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皮带事故案例汇编

皮带事故案例汇编

(2010年元月1日—2011年5月8日)集团安全环保中心二〇一一年五月十日前言根据统计分析,机械伤害事故占事故总量的20%左右,而其中最多的为皮带伤害事故。

分析原因:一是所有公司都存在大量物料运输的工作,所以皮带输送的应用非常广泛。

二是皮带结构简单、低速运行,防护主要靠隔离等措施,但故障率高,清理、维护频繁。

三是操作皮带的一线操作工、维修工大部分是劳务工,人员安全素质相对较低,在作业、检修过程中经常忽视安全措施的落实,习惯性违章操作。

2010年元月至今,集团各公司共发生皮带事故21起,其中轻伤事故16起,重伤及死亡事故5起。

通过对近期皮带事故进行分析,特点如下:1、此类事故原因90%为未断电停车违章操作造成。

2、相同事故重复出现。

措施落实物与环境的整改必须与人的安全意识提高相辅相成,否则人员变动后相同事故仍可能出现。

因此,从安全的角度控制好皮带这一类型的机械伤害事故,对于员工的工作安全与设备的正常运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为近期各公司发生的一些典型皮带事故案例,各公司要认真对照学习与整改,在班组班前会进行强调,抓好皮带的安全防护措施与人员安全意识两个方面,杜绝此类事故的重演。

集团生产服务部安环中心二〇一一年五月十日目录[案例1] 2010年1月19日长江公司保险粉事业部包装工董先庚手指被缝包机轧伤事故 (4)[案例2] 2010年1月19日毕化公司原料片区操作工王明义在处理粉碎机编织袋过程中受伤事故 (5)[案例3] 2010年2月5日金沙酒业包装车间冷茂霞手指受伤的事故 (5)[案例4] 2010年2月8日楚星公司能源事业部煤棒工段维修派遣工陈开玉右手手指夹伤事故 (6)[案例5] 2010年2月23日湖南宜化化塑事业部拉丝劳务工周初姣因操作不当被牵伸胶辊挤压事故 (6)[案例6] 2010年2月24日肥业公司磷铵事业部包装3#码垛机伤人事故 (7)[案例7] 2010年2月27日贵州宜化徐朝全右手腕粉碎性骨折事故 (8)[案例8] 2010年3月12日新宜矿业龙先进队钳工张东宁受伤事故 (8)[案例9] 2010年3月19日枣化公司能源工段派遣工陈哲银受伤事故 (8)[案例10] 2010年4月25日内蒙宜化甲酸钠事业部员工手部受伤事故 (9)[案例11] 2010年6月8日矿业公司花果树选厂机械伤害事故 (10)[案例12] 2010年6月16日内蒙宜化PVC事业部干燥包装卢占虎右腿被码包机划伤事故 (10)[案例13] 2010年7月19日重庆宜化联碱事业部维修工石宗伟受伤事故 (11)[案例14] 2010年7月23日内蒙宜化PVC事业部包装岗位张香婷手指被夹伤事故 (11)[案例15] 2010年8月3日内蒙宜化原料事业部孙明明右手臂被皮带滚筒卷伤事故 .. 12 [案例16] 2010年10月31日青海宜化电石事业部检修工李耀良右手肘骨骨折事故 .. 12 [案例17] 2010年12月7日肥业公司鲁永明被皮带机挂伤事故 (13)[案例18]2011年2月12日毕化公司原料片区派遣工陈秀飞受伤事故 (14)[案例19]2011年3月25日湖南宜化化塑事业部印字岗位袁湘华右手中指受伤事故 . 14 [案例20]2011年5月5日楚星公司磷复肥事业部派遣工赵先国卷入皮带机死亡事故15 [案例21]2011年5月6日景化公司煤棒劳务工霍爱民卷入皮带死亡事故 (16)[案例1] 2010年1月19日长江公司保险粉事业部包装工董先庚手指被缝包机轧伤事故一、事故经过2010年1月19日凌晨1:30,保险粉事业部成品工段包装员工董先庚(森远派遣员工)在保二车间进行包装作业时缝包机断线。

董先庚在处理过程中,左手转动缝包皮带的同时右手穿缝包线,不慎碰到缝包机的光电感应开关致使缝包机转动,缝包机皮带将董左手食指轧伤,导致其左手食指骨折。

二、原因分析1、董先庚在处理缝包机故障时,没有关停缝包机电源,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董先庚安全意识不强,对现场危害辨识不够,没有意识到触动光电开关会启动缝包机皮带。

3、事业部已下发过设备检修需断电后处理的调度令,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未执行好,工段管理不到位。

三、整改措施1、强化对包装工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包装工对现场危害的辨识能力,组织包装工进行一次培训并考试。

2、规范包装工操作,在处理缝包机故障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后再处理,并由工段管理人员现场确认是否落实。

[案例2] 2010年1月19日毕化公司原料片区操作工王明义在处理粉碎机编织袋过程中受伤事故一、事故经过2010年1月19日6时30分左右,一班粉碎线停车打扫现场卫生,褐煤粉碎工王明义在打扫卫生过程中,看见粉碎机出口有编织袋,便蹬在皮带上解袋子,上褐煤操作工常开荣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启动粉碎机皮带,造成王明义左脚扭伤,送医院检查为髋骨脱臼,属于轻伤。

二、原因分析1、操作工在启动设备时未对设备周围环境进行认真检查。

2、褐煤粉碎工在隐蔽位置打扫卫生,未告知相关岗位操作人员,在无人监护、未断电的情况下清理设备卫生。

3、班组长现场管理中,对现场管理不到位,班组安全培训不到位。

4、事业部平时安全教育培训不够,现场管理不到位。

三、整改措施(一)对操作人员定期进行技能培训,拟定培训计划,交安环部。

(二)规范岗位之间操作联系方式。

(三)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案例3] 2010年2月5日金沙酒业包装车间冷茂霞手指受伤的事故一、事故经过2010年2月5日下午3点30分左右,新包装车间工人正在包装48°回沙酒。

冷茂霞负责装箱,由于包装箱卡在输送带上,影响了正常的传输,冷茂霞在没有停输送带的情况下用手去搬被卡住的箱子,结果手指被绞进了输送带链条。

事故发生后,其他人赶紧停机。

3点35分左右,宋刚等人赶到现场将传送带的螺丝放松才将冷茂霞的手取出,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二、原因分析1、冷茂霞安全意识淡薄,未严格按照设备检修程序,违章操作,伤及自身。

根据制金沙酒业检修制度,在检修前必须先停机再操作。

2、包装车间员工的安全培训和管理教育不到位。

员工安全意识淡薄,辨识危害的能力较差。

三、整改措施1、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干部员工对不安全因素的辨识能力,加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公司各部门要组织人员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及时排除生产和设备的安全隐患。

3、车间管理干部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安全工作,抓住任何可能的机会,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4、要注重对员工辨识危害能力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

[案例4] 2010年2月8日楚星公司能源事业部煤棒工段维修派遣工陈开玉右手手指夹伤事故一、事故经过2010年2月8日14:45左右,楚星能源事业部煤棒制液线4#制液桶立搅因故障停运,煤棒工段维修工陈开玉(派遣工)和杨成根在办理检修作业证、落实断电挂牌等安全措施后,对其进行检修,检查后发现螺栓锈蚀下不掉,需换螺栓,杨成根便去找螺栓,陈开玉用扳手拧螺栓,在对皮带轮进行盘车时因用力过猛,不慎将右手指带入皮带轮,导致右手中、环、小三根手指前端夹伤,杨成根拿螺栓回来后将其送至医院。

二、原因分析1、陈开玉对现场危害辨识不够,自我防护意识差,存在浮躁心理,野蛮作业,用力过猛。

2、盘车未使用专用工具。

3、设备系统、煤棒工段及事业部对现场管理不力,对皮带轮盘车未作相关安全要求,对维修工培训不够。

三、整改措施1、今后凡涉及到皮带轮盘车必须使用专用扳手盘车。

2、认真组织事业部维修工对此事故进行学习、讨论。

[案例5] 2010年2月23日湖南宜化化塑事业部拉丝劳务工周初姣因操作不当被牵伸胶辊挤压事故一、事故经过2010年2月23日下午5:40左右,化塑事业部拉丝劳务工周初姣在牵胚丝过一牵伸后,见胚丝没有分开,便用双手从胚丝上下两个方向去拨动胚丝,导致在下方拨动胚丝的右手被胚丝带进钢辊与胶辊之间,造成右上肢被挤压。

后经当班工友停机后将周初姣被挤压的右上肢拉出,并送往公司医院诊治。

经检查幸未伤骨,仅表皮擦伤。

二、事故原因1、人的不安全行为:化塑事业部拉丝劳务工周初姣本人安全意识不强,违反操作规程,站在侧面用双手从上下两个方向拨动胚丝,且右手伸得过深,导致右手臂被带进钢辊与胶辊之间。

2、物的不安全状态:周初姣当时所操作的拉丝机一牵伸结构设计不合理,牵伸辊直径较小,只有200毫米,可操作面积过小;一牵伸两个钢辊之间间距太小,不便于操作。

3、教育培训:化塑事业部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部分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操作技能还较低,自我保护及预防事故能力不强。

4、管理因素:化塑事业部安全管理没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部分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没有吸取2009年5月5日牵丝工段超文操作不当致右手受伤事故的深刻教训,对现场控制力较差,对已有的操作规程督促落实不到位,才导致同类性质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整改措施1、化塑事业部加强对安全文化的宣贯,组织全体干部员工认真学习本次及以往事故案例,吸取深刻经验教训,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学习后应有记录和签名,安环部抽查学习效果。

2、化塑事业部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模拟异情应急演练,提高操作工、维修工的工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3、化塑事业部根据实际情况对拉丝工段操作规程进行具体、细化,制定出现牵伸辊缠绕胚丝等异常情况的操作、处置程序,并组织学习、考试;处理牵伸辊缠绕胚丝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安排专人监护。

[案例6] 2010年2月24日肥业公司磷铵事业部包装3#码垛机伤人事故一、事故经过2010年2月24日上午11:30左右,磷铵事业部包装工段一班派遣工刘海祥、喻利军在处理3#码垛机推包机不到位时,怀疑是分层光电歪斜,刘海祥便站在码垛机外托盘上将分层光电调正后,右手扶在码垛机固定横架上,喻利军再次试车。

托盘肥码好后,就用手动操作将肥放下,在放肥过程中,升降机减速光电未检测到配重铁上升,导致配重铁过位冒顶,将刘海祥右手中指指头挤压受伤,造成指头肌肉损伤,属轻微伤事故。

二、原因分析1、包装操作工自我保护安全意识淡薄,作业前危害辨识不够,存在重生产轻安全思想。

违章作业,动用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是发生本次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2、包装设备属机电一体化设备,设备故障频率高,配件购回不及时,设备维护跟不上;包装3#码垛机升降机减速光电未检测到配重铁运行状态,未自动,导致配重铁升过位冒顶是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3、事业部管理人员对包装工段管理松懈,安全培训宣贯不到位,对员工的案例教育严重不够;电控部接到故障汇报后,未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维护服务不到位。

三、整改措施1、操作工发现包装设备、电仪故障,必须立即联系设备、电仪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并及时将故障信息汇报给班长。

如果联系的人10分钟未到故障现场,由操作工或者当班班长将信息告知当班调度和包装主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