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大学语文第十单元PPT课件

(优质)大学语文第十单元PPT课件

《秋声赋》在艺术上也有许多独到之处。本文既保持了古赋的 排比铺张、设为问答的特点,又讲究辞采,杂以骈偶、韵语,整散 相间,自由挥洒,呈现散文化的倾向,成为清新活泼的文赋。同时, 文中围绕“秋声”,多侧面地描述秋天的情状,渲染了秋气对万物 摧败的威力,使读者不仅如闻其声,也如见其形,具有很强的艺术 感染力。
章节目录
第十单元 生命感悟
秋声赋 欧阳修
余曰: “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 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 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 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 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 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 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选自《余华作品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版)。余华,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当代作家。著有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作品。
章节目录
第十单元 生命感悟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 华
《十八岁出门远行》以独特的方式表现了余华对人生、现实世 界的体验,小说显示出他对生存荒谬处境的独异思考与超验表现。 十八岁的“我”第一次出门远行,搭上的过路车中途抛锚,一群老乡上 来抢苹果,“我”为保护汽车和苹果被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而司 机竟与盗贼为伍,趁乱偷走“我”的书包。小说反映了少年世界与现实 世界的冲突,最终以“老乡”和“司机”为代表的现实世界彻底地残酷地 击溃了少年世界。余华试图以故事为载体,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和感觉。外面的世界在年轻的“我”看来是那样的难以理喻,不合逻辑 ,“我”试图亲近外面的世界,得到的却是暴力的回报。现实在“我”面 前展示了一个无法理喻的怪异的世界。
第十单元 生命感悟
秋声赋 欧阳修
【训练】 一、作者极尽描摹秋声的目的是什么?
三、你是否仔细倾听过“秋声”?面对秋景你的感受又 是什么?
第十单元 生命感悟 伤逝——涓生的手记 鲁迅
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
章节目录
第十单元 生命感悟
伤逝——涓生的手记 鲁迅
《伤逝》是鲁迅唯一的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恋 爱自由,婚姻自由是“五四”以后青年所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伤 逝》以独特角度,描写了涓生和子君的恋爱及其破灭过程。作者以 一般作为追求目标的自由婚姻的完成的喜剧性结局,作为自己所揭 示的一出社会悲剧的出发点。小说从正面着力刻画的不是黑暗势力 的破坏和迫害,而是作品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本身的思想弱点。小说 揭示了不同社会解放相结合的个性解放思潮的狭隘、孤单、脆弱, 缺乏坚实的基础和没有远大的前途。从涓生和子君冲破阻力争得了 自主婚姻,婚后社会迫害的继续存在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到最后这 自主婚姻的破灭的整个过程,深刻地指出了在黑暗社会里,恋爱和 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最终解决,不能仅靠着个 性的解放。它只能是整个社会解放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品中由凄凉的秋声写到人事忧劳使身心受到残害,抒发了作 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郁闷心情。作者耳闻秋声,目睹秋天萧 索之状,原有怨秋之意。但又转而想到秋声秋气是自然界必然的规 律,草木无情,与人事无关,自己不该把不满归之于秋声,发出怨 秋的叹息。这种认识还是相当深刻的,说明作者不过是借赋秋声, 抒发内心的不满。
第十单元 生命感悟 秋声赋 欧阳修
衔枚:枚,形如筷子的小棒。古代行军时常命令士兵衔在口里,防
烟霏(fēi)云敛:烟纷飞、云密聚,指天气阴暗。霏:弥漫。敛: 慄冽(lìliè 砭(biān):刺。原指古代用以刺穴治病的石针。 缛(rù):丰茂。 一气:此指秋气。馀烈:余威。
第十单元 生命感悟
秋声赋 欧阳修
第十单元 生命感悟
伤逝——涓生的手记 鲁迅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以巨大的悲悯与严正态度描写农民和知识分 子的第一人。《伤逝》的意义就是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道路的探 求。《伤逝》告诉我们:只追求恋爱婚姻自由,把狭窄的小天地当 做整个世界,把小家生活当做整个人生意义,那么人的性格也就必 然会变得庸俗空虚,胆怯虚弱,爱情也因此渐渐褪色。个性解放思 想虽有一定的反封建作用,但不能解决妇女解放的问题。这就是鲁
第十单元 生命感悟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 华
小说“由最初的经验性写实的叙述语式转入超验性象征的叙述语 式”,把读者由对故事本身的注意引向对人与社会、世界关系的思考 。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理解,敌视、欺骗、劫掠等荒诞行为成为这 个世界的正常行为。这是余华对人生、世界的感悟与体验,体现了
小说不仅叙述方式独特,而且叙述语言极具张力。例如:“我走 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 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 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爬起来用手一摸 ,鼻子软塌塌地不是贴着而是挂在脸上,鲜血像是伤心的眼泪一样 流”等等。作者注重的不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自己心 中的感觉。反复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细腻的个人感觉充 满了整篇小说。同时这样的叙述语言也使人们感到作家诗人般的想 象力和灵感。
(优质)大学语文第十单 元PPT课件
大学语文
第一部分
阅读欣赏
章节目录
第一单元 国学经典 第三单元 爱国豪情 第五单元 情感世界 第七单元 山水田园 第九单元 理想信念
第二单元 风土人情 第四单元 历史漫步 第六单元 艺术天地 第八单元 自然科学 第十单元 生命感悟
第十单元 生命感悟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 华
第十单元 生命感悟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 华
【训练】 一、小说多次写到“我”寻找旅店,最后却在一辆劫后的破 二、小说有许多不合情理的场景描写,具有强烈的荒诞
四、结合作品谈谈小说的叙述语言源自点。第十单元 生命感悟秋声赋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 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 家,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本篇写于宋仁宗(赵祯)嘉祐 四年(1059年),时作者53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