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招20 多方思考,深度提炼-传记探究题练备考主打题(2016·安徽省蚌埠市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彭士禄:中国核潜艇之父他是革命英烈的优秀儿子;他4岁成为孤儿,8岁被捕入狱,14岁参加革命;他是我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被称为中国核潜艇的“真神”。
他就是彭士禄。
一位为中国核工业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资深院士、杰出科学家!一彭士禄的父亲彭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母亲是海丰县妇女解放协会主任。
3岁时母亲壮烈牺牲,4岁时父亲英勇就义,他成了孤儿。
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斩草除根”,贫苦百姓们冒着杀头的危险,用鲜血和生命护卫着、养育着这棵烈士留下的根苗。
每每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经历时,彭士禄总是饱含深情地说:“坎坷的童年经历,磨炼了我不怕困难艰险的性格。
我对人民永远感激,无论我怎样努力,都感到不足以回报他们给予我的恩情。
”二1951年,彭士禄通过考试赴苏联留学。
他倍加珍惜学习时光。
1956年,陈赓将军到莫斯科选了一批优秀学生转学原子能知识。
见到彭士禄后问他:“你愿意改行吗?”彭士禄坚定地回答:“当然愿意,只要祖国需要。
”1958年4月,彭士禄以优异的学习成绩从苏联毕业归国。
1958年6月,中国核潜艇的研制列入中央专委的重点项目。
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潜艇核动力研究所只保留少数人员成立471室,任命彭士禄为副主任(组织工作)。
该室大多数人员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所学专业基本都不姓“核”。
于是,彭士禄当起了老师,给大学生开了反应堆物理等五门专业课。
多年后,他们全部成了核动力尖兵,不少人成了国内外著名的核动力专家。
在缺乏技术资料的情况下,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的彭士禄主持确立了中国第一艘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设计方案。
设计中,他敢于否定国外破冰船核动力装置工作压力为200大气压的方案,而改为合理的大气压(后破冰船改为130大气压)。
同时,他还主持了屏蔽电机全密封主泵的研制并取得成功,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1970年7月15日下午,彭士禄被紧急召进北京,向中央专委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周总理说:“小彭,记住!你是海丰人,你姓彭,是彭湃的儿子。
记住了吗?”“我记住了!”彭士禄懂得总理的用意,海丰是第一个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地方,周总理要他记住自己是海丰人,就是要他继承和发扬海丰人民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周总理要他记住姓彭,那是因为在腥风血雨的时代里,他不知改过多少个姓名,最后还是党组织取了属于他的名字。
1971年,核潜艇首航。
中国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1985年,国际公认的“世界核潜艇之父”里科弗来中国访问。
他会见了我国核动力方面的许多人物,但他不无遗憾地说:“你们的真神没出来……”里科弗想要见的真神,就是彭士禄。
三1970年2月8日,上海市组建了秦山核电站工程筹建处,定名为728工程。
当时,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熔盐堆方案,一是压水堆方案。
1972年夏天,彭士禄出差到上海,顺便听取728工程方案汇报,728院介绍的方案是熔盐堆方案。
彭士禄当场发表看法,认为该方案貌似很先进、很有气魄,但从实际出发实在不可行,因熔盐熔点高,在常温下是固态,反应堆启动、停堆、在役检查、维修、设备更换极为困难。
他认为“熔盐堆”方案不可取,应予否定,并建议改为压水堆方案。
后来,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
正巧,1974年,美国宣布熔盐堆下马。
秦山核电站建成之后,广东省也提出了发展核电的构想。
国务院便“钦定”彭士禄前往把关指导。
1983年2月,已年近花甲的彭士禄来到广东。
当时,面对4个选址点,难以敲定。
彭士禄对4个地点考察权衡后,拍板核电站地点选定在大亚湾。
他说,大亚湾在香港50公里以外,离深圳也有40公里左右,且附近的海水平静,冷却水源充足……当时,法国愿意向我们出让核电技术,彭士禄就同法国核电专家进行谈判,让他们做了4台机组的总图设计。
但大亚湾核电站香港投资方有顾虑,只同意建设2台。
彭士禄没有因港方的顾虑而改变决定,他坚持按总图征集了土地。
后来,香港人尝到了优厚的回报,又在彭士禄征地范围内建设了2台机组。
彭士禄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高效率、超常规地完成了上述核电站建设前期的繁杂的“四通一平”工程,而且没有遗留任何问题。
其时,粤港合作的公司尚未成立,核电站的三大合同正在谈判之中。
后来,核电界的朋友们说,彭院士真有眼光、有气魄,真是中国核电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四人们说他属牛,都赞誉他是一头核动力事业的牛,他的性格也确实像一头牛。
从潜艇核动力到核电站,彭士禄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垦荒,他就是一头核动力事业的“垦荒牛”。
他那坚强的毅力和耐力使他能克服重重难关,直到最后胜利。
彭士禄永远敢干敢冲,鼓励争论,从不盲从。
他有牛的品行——“奉献的多,索取的少”。
彭士禄常说,做明白人不容易,做糊涂人更难。
他对公,总是明明白白的,凡是工程技术大事他都清清楚楚;对私,诸如名利、晋升、调级等等,却很糊涂。
他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他曾任第六机械工业部和水电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他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党的培养,感谢老百姓的养育;他年近鲐背,但他的那颗像火一样燃烧着的心,仍然像核动力堆那样燃烧着,沸腾着。
(摘自《中国人物传记的博客》)相关链接①在核潜艇研制中,彭士禄得了一外号:“彭大胆。
”他对科研人员说:“做实验,用数据说话,最后,我来签字。
对了,成就归大家;错了,我来负责。
”(《彭士禄传》)②彭士禄被外国报刊赞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但彭士禄在自述中说,中国核潜艇没什么“之父”之说,我充其量就是核潜艇上的一枚螺丝钉……(《彭士禄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彭士禄出身于革命家庭,幼年历经坎坷,后留学苏联,勤奋好学,这为他后来的人生道路和核动力研究的顺畅奠定了基础,他的成功也与伯乐陈赓将军的慧眼识英才密不可分。
B.彭士禄向中央专委汇报核电站建设情况时,周总理谆谆教导他不要忘了自己是海丰人,姓彭,是彭湃的儿子。
用意是要他继承和发扬海丰人民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及牢记党的恩情。
C.“我对人民永远感激,无论我怎样努力,都感到不足以回报他们给予我的恩情。
”感恩之心溢于言表,感恩人民的情感也激励着彭士禄的一生。
几近鲐背之年,仍愿为核动力事业奉献不已。
D.彭士禄属牛,他的性格也确实像一头牛。
人们赞誉他是一头核动力事业的牛,是因为他用坚强的毅力和耐力克服重重难关,直到取得最后胜利,最终成长为中国核工业界的杰出科学家、资深院士。
E.彭士禄被外国报刊赞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但他自己却非常谦虚。
工作中,他总是置个人的艰难与私利于度外,这体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高尚境界。
答案:CE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陈赓将军只是征求彭士禄的意见,不能说是“慧眼识英才”。
B项,张冠李戴,不是汇报核电站的工作,而是汇报核潜艇的工作;曲解文意,“牢记党的恩情”错,周总理并没有此用意。
D项,人们赞誉他是一头核动力事业的牛,并不是因为他“最终成长为中国核工业界的杰出科学家、资深院士”,而是因为他在潜艇核动力事业和核电事业上的垦荒作用。
2.本篇人物传记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用排比、抒情的语句开头和结尾来组建全篇,在赞美传主的同时使得人物传记结构更圆润紧凑。
②按照主题分块介绍人物,这样使人物的事迹及品格更加突出,让读者更清晰更便捷地了解传主。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分析结构特点,可先通读全文,再从开头结尾的特点、中间内容的结构安排、段落间的关系来作答;分析行文结构的好处,可从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来考虑。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将文章主体分为四部分,从不同角度来介绍人物,使传记在整体结构上显得紧凑有条理;除此之外,开头和结尾部分,则运用排比、抒情的语句,富有感染力,使整篇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3.文章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彭士禄的主要成就的?请简要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研制中国核潜艇的“真神”,在核潜艇研制方面的贡献。
②中国核电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建设核电站方面的贡献。
③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核动力人才,有的成为专家。
④“垦荒牛”一样的坚韧品质,“牛”一样的奉献品行。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本文结构比较明晰,围绕“主要成就”这一点筛选相关信息进行归纳即可。
原文第二部分主要写彭士禄在核潜艇研制方面的贡献,突出表现了他是研制中国核潜艇的“真神”,同时还写了他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成就;第三部分主要写彭士禄在建设核电站方面的贡献,强调他是中国核电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第四部分重点叙述了他像牛一样的性格和品行,这也正是他在核动力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4.彭士禄的成功无疑与他拥有“敢于拍板”的强大气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本中彭士禄过人的胆识和强大的气魄表现在哪里?请谈一谈你对“敢于拍板”与取得成功的关系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问:①研制核潜艇时,敢于拍板担责任,敢于否定国外破冰船核动力装置的气压方案,有气魄。
②在建设核电站时,敢于否定秦山核电站的熔盐堆方案;在大亚湾核电站的选址确定与扩大征地及“四通一平”工程上都显示出有气魄的一面。
第二问:①“敢于拍板”是敢闯敢为、敢于承担风险的大气魄,体现出一种担当意识,是助人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②成功既需要“敢于拍板”的气魄,也需要步步小心的谨慎,因此需要辩证看待气魄。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清做事的对象,也要把握使用时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