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青岛中升杰豪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体系实施方案根据《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为了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给公司董事会(或安全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从即日起公司推进“两个体系”建设,特制订本方案。
一、任务目标2017年12月20日前,完成全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通过风险点确定和危险源辨识,全面分析公司设施设备及生产活动存在的风险;通过安全风险评估、分级管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杜绝和减少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11月份开始初步建立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运行机制,并且在运行中不断更新、沟通、提高。
二、成立组织机构为保证该项工作有效开展,并落到实处,公司成立“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刘涛副组长:杨岩琨成员:(白岩、曲成局、陈成魏、孙辉军、丛燕、姜海波)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行政部,安全负责人杨岩琨任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具体分工(职责)1、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两个体系”建设;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到位。
2、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协调“两个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
3、各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本部门范围内“两个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负责组织本部门范围内风险识别,风险评价。
4、重要岗位负责人:具体负责本岗位“两个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负责组织本部门范围内风险识别,风险评价。
三、实施步骤和工作任务(一)动员部署与培训学习阶段(11月6日至12 月20 日)1、公司成立“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布置任务与分工。
同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深入的宣传发动,使公司人人知道“两个体系”建设的有关内容。
2、教育培训。
第一阶段:公司聘请外部人员或专家对公司中层以上进行全面系统培训,通过培训使中层以上知道“两个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体系建设的方法和要求、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和收获。
第二阶段:系统学习体系文件,即:体系建设的通则、细则和指南,学习省标杆企业体系建设的成果。
第三阶段:公司全员进行培训,采用集中上课的形式,对公司全体员工讲解“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系统学习两个体系建设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全体员工熟悉什么是风险点,什么是危险源以及风险点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怎么进行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
3、编制“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准备各种材料、文件及表格。
(二)风险分级管控实施阶段(11月10日至11月20 日)1、编制体系作业指导书。
编制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南(或指导书),依据通则和细则要求,构建两个指南,解决开展双体系工作的“技术标准”2、完成作业活动及设施、设备的辨识统计。
具体任务:于学帅完成设备设施的统计工作;于学帅完成作业活动的识别与统计工作。
2、确定风险点、辨别危险源根据统计和识别的作业活动对风险点时行确定,然后辨识危险源。
具体任务:全员参与,自下而上,由各岗位、班组、车间逐级识别确定本岗位、班组、车间的风险点。
确定风险点和危险源的方法可用头脑风暴法。
3、形成风险点、危险源清单岗位、班组、车间辨识形成风险点危险源清单后,逐级上报至行政部,由公司领导小组指定殷华君进行整理,形成公司的风险点、危险源清单。
4、由行政部与各部门对接,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建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信息表。
5、制定管控措施。
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五个方面制定具体管控措施。
(三)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阶段(11月10日至11月20 日)1、确定风险分级控制层级。
针对风险评价结果和在指南中企业自行确立的分级控制原则,进行分级控制层级划分。
按照公司、车间、岗位及班组层次进行分级。
建立明确的风险分级控制信息一览表。
2、编制隐患排查标准。
根据风险控制措施,编制企业的隐患排查标准。
形成隐患排查各种查检表格,(班组(岗位)级检查表、车间检级查表、公司检查表),实现隐患排查标准明晰,解决以往隐患排查粗放的缺陷。
3、实施隐患排查。
各职能部门、各单位按照指隐患排查治理指南和标准检查表开展隐患排查;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全面排查;按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一次系统的隐患排查,建立起隐患排查记录信息表。
4、按照隐患治理流程实施隐患治理。
按照指南确定的整改通知、整改反馈、整改验收等程序对隐患进行治理,填写各种表格,建立台账。
(四)整理巩固体系成果(11月20日至12月20 日)完善建设方案、修订两个指南、规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管控记录、隐患排查治理过程档案,对成果进行阶段性整理、归档、上报。
完成“两个体系文件“汇编及“一企一册”阶段性成果。
四、保障措施和相关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要提高到全厂的高度上来,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抓好落实。
(二)配合联动、积极推进。
各级各部门单位要按照“谁负责谁监管,一岗双责”的原则,抓好所管部门内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公司安全科个各部门要动员全面职工参与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职工岗位安全责任,推进群防群治。
(三)细化标准,建立考核机制。
两个体系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强、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部门要组织工艺、安全、设备、电气仪表等相关专业的职工全面参与,两个体系建设,确保相关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同时安全科要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发现在两个体系建设中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责任追究。
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进度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进度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一、风险点排查、确定(30分)(1)、作业活动清单1.1、为加强本公司双体系建设,现已组织人力对逐个作业场所进行活动清单排查,作业活动有:售后车间、试驾、公司各个用电场、易燃场所。
(2)、设备设施清单1.1、电焊机、大梁校正仪、铅打磨房、铝焊机、介子机、烤漆房、空压机、干磨机、红外线烤灯、四轮定位仪、冷媒加注机、轮胎平衡机、洗车机、举升机、扒胎机、充电器、车床。
(3)、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1.1喷漆房、刮腻子、打磨。
1.2、产生粉尘及化学物浓度和噪声如下:二、危险源辨识、分析(150分)(1)、我公司已对各个危险源进行了详细的辨识分析情况如下:1.1、电焊机:漏电、操作不规范、作业时焊的火花、个人防护、火灾风险。
1.2、大量校正仪:漏电、漏气、举升下落、螺丝松动、夹具使用、现场5S及个人防护、拉伸机构。
1.3、铅打磨房:漏电、火灾、中毒。
1.4、钎焊机:漏电、烫伤、防火、中毒。
1.5、介子机:漏电、人员烫伤风险。
1.6、烤漆房:线路漏电、电加热烫伤、烤漆房失火风险、中毒。
1.7、空压机:防护装置不安全的附件、储气罐泄漏、安全阀的使用、空压机自身的运转、漏电、防火。
1.8、干磨机:线路漏电、粉尘污染、吸尘装置、不规范使用干磨机。
1.9、红外线烤灯:漏电、灯箱烫伤、固定脱落。
2.0、四轮定位:举升机使用风险、线路漏电、传感器固定架脱落。
2.1、冷媒加注机:线路漏电、冷媒冻伤皮肤、冷媒泄漏污染环境。
2.2、轮胎平衡机:线路破皮漏电、平衡及固定不松动、轮胎股定期不牢固轮胎能松脱、平衡及转动时产生振动。
2.3、洗车机:线路破皮漏电、洗车机漏电、高压水对人有伤害、水管破裂。
2.4、举升机:钢丝断裂、保险脱落、液压油泄漏、电源线漏电、据审计固定不牢倾倒。
2.5、扒胎机:线路漏电、气压过高管路破裂、设备固定不牢、夹具不良、轮胎脱落。
2.6、充电器:线路漏电、充电时间长、电瓶过充电、点评政府及接反。
2.7、车床:电线漏电、夹具脱落、旋转件伤害、飞溅颗粒伤眼。
(2)、风险评价(80分)附录1.附录:风险评价标准在风险评价过程中,首先调查此项风险涉及的危害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如违反法律、法规要求或相关方投诉多的或者过去发生过重大事故,不必进行评分,一律作为重要风险,而且必须在制定目标时作为改善的项目实施。
1、确定事故发生的频率(L1)、控制措施(L2)、相关人员综合能力(L3)三项评价指标分值数。
(1)发生频率(L1):事故发生的频率。
(2) 控制措施(L2):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的措施(3) 相关人员综合能力(L3):活动及服务相关人员对事件预防和处理能力。
(4)将以上三项评价指标分值数相加,得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指数(L)2、确定事件造成的伤害程度(S1)、财产损失(S2)、涉及的人员(S3)三项评价指标分值数。
(1)受伤害程度(S1):事件对人员伤害程度(2)财产损失(3)涉及的人员(S3):事件涉及的受伤害人员3、将所取得的可能性指数(L)与严重性指数(S)相乘得出风险等级指数,从而根据风险等级划分表确定风险等级。
(1)风险等级划分表:4、重点部位的确定当类别划分栏中出现5个一级风险(包括二级风险)的,将该类别定为重点控制部位。
半定量方法1、LEC法是常用的半定量方法——评分法,用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风险程度)。
(1)危险性以下式表示:D=L*E*CD——危险性或城风险值;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与危险环境的频率;C——后果严重度。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注: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F (2)风险分值和分级根据公式,作业危险性D=L*E*C ,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但关键是如何确定事故在上述三项中各项值的分数和分级。
据国外经验,总分在20以下的被认为低危险的,这样的危险比我们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去上班还要安全些。
如果危险分值达到70——159之间,那就有显着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
如果危险分值为160——320,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危险度作业环境,严格说来应该停产整改。
320以上的高分值表示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施工直到作业场所安全状况得到改善为止。
危险分级的分值如表所示。
危险等级划分(D )控制措施(1)、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危险源辨识分析后得出相应控制办法如下:控制措施主要领导人:刘涛组员:全体人员领导人负责控制措施的主要部署任务,组员按照领导部署的任务执行相应控制措施整改及实施。
(2)、根据危险源分布情况,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由曲成局任控制措施组长,于学帅协助完成相应工作任务。
(3)、根据危险源不同类型不同程度不同等级,现对各个危险源进行不同控制措施办法,办法如下:危险源监控(1)车间区域禁烟禁火,对车间、危险场所等进行经常性的安全防火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