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硫酸及其盐

硫酸及其盐

硫酸及其盐
1.硫酸的物理性质 (1)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沸点高,难挥发。

(2)溶解性:浓H 2SO 4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的热。

(3)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硫酸的化学性质
(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硫酸是一种二元强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 2SO 4===2H +
+SO 2-
4,能与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2)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①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还原性物质如H 2S 、HBr 、HI 和NH 3等碱性气体;能使蓝矾CuSO 4·5H 2O 变为白色粉末。

②脱水性: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原子以2∶1比例脱去,如使蔗糖炭化,纸张变黑。

③强氧化性: 常温下,铁、铝遇浓硫酸钝化,可用铁罐车、铝槽车装运浓硫酸。

与Cu :Cu +2H 2SO 4(浓) =====△
,CuSO 4+SO 2↑+2H 2O 。

与C :C +2H 2SO 4(浓) =====△,CO 2↑+2SO 2↑+2H 2O 。

与S :S +2H 2SO 4(浓) =====△,3SO 2↑+2H 2O 。

与H 2S 、HI 等还原性气体反应。

[注意] ①H 2SO 4是高沸点、难挥发性的强酸,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制取HCl 和HF :H 2SO 4(浓)+NaCl=====微热
NaHSO 4+HCl↑,CaF 2+H 2SO 4===CaSO 4+2HF↑。

①由“量变”引起的“质变”:金属(如Cu 、Zn 等)与浓H 2SO 4反应时,要注意H 2SO 4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开始阶段产生SO 2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H 2SO 4的浓度变小,最后变为释H 2SO 4,Cu 与稀H 2SO 4不反应,Zn 与稀H 2SO 4反应生成H 2。

3.硫酸工业制备的原理
(1)燃烧硫铁矿(FeS 2)或硫制备SO 2:
4FeS 2+11O 2=====高温
2Fe 2O 3+8SO 2或S +O 2=====△
SO 2。

(2)SO 2转化为SO 3:2SO 2+O 2
催化剂高温
2SO 3。

(3)SO 3吸收生成H 2SO 4:SO 3+H 2O===H 2SO 4。

4.重要的硫酸盐
化学式 俗名 颜色 主要性质 用途 2CaSO 4·H 2O
熟石膏
白色
2CaSO 4·H 2O +
塑像、模型、
5.SO 2-
4的检验 (1)检验方法
检验SO 2-
4的正确操作方法:被检液――――――→加足量盐酸酸化,取清液―――――→滴加BaCl 2溶液
有无白色沉淀产生(判断有无SO 2-4) (2)检验误区
题点(一)硫酸及其盐的性质及应用
1.(2020·长春联考)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
C.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
D.用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
解析:选C铜与浓硫酸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A错误;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气体应“长进短出”,B错误;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含有过量的浓硫酸,稀释时,应将其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正确;应使用碱式滴定管(带胶管)盛装氢氧化钠溶液,D错误。

2.(2020·蚌埠月考)宋代《图经本草》中有记载:“取此一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

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其也。

看沸定汁尽,去火待冷,取出按为末,色似黄丹。

”文中“矾”的化学式是()
A.ZnSO4·7H2O B.FeSO4·7H2O
C.KAl(SO4)2·12H2O D.CaSO4·2H2O
解析:选B由题给信息知,文中的“矾”为FeSO4·7H2O,B正确。

3.(1)用过量的锌与浓H2SO4反应,某同学认为除了生成SO2外,还有H2产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证明在低温下铜不能与O2反应,也不能与稀H2SO4共热发生反应,但工业上却
是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H2SO4中并通入空气来制备CuSO4溶液的。

铜屑在此状态下被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铜制备CuSO4的另一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以上两种方法_______(填“前”或“后”)者较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浓H2SO4与金属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H2SO4的量不断减少,硫酸由浓变稀,稀H2SO4可与锌反应产生氢气,但稀H2SO4不与铜反应。

在稀H2SO4存在的条件下,Cu
与O 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碱性氧化物CuO ,并迅速溶解在热的稀H 2SO 4中生成CuSO 4。

答案:(1)Zn 过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浓H 2SO 4变稀,稀H 2SO 4可与Zn 反应产生H 2
(2)2Cu +2H 2SO 4(稀)+O 2=====△
2CuSO 4+2H 2O Cu +2H 2SO 4(浓)=====△
CuSO 4+SO 2↑+2H 2O 前
若制得1 mol CuSO 4,第一种方法只需1 mol H 2SO 4,而第二种方法则要用2 mol H 2SO 4,而且生成的SO 2会造成大气污染 题点(二) SO 2-
4的检验
4.下列物质的检验中,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HNO 3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 无其他现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2-
4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
一定含有CO 2-
3或SO 2

3
C .取少量久置的Na 2SO 3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足量盐酸酸化,然后加BaCl 2溶 液,若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加BaCl 2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 2SO 3样品已部
分被氧化 D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 2
解析:选C 该溶液中还可能含有Ag +
或SO 2-
3,A 错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
能为CO 2、SO 2,溶液中可能存在CO 2-
3、HCO -
3、SO 2

3或HSO -
3,B 错误;加入足量盐酸
有气体产生,气体为SO 2,排除SO 2-
3的干扰,再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为BaSO 4,说明一定含有SO 2-
4,所以说明Na 2SO 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C 正确;氧化性气体如氯气等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 错误。

5.设计实验:证明Na 2SO 3是否在空气中变质。

答案:取样品Na 2SO 3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解酸化,然后加入BaCl 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证明Na 2SO 3已变质,否则没有变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