, 书目四十五种,各种传说、典故等四十八则。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

称等做了全面概述。

第二章《茶之具》,是讲茶的采制工具。这一章记述了十八种工具样式规格, 材料和使用方法。

第三章《茶之造》,是讲茶的制造。主要讲的是唐代饼茶的制法,在上篇的 基础上,讲有了这些工具之后,怎样采茶、制茶,有什麽要点。
第二节 《茶经》的主要内容

“卷中”仅一篇
第四章《茶之器》,是讲煮茶和饮茶的器具。 定义:古代称制茶的工具为茶具,饮茶用具为茶器。 在这一篇里,陆羽详细讲述了饼茶的煮饮器具全套24种。包括它们的名称、 形状、制作、用料、使用方法以及对茶汤品质的影响。
第一节 《茶经》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茶之图》,是讲《茶经》的挂图。就是要求将前九篇的内容,书写 在白绢上,写成四幅或六幅,挂在墙上,做茶事时一目了然。同时也是为了 倡导、推广。

《茶经》的意义: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茶学专著,它标志着中国茶文化在唐代的正 式确立,同时也奠定了陆羽的茶圣地位。
第六讲
陆羽和《茶经》及古代茶书

第一节 关于陆羽的名字的来历


第二节《茶经》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古代茶书简介
第一节 关于陆羽的名字的来历

智积和尚发现陆羽时是在湖边,一阵大雁的叫声引起积公的注意,顺着
雁叫声走过去,看见几只大雁正用翅膀遮盖着一个小孩儿,小孩脸上有一块
疤痕,智积和尚开始叫他小名“疾儿”,后来积公根据周易算卦为弃儿起名 字,卦曰 “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意思是鸿雁渐渐地落在地上, 于是起名姓陆名羽,字鸿渐。这就是后来一代茶圣陆羽。
第二节 《茶经》的主要内容

一、唐代茶具

《茶经》共分为上中下三卷,共十章,七千多字。上卷三章,一之源、二之 具、三之造。中卷一章,四之器。下卷六章,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 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具体内容,概述如下:
第二节 《茶经》的主要内容

“卷上”共三篇 第一章《茶之源》,是讲茶的起源。对茶树的发源地,生长特征以及茶的名

第四,提出茶艺、茶道要素(五之煮); 第五,《茶经》是当代茶文化重要的参考文献(七之事); 第六,《茶经》记述了茶区分布(八之出)。
第三节 古代茶书简介

陆羽以后的唐代茶书主要有: 《煎茶水记》张又新 (825年前后) 《采茶录》 温庭筠 (860年前后)
《十六汤品》 苏廙 (900年前后) 《茶酒论》王敷 《茶谱》 《茗荈录》 毛文锡 (五代,935年前后) 陶谷 (五代,917年前后,或是宋初人)
第二节 《茶经》的主要内容

第三,陆羽首次把我国儒(中庸之道)、道(天人合一)、佛(禅茶一味) 的思想文化与饮茶过程融为一体,首创中国茶道精神,这一点,在“茶之器” 中反映十分突出,无论一只炉,一只釜,皆深寓我国传统文化之精髓。
第二节 《茶经》的主要内容

《茶经》对茶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对研究茶树起源有重大意义(一之源); 第二,奠定了现代茶树栽培技术(三之造); 第三,茶性即为人性,提出茶道精神(茶之为饮,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 德之人);

《大观茶论》
《宣和北苑贡茶录》熊蕃、熊克(1158年增补) (1121~1125年前后) 《北苑别录》 赵汝砺 (1186年)

《茶具图赞》
审安老人 (1269年)
第三节 古代茶书简介
明朝茶书主要有: 《茶谱》
朱权(1440年前后) 田艺蘅 1554年 徐渭 1575年前后 1595年前后 1597年
第三节 古代茶书简介

宋、元时期的茶书主要有:
《述煮茶小品》 叶清臣 (1040年前后) 《茶录》 蔡襄 (1051年)
《东溪试茶录》 宋子安 (1064年前后) 《品茶要录》 《建安茶记》 《本朝茶法》 黄儒 (1075年前后) (佚) 吕惠卿 (1080年前后) 沈括 (1091年前后) 赵佶 (1107年)
《煮泉小品》 《煎茶七类》 《茶录》张源
《茶疏》许次纡
清朝最重要的茶书是:
《续茶经》 陆廷灿 著,(1734年)




第二节 《茶经》的主要内容

卷四中这24种器具分为八类,主要有: 1、生火用具(风炉、火夹、炭过等)。2、煮茶用具:(釜、竹夹、交床

等)。3、烤茶、碾茶、量茶用具(夹子、纸囊、茶碾、罗合等)。4、盛水、
滤水、取水、分茶用具(水方、瓢、熟盂)。5、盛盐取盐用具。6、饮茶的 用具(碗)。7、清洁用具(涤方、滓方、茶巾),8、盛贮用具 (盛茶碗 的竹篮、具列、收藏和陈列茶具的茶架、都篮 ),全部茶具都可以装入都 篮里,一般都是竹子编制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