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医学总论
r照相机
r照相机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一节 核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脑r照相 部分脏 器的γ 照相图 片
肝胆系统r照相
甲状腺r照相
肾脏r照相
肝脏r照相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一节 核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
SPECT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ed Tomography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三节 核医学相关的核物理知识
第三节
核医学相关核物理知识
1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
原 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三节 核医学相关的核物理知识
2 元素 核素 同位素
元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如
131I 127I
核素 核结构相同(即质子数 中子数 且核能状态相同)
的一类原子
- 近年来每年发生的各类放射事故平均30起,其中 80%是放射源丢失事故 - 据最近资料报道,美国1996年以来丢失的放射性物质多达
1500件;欧洲有70多个放射源不知去向
外照射+内照射
(核和辐射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20周年:本月26日,世界将迎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 故20周年纪念,相比生动的文字和画面,一连串令人 咂舌的数字可能更加说明这场灾难给人民留下的痛苦。 10倍:绿色和平组织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危害被 低估10倍; 800年:专家称消除切尔诺贝利核泄事故漏后遗症 需800年; 9.3万人:20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致 癌死亡人数约为9.3万人左右; 27万人:27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患上癌 症,其中致死9.3万人; 34万人: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前苏联立即疏散了 11万多人,随后数年,又从污染严重地区搬迁了23万 人,前后共疏散34万余人; 20亿人:建立在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研究成果上 的报告说,全球共有20亿人口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
核 医 学 绪 论
第四节 核医学必备的物质条件
1.2.1 诊断用药 ——显像剂(示踪剂)
要求: 组成: γ射线,能量100-300Kev T1/2 :10小时左右 放射性核素与被标记物 例:
99mTc
99m锝
99m锝
– MDP
(导向)
(示踪)
1.2.2 治疗用药
要求: β- 射线 T1/2 较长 如 32 P(1711Kev, 14天) 131 I(336Kev, 8天)
2.2 非显像仪器
甲状腺功能测定仪 γ计数器 放射性活度测量计 污染与剂量监测仪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一节 核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放射性核素扫描仪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一节 核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甲 状 腺 扫 描
肝正位
肝 扫 描
肝侧位
部分脏器的扫描 图象
脑扫描
肺扫描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一节 核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The Chernobyl Forum,Apr 2006
核医学
NUCLEAR MEDICINE
核技术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与医学研究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一节 核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第一节 核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1. 定义:
核医学是一门利用开放型放射性 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
2. 分类:
2.1 诊断核医学 2.2 治疗核医学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一节 核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2. 分类: 核医学
诊断核医学
体内 显像 检查法 非显像 检查法 体外
治疗核医学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一节 核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3. 内容:
3.1 诊断核医学
诊断核医学按方法分为两种:
凡将放射性核素引入受检者体内者,称体内检查 法或体内核医学 (In Vivo Nuclear Medicine) 放射性核素不引入受检者体内的检查称体外检查 法或体外核医学 (In Vitro Nuclear Medicine)
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 与一般天然元素或其化合物一样,在被引入人体 之后,根据其化学及生物学特性有其一定的生物学行为:或是参与某一代谢 过程、或是简单地在某一生物区通过和积存等等。由于它们发射能穿透组织 的核射线,用放射线探测器可以很容易地在体表定量探测到它们的所在,从
而把上述种种过程定位、定量地用显像方式或非显像方式显示出来。
核医学仪器
(Nuclear Medical Instrument)
核 医 学 绪 论
第四节 核医学必备的物质条件
1.放射性药物
(Radiopharmaceuticals)
1.1 定义:
凡引入体内用作诊疗的放 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
1.2 分类:
1.2.1 诊断用药 1.2.2 治疗用药
32磷
131碘
131碘 131
131碘 131碘
核 医 学 绪 论
第四节 核医学必备的物质条件
2.放射性试剂
(Radioactive Reagent) 2.1 定义:不需引入体内的放射性
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
2.2 要求:γ射线,能量较低 T1/2 较长。 最常用:125I, γ线 35.5KeV T1/2 60天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二节 核医学的诊疗原理和特点
2.体外检查法诊断原理和特点
体外检查方法主要是体外放射配体结合分析,在试管内完成的 微量生物活性物质检测技术。最有代表性且应用最广泛的是放 射免疫分析(RIA)。
原理:利用放射性标记的被测物(血液、尿液或其它体液)
与未知量的被测物共同与限量的被测物抗体竞争结合,用放 射性探测器测得标记被测物被结合的量、根据结合量与已知 被测量的函数关系,乃可计算出样品被测物的量。
核 医 学 绪 论
第四节 核医学必备的物质条件
3.核医学仪器
(Nuclear Medical Instrument) (1).工作原理: 能量转换装置 (射线→光能→电能→以图像、曲线或数字方式显示)
核 医 学 绪 论
第四节 核医学必备的物质条件
(2).分类
2.1 显像仪器:
扫描机 γ照相机 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相) PET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相)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 放 射 免 疫 分 析 仪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二节 核医学的诊疗原理和特点
第二节 核医学的诊疗原理和特点
1.体内检查法诊断原理和特点
放射性 核素及 其标记 化合物
化学性质 生物学行为
物理学特点 发出核射线
在体内脏 器代谢通 过或选择 性积聚
可用放射 性探测仪 器在体表 进行探测
二、PET-CT能对癫痫灶准确定位, 也是诊断抑郁症、帕金森氏病、 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独特检查方 法。
三、PET-CT能鉴别心肌是否存活,为是否需要手术提供客观依据。 四、PET-CT也是健康查体的手段,它能一次显像完成全身检测, 可早期发现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肿瘤及心、脑疾病,达到有 病早治无病预防的目的。
同一元素可有多种核素
如 131I
99mTc
称为一种核素
127I
125I
99Tc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三节 核医学相关的核物理知识
同位素 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
中子数不同)
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
互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4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三节 核医学相关的核物理知识
3 放射性活度的单位
贝克(Bq)
放射性核素显像 可以是扫描机进行的脏器扫
描、也可以是r 照相机进行显像、ECT显像、PET 显像等。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一节 核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全 身 骨 显 像
下 肢 静 脉 显 像
部分脏器 的ECT显像
肺 显 像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一节 核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非显像检查法 放射性核素引入体内后, 不是以图象的方式显示出 来,而是以数据、曲线等 方式显示,通过对数据、 曲线的分析,就能对脏器 的功能作出判断,如甲状腺 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 心功能检查、骨密度检查 等等。
Dr. Yalow
RIA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已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和 医学研究。其基本原理近年来已被应用于建立许多非放射性 配体结合分析法,如酶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 析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等,发展也甚为迅速。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一节 核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各种核医
学体外检
查分析仪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一节 核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甲 状 腺 功 能 仪
核多功能仪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一节 核医学的定义和内容
3.1.2 体外核医学 (In Vitro Nuclear Medicine)
凡不将放射性核素引入体内者称体外 检查法或 体外核医学,最有代表性的是 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 RIA) 它是一项超微量的生物活性物质测量技 术,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其发明 者之一Yalow博士因此而荣获1977年诺贝 尔医学奖。
*Ag
+ Ab Ag
*Ag-Ab + *Ag (F) (B) Ag-Ab + Ag
特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法简便。
核 医 学 绪 论
第二节 核医学的诊疗原理和特点
3.放射性核素治疗原理
放射性核素治疗属于内照射治疗,其治疗原理 是通过高度选择性聚集在病变部位的放射性核素所 发出的射程很短的B- 粒子或x粒子,对疾病进行集 中照射,在局部产生足够的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 达到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的目的,而邻近的正常组 织和全身辐射吸收剂量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