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清华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清华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上课我们学习了“机器人直行”,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了机器人前进和 后退是由轮子带动的。今天,我们仍然不能离开“轮子”,因为本节课我们将学 习新课:“机器人跳舞”。跳正多边形舞,它以循环走正多边形舞为方式进行的。
二、新课教学。 板书:1、机器人走四边形舞。 师演示带音乐的机器人跳正多边形舞。 师演示机器人跳正五边形舞的路线图和程序流程图,分析。 师请学生自主学习本知识点的内容。 ①生自学,动手操作,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②师小结并演示。 小提示: 由于受到机器人的电池电压、场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机器人可能走的不是正
3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六 )年级 信息技术 (下)册 独立备课 教案
5、在编写程序时,如果主程序中的某个模块不需要,可以单击选中该模块,按 DEL 键,删除该模块即可。 板书:2、机器人的倒退。 师:机器人前进或倒退,也就是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倒退时,可将电机设置成 反转。 师演示如何让机器人倒退。(过程略) 小提示: 如果进入仿真测试效果与预期编写的目的不一样(如让机器人前进,测试结果 是机器人倒退),则修改程序中的参数,重新测试,直到正确为止。 板书:3、机器人的转向。 请学生自学尝试。 三、课堂练习:P13 页 图 1-22。
本节课教师先让机器人表演跳“8”字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 要告诉学生影响机器人画圆的因素有很多,要给学生灌输反复测试,调整程序 的意识
2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六 )年级 信息技术 (下)册 独立备课 教案
课题:第 2 课 机器人直行和转向
教学内容:初步认识机器人程序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对简单的任务进行分析,了解“移动”、“延时”、“停止”、“转向”模 块的功能,能看懂程序中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来使机器人前进或后退,理解机器 人行走的方向、路程和速度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致,在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精神,培 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 教学重点: ⑴“移动”、“延时”和“停止”、“转向”模块的使用。 ⑵认识几种常见的流程图符号。 教学难点: ⑴认识和了解流程图符号。 ⑵“延时”模块的作用。 教学准备: 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1 课时完成 课前小研究: 让学生认识 vjc1.5 机器人程序,查资料看看现在机器人程序发展方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展示幻灯片,提出任务,让学生思考: 码头、工厂中货物装卸车在做什么运动? 生观察,回答。 师问:如果这些工作都交给机器人来做,我们又如何控制机器人呢? 生思考,回答。 师小结。 二、新课教学。 板书:1、机器人的前进。 师演示操作步骤。(过程略) 小提示: 1、拖动时,必须将拖动的模块对准“主程序”下方的黑色箭头,当箭头变成红 色时,松开鼠标即可。 2、当输入的数值相同时,机器人前进或后退,否则机器人则转弯,输入的数值 越大,前进的速度越快,最大值只能设为 100。 3、从模块中拖入“延时”模块并进行设置,让机器人延时 5 秒钟。 4、从模块中拖入“停止”模块并进行设置,让机器人停下来。
1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六 )年级 信息技术 (下)册 独立备课 教案
外形不一定都要做成人形。 (出示录象,展示几种不同用途的机器人如舞蹈 机器人、爬墙机器人、体操机器人等) 1、通过观察刚才的演示,试说明机器人是怎样处理信息的? 2、机器人的活动与人的活动有哪些类似的地方? 3、通过观察和检测,了解机器人各种模块的结构和作用。 生参与分组,分工活动,完成自己的任务。 三、实践操作。 师布置任务: 1、了解与机器人进行交流的工具───图形化交互式机器人操作平台。 2、学习机器人控制程序的运行。 3、测试机器人进入仿真系统。 师演示步骤:(过程略) 生分组进行操作。 四、巩固练习。 师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进行实践操作。 1、思考机器人与电子玩具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认识纳英特机器人的组成。 3、尝试操作一个控制程序,尝试控制机器人。 生思考问题,完成实践任务。 五、评价交流。 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提出以下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1、通过本活动,说一说你对智能机器人理解和设想及体会。 2、你喜欢机器人项目吗?你了解纳英特机器人吗? 3、如果让你设计一个机器人,它应具备哪些功能? 六、总结。
板书课题: 1的方向和逆时针的方 向沿圆周运动,可以使它走一个“8”字。 ①师出示“8”字路线图和程序流程图。 ②分析原理。 ③演示步骤(略) 小提示: 当机器人两个轮子的速度不一样时,机器人会转弯,速度相差越大,转的弯就 越大,左轮速度大于右轮速度,则右转,反之左转。 ④ 学生操作,师巡视予以指导。 ⑤ 请做好的同学演示,师生观看。 ⑥ 请学生对操作予以点评。
本课是在学生已初步了解机器人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学生在学会控制程序 到机器人后,就想知道如何自己编制一个程序来控制机器人了。本课将进一步 熟悉机器人的编程环境,学会最简单控制机器人的操作───前进或后退和转 向。 四、课后小记
4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5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六 )年级 信息技术 (下)册 独立备课 教案
圆,但可以通过调整左右电机前进数值和延长的时间,尽量让机器人行走的路 线接近正多边形。 ③师对学生操作予以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学下去。 板书:2、循环走正多边形。 师:从“控制模块库”中拖入“多次循环”模块,设置“多次循环的次数”。 师演示操作步骤(过程略) 小提示: “多次循环”模块的功能就是实现多次不停的循环,即多次执行同一程序,在 本程序中,可让机器人多次循环走正多边形。 ① 请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 ② 请完成的学生演示。 ③ 师生共同对学生的演示点评。 三、课堂练习 P25 页 试一试。 要求:①以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②测试机器人怎样边唱边画出图形。 ③写出实验结果。 四、拓展延伸。 小组合作完成 p19 页 (表 1-5)
7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六 )年级 信息技术 (下)册 独立备课 教案
⑦ 师小结。 板书:2、循环走“8”字。 师:刚才我们动手制作了机器人走“8”字,现在我们将继续学习下去,这一节 知识点老师想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自学。 ① 生以小组使用的方式进行自学。 ②师巡视,适当指导。 提示: 为机器人编程时,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测试”、“修改”步骤,才能达到预设 的编程的效果。 ③对学生操作予以点评。 ④师小结。 三、拓展延伸。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练一练 p28 页 “试一试”部分第 2、3 题。 四、全课小结。 1、师请学生说一说今天所学的内容。 2、师归纳,小结。
P21 页 (表 1-7) P24 页 (表 1-8) “评一评” 请小组对自学成果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巡视指导) 五、全课总结。 本课共安排了 3 个知识点,分别是“音乐”模块、“显示”模块和“多次循 环”结构。教材在编写时是按由易到难的原则来进行的,首先通过编制简单的 “do re mi”程序学习多次循环结构和“音乐”模块的使用;然后再编制较复 杂的“唱唱走走”程序,巩固前面学习的“移动”模块,多次循环结构和“音 乐”模块,同时学习“显示”模块的使用。
6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六 )年级 信息技术 (下)册 独立备课 教案
课题:第 4、课机器人启动电机和永远循环
教学内容:初步认识机器人程序中“启动电机”模块与“移动”模块的区别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了解“启动电机”模块与“移动”模块的区别。 ⑵了解永远循球结构语句的含义。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学会使用“启动电机”模块。 ⑵编写具有永远循环结构的程序。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相互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⑴“启动电机”模块的使用。 ⑵ 理解和使用永远循环结构的编程。 教学难点: 永远循环结构语句的理解和使用。 教学准备: 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1 课时完成 课前小研究: 让学生认识 vjc1.5 机器人程序,查资料看看现在机器人程序发展方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器人演奏及机器人直行,知道了机器人所有的运动都是靠 “轮子”来带动的。今天,我们仍然要和“轮子”打交道,将继续学习机器人 跳舞。 二、新课教学。
(六 )年级 信息技术 (下)册 独立备课 教案
课题:第 3 课 机器人机器人关公巡城 循规蹈矩
教学内容:初步认识机器人程序中循环结构的程序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⑴了解简单的音乐知识。 ⑵了解多次循环结构语句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学会使用“音乐”模块。 ⑵学会使用“显示”模块。 ⑶编写具有多次循环结构的程序。 3、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 提高学生相互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⑴学会使用“音乐”“显示”模块的使用。 ⑵理解和使用多次循环结构编程。 教学难点: ⑴理解多次循环结构。 ⑵通过编程让机器人演奏自己喜爱的歌曲。 教学准备: 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1 课时完成 课前小研究: 让学生认识 vjc1.5 机器人程序,查资料看看现在机器人程序发展方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