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汇总篇一:班主任工作经验之给班主任的10条建议1、班主任“看操”不如做操,站在队列前“看”,不如站在队列后“做”,不仅起到榜样作用,而且锻炼了身体。
居高临下的“督促”,不利于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
2、排座位应以学生的身高为基准,以视力为参考,男女生相间,注意学生干部分布和学习成绩优劣的搭配。
这样便于开展小组活动,形成合作、互助氛围。
假如按考试成绩高低、按亲疏关系、按学生家庭背景进行排座位,那么教师的公信力将丧失殆尽。
当然对个别特殊学生排座位时另当处理是可取的。
3、放假或开学之初,不少班主任(包括任课老师)在清理办公室时,常常把许多材料随手扔掉,当垃圾卖掉。
其实是很可惜,因为这些我们日常工作中积累的资料是一座座“金矿”啊。
有些资料记录了我们成长的心路历程,反应了学生或班级方方面面的信息。
资料的价值在于对我们平时大量平凡而琐碎的工作客观而真实的记录。
4、座位表是贴在讲台上的,它的制作也是一门学问。
最好制成活页的座位表,因为每一两周座位要循环调动,若抄在纸上,不能“因时而动”了;用不同颜色区分开男生和女生,这样一目了然,教学中有些问题的回答就有针对性;在座位表上要注明学生干部的职务,既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也方便任课教师了解学生;要注明学生姓名中生僻字、多音读音,避免有些教师因怕读错字引起的尴尬而从不叫这些学生回答问题,要让这些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均等,同时也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充满神圣和庄严”。
5、在班级管理中有时需要使用一定的经费。
班费的来源除了向全班同学收取少量的费用外(生活困难学生可减免),我们可以采取变废为宝的方法,可以在教室后面放一个纸箱用来收集废纸、饮料瓶。
这一方法可谓一举多得,对学生的成长是积极的引导,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财的观念。
班费的日常管理应有生活委员负责,班主任指导做好账,账为收支明细账,分收入、支出、结余三项,学期结束贴在教室里公布,接受监督。
6、要做一个勤快的班主任。
要腿勤,常到班里走走看看,如果只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就不能及时了解班级动态;要口勤,不要偏于关注学优生、学困生,而“冷落”了中间生,可以学号为序,每天与2~3位学生主动去交流;要手勤,地上有废纸团,弯腰捡起其教育效果远远超过叫学生把它捡起来,下课时教室黑板上板书未擦,班主任边擦边询问值日生是谁,师生共同擦黑板,其效果远远胜过简单的叫学生把黑板擦了;要脑勤,要经常向学生征求“金点子”,不断探索班级工作的新途径、新方式。
7、谈到家访,不少学生闻之色变,因为班主任家访后很可能“今夜有暴风雪”。
对此我们应改变观念,家访不是告状,与家长是战略同盟军,家访的对象不仅仅是问题学生。
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家,可能增加了教师一时的负担,但可以减少工作中的被动应付,减少偶发事件,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碰到棘手问题也易占据主动。
要善于及时发现、表扬学生的优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差孩子是骂出来的”。
要指导家长采取说理、引导的方法教育孩子。
8、分数是学生学习成绩的反映,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各科学习成绩。
但是要妥善细致处理每次考试的分数和名次,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教室里千万不能张贴全班学生的名次表,那样的“大曝光”“强刺激”会损伤许多孩子幼小的心灵。
发成绩单时,将分数单直接递给每一位学生,不要从前排传到后排。
我们当然可以表扬成绩优异、进步显著的学生,但我们无须伤害、羞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谈心,比在全班当众指名道姓“集中教育”“集中审判”效果好。
9、教室是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场所,学生在校学习时候在教室的时间最长,所以教室的布置要营造家的温馨的氛围,努力形成班级特色。
要有基本布置:国旗、班训、黑板报、班级张贴栏、名言警句、奖状墙、生物角、保洁工具、班级书报架等。
同时也要有特色布置,如温馨提示、学生书画作品、“全家福”、生日祝福栏、心愿树等。
要让班级变成集体,集体变成家庭。
10、班主任是班级的“头”,要将任课老师凝聚成集体。
有些老师认为,班级育人是班主任的事,不愿管;现在学生难教,不会管;少数学生、家长蛮横,不敢管,教育的合力削弱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淡化了。
为此班主任一定要做到积极主动、真心实意的与任课教师商量班级事宜,会诊教育教学问题,引导班级健康发展。
要定期召开由班主任牵头主持、全体任课教师参与的联系会议。
要在班会课上对本班任课教师进行介绍,“隆重”推出。
当然支持任课教师不等于袒护任课教师,工作中如有差错,班主任也因善意的提醒。
篇二:班主任工作经验之给新班主任的建议学习分理论、实践两方面。
理论上主要就是要多读书。
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专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这本著作对我们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中的一些理念可以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
比如,“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种道德尊严”,“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还有一本《班主任》杂志也不错,里面有很多实例,也有很多理论文章,可以给我们启发。
实践主要是指要多观察老班任,熟悉学校的一切事情、熟悉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事情。
班主任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全知全能的,学校的所有部门,它的职能,和学生有什么关系,你都要清楚。
还有,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都要清楚,比如,你在高一,但是高三报考的事情你要清楚,每个学校每年大概多少分数线,一表二表,是不是985,211,都要说得上。
总之,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丰富自己。
二、利用好假期时间充电。
假期是加强学习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在休息,你学习了,就进步了一块,坚持几年,工作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
比如,假期能不能把下学期的课都备出来,这样开学了就能轻装上阵,把更多精力放在班级管理上。
周末能不能把下一周的课都备出来。
总之,要把时间抢在前面,主动出击。
三、做事必须有顺序,分清轻重缓急。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如果不分轻重,必然导致混乱,自己弄得很累,工作还做得一团糟。
可以准备一本备忘录或计划本。
每天来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把能预料到的一天的事分门别类地都记录下来。
比如说,分成公事、私事、教学上的、管理上的、个人的、集体的、今天非办不可的、可以推到明天的。
这样就可以看清楚哪些是我今天的主要的任务,哪些是次要的任务,然后制定计划,排出顺序,拿出办法,逐一办理。
四、做事不走极端,保持冷静。
年轻教师处理学生容易冲动,另外在班级管理上可能会过于严格。
过犹不及,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一件事,不做不对,做过了头也不对,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尤其在处理学生的时候,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
五、做事有大局观、长远眼光对班级的管理,一定要有大局观,不要陷于琐碎的事务中去,要给自己留出时间对班级的现状进行思考。
另外做事要有长远眼光,不管是表扬还是处理一个学生,都不能单单地只想到他个人的问题,要想到他的行为对班级的深远影响,然后再作出决定。
六、给学生留下一定空间不要时时刻刻出现在学生的世界里,要给学生留出自己的空间,就是不要逼得太紧,弓满易折。
七、注意与学生的距离,尤其是年轻班主任。
要不即不离,若即若离。
关系太紧密,就不好教育了。
八、善于总结,理清思路。
班主任要善于总结,比如,每周利用班会总结上一周的表现,布置新一周的工作。
(班主任工作经验)在班会上,要表彰各路工作的先进,批评负面的现象,引导同学们树立是非荣辱的观念。
班主任自己也要善于总结,比如班级有什么大的漏洞,班干部有什么问题,班级下一步怎么走。
九、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组织建设。
班级的管理一定要落实在制度建设上,不能靠个人意志,班主任一言堂,随意处理,同一个性质的问题,老师心情好坏的时候,处理起来不一样,这是要出问题的。
另一方面,班级的管理要紧紧依靠组织,就是班干部队伍。
班主任精力有限,自己是管不过来的。
十、多到自己班级听课课堂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只有多去,才能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
篇三:班主任工作经验之给新班主任十条建议建议一:开班会时如何静场。
如果有同学在窃窃私语,你可以微笑着说“看来有的同学有重要的事需要交流,时间宝贵,给你们10秒钟够吗”?说这话的时候眼睛一定要朝向说话的另一边的区域,然后计数,10秒时间到了,你再讲话效果会相当的好。
建议二:经常对学生说:“你们的安全对我很重要”。
作为班主任,应该发自内心的关心学生的安全与健康,要经常告诉学生,他们的安全对你很重要,对家长也很重要。
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一定要珍爱生命。
建议三:关心学生从关心他们的生活开始。
新任班主任可能不知道关心学生从哪里开始,请从关心他们的生活开始吧。
季节或天气变化了,提醒他们换衣服;秋天天气干燥,提醒他们一定要准备杯子喝水;要嘱咐学生多吃蔬菜,不要常吃方便面等等。
建议四:对“问题”学生要特别有耐心。
学习上有困难或行为习惯上有偏差的学生,需要班主任对他们特别关注。
对待容易违反纪律的学生,有的班主任选择了超常的严格,结果只能增加学生的敌对情绪。
对待这样的学生,要特别的有耐心,要抱定太阳长期普照才能融化冰山的态度。
建议五:批评尽量在私下进行,表扬要公开进行。
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年小的学生尤其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的自尊,学生犯了错后,批评学生一定要单独进行,给学生辩解的机会,老师和风细雨的态度,会让学生袒露心迹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当然,那些影响恶劣的一定要公开在班里进行严肃批评。
表扬学生一定要在班里当着全体同学的面表扬。
建议六:尽快掌握跟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的方法。
学生一旦有事需要赶紧通知家长,所以班主任手中必须有相关详细的资料,保证需要跟家长联系的时候能够尽快联系上。
建议七:适当的时候展示一下自己的特长。
学生们都希望自己的班主任有某方面的特长,例如球打得特别好,或者歌唱得好,或者写一手好字等等,在适当的时候展示一下自己的特长,是很必要的。
建议八:集体活动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不管什么集体活动,让班里所有同学都参加,可以增强整个班级的凝聚力。
建议九: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初做班主任的老师,往往拿理想的学生化身跟自己的学生比对,结果发现学生个个有毛病,为此心烦意乱,其实是老师看学生的眼光错了。
建议十:经常在班里组织集体活动。
新任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多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收获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