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设开题报告万能模板

毕设开题报告万能模板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此课题为某学校综合实验大楼设计,来源于毕业设计选题。

建筑总占地面积在800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约在4750平方米左右,房屋总层数为6层,底层4.5米,其它各层3.6米,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其工程地质情况、气候资料及一些外在影响因素详见任务书。

通过此次设计:
1、巩固大学四年来在校期间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全面综合地解决建筑工程设计
中各方面地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初步了解与掌握一个建筑师和一个结构工程师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设计工作的方法与步骤。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正确掌握和运用设计原则,能综合全面地考虑设计中各方面地问题。

4、熟悉常用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规范。

5、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正确掌握建筑物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内力分析计算方法,熟悉有关的构造要求,熟悉相应的结构设计软件的性能及其操作使用方法。

&提高工程制图技能,掌握正确的施工图纸表现方法。

7、通过毕业设计中的各个环节了解自己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
1.此次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1、建筑设计部分:
(1)、按照设计任务书,来进行建筑方案和施工图设计。

由此掌握一般多层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步骤。

(2)、建筑设计应结合当地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条件。

并符合建筑模数要求以及国家和省、市颁发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程。

(3)、要求完成建筑设计总说明、底层、标准层和屋顶平面图,正立面、侧立面图
和必要的剖面图,以及部分结构大样详图(如卫生间、檐口、楼梯和散水等)。

2、结构设计部分:
(1)、通过毕业设计环节,要求掌握:
①、多层房屋的结构选型和布置的方法;
②、荷载的计算方法;
③、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方法、结构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④、结构的构造处理方法;
(2)、在毕业设计中,要求完成:
①、所指定的某榀框架的手算;
②、所计算框架处的基础计算;
③、楼梯、连系梁的计算;
④、现浇板的计算;
⑤、某些自选构件(如现浇板、雨棚、连系梁等)的计算;
(3)、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要求完成:
①、底层、标准层和顶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②、计算框架的模板、配筋图;
③、楼梯的模板、配筋图;
④、基础平面布置图及配筋图;
⑤、某些自选构件(如现浇板、雨棚、连系梁等)的配筋图。

3、计算书:
计算书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和简要论证说明;
(2)、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3)、各种荷载计算;
(4)、建筑结构的计算分析(手算和电算);
(5)、梁、板、柱和基础钢筋配筋计算,自选构件的钢筋配筋计算;
(6)、建筑节点、结构节点的设计、有关构造设计及说明;
(7)、设计工作总结。

4。

施工图:
施工图是工程师的语言,要求:
(1)、表达方法正确,规范,能够完整的表达设计意图。

(2)、线条清晰,光滑,主次分明。

(3)、图面布置恰当。

(4)、文字说明简捷,用词准确。

(5)、构件代号及表达方式以“制图标准”为依据。

2.关键理论、技术
1、建筑设计部分
根据老师提出的初步平面设计参数,完成从平面到空间的组合设计,立面造型设计,构造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的内容为: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楼梯间等局部的大样及其构造详图。

2、结构设计部分
根据建筑图纸对上部结构和基础进行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及设计计算,主体结构内力分析及配筋计算,基础及其他附属结构的设计计算。

设计成果分为设计计算说明书和结构施工图两个部分,图纸内容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图,现浇板的配筋图,框架配筋图,基础结构平面布置及其配筋图,楼梯配筋图。

3.课题方案
1、结构方案的选择及结构布置
包括:结构方案,结构布置,柱网尺寸及层高,主要结构构件截面尺寸选定。

2、主体结构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计算。

3、荷载计算
(1)、恒载计算;
(2)、活荷载计算;
(3)、风荷载计算;
(4)、地震荷载计算(采用底部剪力法)。

以上各荷载均应取标准值进行计算,以便后来进行组合。

4、内力计算
(1)、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计算内力,然后考虑梁端弯矩调幅和梁端弯矩调整至柱边。

(2)、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①、为减少计算工作,可以不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分布而按满布考虑;
②、用分层法计算内力;
③、满布荷载法计算误差的调整:梁的跨中弯矩应乘以 1.1~1.2的系数予以增大;
④、考虑弯矩调幅,梁端弯矩折算至柱边。

(3)、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可用D值法进行计算。

(4)、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可用D值法进行计算。

5、内力组合
对于高度小于60m的建筑物,可以成为最不利组合的类型为:
恒载+活载;
恒载+活载+风载;
重力荷载+水平地震荷载。

在以上组合中应注意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的选用。

根据上述组合确定梁,柱端的最不利内力值M , V, N,然后根据平衡条件进行校核,并要求梁的跨中弯矩不应小于简支梁的跨中弯矩的0.5倍。

&主体结构构件配筋计算:
不考虑地震作用的组合内力时和考虑地震作用的组合内力两种情况。

7、框架侧移验算
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

8、楼面(盖)的设计计算
(1)、楼面板的内力和配筋计算;
(2)、主梁的内力和配筋计算;
9、基础设计计算
(1)、在前面的计算中找出基础计算所需要的内力。

(2)、基础平面布置。

(3)、基础内力和配筋计算。

10、楼梯等附属结构的设计计算。

11、用PKPM等结构软件进行电算,并与手算结果相比较。

三、进度计划和时间安排
1.建筑设计:3
周;
2.结构设计:
2」结构布置,初估梁、柱、板截面尺寸,荷载及地震作用计算1周
2.2水平地震作用的侧移验算,风荷载作用下的侧移验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
内力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2周
2.3内力组合 1 周
2.4框架梁柱配筋,「5周
25楼板及次梁的配筋计算 1.5 周
2.6楼梯设计1.5周
2.7基础的设计及配筋计算「5周
2.8绘图 2 周
3.资料整理及答辩: 1 周
四、参考资料
包括规范、计算工具书、教材等。

除规范及工具书外,其它资料尽量选用自己熟悉的书籍。

以下部分参考资料可供参考:
1、房层建筑学(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2、建筑设计资料手册(同济大学,上海工业设计院)
3、建筑设计参考资料集
4、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
5、混凝土结构(高等学校统编教材)
6、建筑统一模数制
7、多高层房屋结构设计(上、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8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9、结构力学(教材)
10、钢筋砼结构计算手册(建工出版社)
11、建筑结构设计手册:钢筋砼结构构造(中国工业出版社)
12、地基及基础(高等学校统编教材)
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0)
1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0)
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07-2010)1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