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1、基本原则
1.1、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验收规范、设计图纸为依据,督促协调施工单位实现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

1.2、对工程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以质量预控为重点。

1.3、要求监理公司对工程项目的人、机、料、环、法等因素进行全面质量控制。

监督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

1.4、督促监理公司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执行有关材料、施工试验制度和设备检验制度。

1.5、坚持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准在工程上使用。

坚持本工序不合格或未进行验收不予签认,下一道工序不得施工。

2、控制方法:
2.1要求监理公司对施工过程实行巡检,及时纠正违规操作,消除质量隐患,跟踪质量问题,验证纠正效果。

2.2要求监理公司应采用必要的检查、测量和试验手段,以验证施工质量。

2.3监督和督促监理公司对工程的关健工序和重点部位实施旁站监理。

2.4监督和督促监理公司严格执行现场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2.5参加监理例会和各类专题协调会的形式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各类问题。

3、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
3.1检查监理公司、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机构、人员、职责的落实情况和各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持证情况和管理制度。

3.2分包单位资质,施工单位要填写《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报监理公司审查,主要是审查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专业许可证、岗位证和业绩,审查合格,签批《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

3.3督促监理公司查验试验室资质,特别是见证试验室资质。

3.4督促监理公司查验测量放线,除各楼座开工前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外,还要查验各楼层墙柱轴线、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水平控制线、轴线竖向投测控制线等放线成果,施工单位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并附楼层放线记录,监理公司审核后,报工程部签认。

3.5关于对进场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质量控制:
3.5.1组织监理单位、总包单位对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生产供应厂家和试验室的考察,选定符合要求的生产供应厂家和试验室。

3.5.2进场的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写《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连同书面资料向监理公司报验,验收合
格后报工程部审核备案。

这些书面资料包括生产资质证明,生产许可证或产品准用证、必要的试验报告、出厂质量证明、电气设备的线路图、设备使用技术说明书、构配件安装技术说明资料等。

要求监理公司首先核查资料是否符合要求,再查验实物,合格后予以签认,未经监理报验签认合格的材料、构配件、设备不得用于工程上。

3.5.3按有关规定,进场材料、构配件应进行复试的(包括铝门窗的三性试验)必须复试,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者,监理公司应不予检验签认,更不许使用和安装。

3.5.4按规定对进场材料进行见证取样试验,施工单位要配合做好见证取样和送检工作。

3.5.5对于进场的商品混凝土,在浇筑前施工单位要将《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及搅拌站提供的配合比通知单,预拌混凝土运输单报监理公司审核备案,对于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还应保证有各种规定可追溯性资料,如水泥合格证、砂石料试验报告等。

定期由监理公司上报工程部核查。

3.5.6对于进场的设备,施工单位均按有关规定进行测试,合格后向监理公司报验,未经监理人员签认不得使用。

3.5.7对新材料、新产品要核查鉴定证明和确认文件,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6对主要施工设备的检验:
主要施工设备进场如塔吊、室外电梯,安装调试(有的经承包单位项目部上级公司质监部的检查验收)合格后填写《()月工料机动态表》报项目监理公司,监理公司核查主要施工设备规格、型号、数量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并向工程部书面汇报。

3.7专项施工方案和季节性施工方案的报审:
对专项施工方案和季节性施工方案,填写《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由总监签发审核意见,以及工程部核准,上述方案未经批准不得施工,为了有效控制工程质量,要求施工单位报送部分施工技术交底书,以便检查施工过程的符合性。

4.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4.1要求工程部现场人员、监理工程师每天进行巡视检查:
4.1.1工程部人员、监理人员对各施工面的巡视检查部少于两次,施工难度大,质量不易保证,质量不稳定和发生质量通病的施工面,要适当增加巡视检查次数,其目的是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不符合要求所发生的问题,施工单位必须规定各级管理人员直至现场的所有操作工,必须接受监督,及时整改。

4.1.2要求监理工程师在巡检中发现问题及时发出口头通知要求整改,对重要的问题先口头通知施工单位整改,然后及时签发《监理
通知》,施工单位应将整改结果填写《监理通知回复单》报监理工程师复查;如遇重大问题或不安全施工作业,符合暂停施工规定的,监理公司在征求工程部意见后通知施工单位停工整改,施工单位得到监理部的复工令才能复工。

4.2要求实施旁站监理:
4.2.1旁站监理的部位和工序:
基础工程包括:桩基、防水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及其它混凝土、基坑支护、地下防水工程、土方回填。

主体结构工程包括:钢筋焊接、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安装。

4.2.2要求监理公司在编制监理规划时,制定旁站监理方案,明确旁站监理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旁站监理人员职责,该方案报送工程部及施工单位各一份,并报质监站备案。

4.2.3施工单位依据旁站方案,在需要实施旁站的关键部位和工序施工前12小时,书面通知监理公司安排旁站。

工程部抽检抽查。

4.2.4旁站监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检查承包单位现场质检人到岗、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准备情况,执行施工方案和强制性标准情况,进场材料、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报告等。

4.2.5发现施工单位有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行为的,工程部和监理公司人员有权责令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发现其施工已经或者可
能涉及工程质量,应当及时报告,暂停施工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

4.2.6要求施工单位质检员必须在场,并在旁站记录上共同签字,凡是没有旁站监理或没有旁站记录的,要求监理工程师和总监均不能在工程相应文件上签字。

工程部抽检抽查。

4.3隐蔽工程验收:
4.3.1施工单位按有关规定对隐蔽工程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将检查记录报送监理公司,监理公司应对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的内容现场进行检测、检查,对隐检合格的签认检查记录,准予进行下道工序;隐检不合格,填写《不合格项处置记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合格后予以复查,隐检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4.3.2结构施工期间,电气、暖通监理工程师没有对已完的隐蔽工程进行检验或检验不合格时,工程部应要求施工单位的土建专业作好内部协调。

4.4分项工程验收:
4.4.1施工单位在完成一个检验批的施工,经过自检和施工试验合格后,报监理查验,监理应对该检验批进行验收,并在《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上签字。

在完成分项工程后,施工单位应按分项工程进行报验,填写《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并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和相关附件。

4.4.2监理人员应对报验的资料进行审查,并到现场进行抽检,抽查符合要求给予签认,不符合填写《不合格项处置记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整改合格后重新验收。

4.4.3钢筋连接工程如没有接头焊接或机械联接试验报告,不得进行报验。

4.4.4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等分项工程,必须先进行施工试验,检测合格后再进行分项工程报验,回填土没有干密度试验报告不得报监理公司验收。

4.5分部工程验收:
4.5.1分部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填报《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由总监根据已签认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结果签署验收意见。

并报工程部审核,备案。

4.5.2单位工程基础分部完成,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时,或主体结构完进入装修前,应分别进行基础和主体工程验收,施工单位申报基础/主体工程验收,由工程部组织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共同核查施工技术资料,进行现场质量验收,并会同各方在《基础/主体工程验收记录》上签字(四方签字)。

4.6工程竣工验收:
4.6.1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自检合格并已达到竣工验收条件时,
填写《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报验表》,并附相应的竣工资料,报监理和工程部申请竣工预验收。

4.6.2要求由总监组织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共同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需要局部整改的,签发《监理通知》,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整改合格后再验收,直至符合合同要求,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报验表》。

4.6.3预验收合格后,监理单位要对工程提出质量评估报告,最后由工程部组织竣工验收。

5.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
5.1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求监理工程师在日常巡视、旁站、隐蔽工程验收、分项、分部工程检验过程中解决外,合同权限内可针对其严重程度分别予以处理。

5.2对于可以返修或返工弥补的质量缺陷,监理公司应责成施工单位先写出质量问题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方案,总监审核认可后,报工程部、设计等单位认可,批复给施工单位处理,对处量结果重新进行验收。

5.3需要返工处理和加固补强的严重质量问题,总监应征求工程部意见,同意后签发暂停施工指令,责成施工单位写出质量问题调查报告,由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工程部同意批复后,由施工单位处
理,处理结果应重新进行验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