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煤矿一通三防系统图绘制规范及图例第一条一通三防图纸绘制总体要求1.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图面整洁,线条均匀光滑。
2.标注内容完整、准确,充分反映井下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图纸填图说明和标注格式进行标注。
3.图名一律标在图廓内,位置在图的上图廓线下方留白位置居中,图名(字高33毫米仿宋,字与字之间一个字间距,不带边框)与上部内图廓线间距30毫米。
4.在每张图的左上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说明。
图纸说明中,除图纸名称项目外,其它内容和格式与采掘工程平面图图纸说明一致。
5.在每张图的右下角绘制图签。
6.在每张图的左下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图例。
7.多煤层同时开采必须绘制分层通风系统图,上报通风管理部的通风系统图可绘制在同一张图纸上。
8.矿井通风系统图及立体示意图均要绘制指北针,位置同采掘工程平面图。
9.通风系统图风流方向均用箭头线标注,风流分支处必须标明风流方向。
10.通风系统图中,测风站数量能够反映矿井风流分配情况。
第二条矿井通风系统三种图的绘制要求及标注内容(一)矿井通风系统平面图(××煤矿×煤层通风系统图)1.在1:2000或1:5000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2.图上标注内容:主扇、风流方向、局部通风机、风筒、密闭、风门、正反向风门、防火门、调节、风桥、测风站、防爆门、节点编号、采空区、火区、巷道名称及采掘工作面编号等。
3.主扇应标注的内容:主扇型号、电机型号、排风量、井下总回风量、主扇转速、叶片角度(或前导器角度)、电机额定功率、电机实际功率、主扇负压(即装置静压)、等级孔等。
4.局部通风机应标注的内容: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型号、风筒直径、全负压风量、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风筒供风距离。
5.测风(站)点标注的内容:地点、断面积、风速、风量、气温、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
(二)矿井通风立体示意图(××煤矿通风立体示意图)1.图幅不小于零号图纸。
2.所有井巷用双线(或一粗一细)绘制。
3.坐标系选择:沿煤层走向的巷道与X轴平行,与走向垂直的巷道与Y轴平行,立井与Z轴平行,X轴垂直Z轴,X 轴与Y轴成45~60度。
为了充分体现层次关系,Z坐标轴要选择适当比例。
对于井田范围较大、形状不规范的矿井,可根据本矿实际,将坐标系适当旋转。
4.绘图时可不严格按比例,但要反映矿井通风系统的空间立体情况,突出层次。
5.为了更好地反映主要井巷的相对空间位置,进、回风井、暗斜井、溜煤眼、石门、大巷、采区主要巷道用0.6毫米实线绘制。
6.图上标注内容:和通风系统平面图一致。
7.图名、图签、图例、标注内容的标注方法和矿井通风系统平面图相同。
(三)矿井通风网络图(××煤矿通风网络图)1.采用一号图纸单线条(粗细1.25磅,0.44毫米)绘制。
2.凡构成独立通风系统的所有用风点均要在图上显示。
3.网路的简化:简单的串联或并联分支可用一条等效分支代替,对压降很小的井底车场、采区车场及某些巷道可并为一个节点。
4.要尽量减少风路的交叉。
交汇点用节点编号(直径6毫米仿宋);不交汇的交叉巷道用直径3毫米的半圆形绕线绘制。
5.网络图一般采取上下放置,其进风段下方,用风段在中间,回风段在上方。
形状为椭圆形。
6.图上标注内容:主扇、局部通风机、风筒、风流方向、节点编号、风门、调节、主要巷道名称及采掘工作面编号。
7.图名、图签、图例、标注内容的标注方法和矿井通风系统与Y轴成45~60度。
为了充分体现层次关系,Z坐标轴要选择适当比例。
对于井田范围较大、形状不规范的矿井,可根据本矿实际,将坐标系适当旋转。
4.绘图时可不严格按比例,但要反映矿井通风系统的空间立体情况,突出层次。
5.为了更好地反映主要井巷的相对空间位置,进、回风井、暗斜井、溜煤眼、石门、大巷、采区主要巷道用0.6毫米实线绘制。
6.图上标注内容:和通风系统平面图一致。
7.图名、图签、图例、标注内容的标注方法和矿井通风系统平面图相同。
(三)矿井通风网络图(××煤矿通风网络图)1.采用一号图纸单线条(粗细1.25磅,0.44毫米)绘制。
2.凡构成独立通风系统的所有用风点均要在图上显示。
3.网路的简化:简单的串联或并联分支可用一条等效分支代替,对压降很小的井底车场、采区车场及某些巷道可并为一个节点。
4.要尽量减少风路的交叉。
交汇点用节点编号(直径6毫米仿宋);不交汇的交叉巷道用直径3毫米的半圆形绕线绘制。
5.网络图一般采取上下放置,其进风段下方,用风段在中间,回风段在上方。
形状为椭圆形。
6.图上标注内容:主扇、局部通风机、风筒、风流方向、节点编号、风门、调节、主要巷道名称及采掘工作面编号。
7.图名、图签、图例、标注内容的标注方法和矿井通风系统平面图相同。
煤矿通风系统图纸填图说明2回风风流蓝色格式同上。
巷道线条颜色与风流颜色一致3测风站红色设施长度10毫米,巷道一侧高度1毫米;巷道内的,单侧高度为1/3巷宽4永久风门深红色门扇迎向风流。
设施宽度2.5毫米,高度3毫米5临时风门深红色门扇迎向风流。
设施宽度2毫米,高度3毫米图例宽12mm高6mm设施宽3mm图例宽12mm高6mm设施宽2mm图例宽12mm高6mm图例宽12mm单侧1/3巷宽6正反风门深红色同上,且正反风门间距0.5毫米7永久密闭绿色密闭墙宽度2毫米,与巷道平齐8临时密闭深红色设施高度3毫米,宽2毫米9风桥红蓝色箭头宽度和高度均为10毫米1 0 局部通风机○F深红色直径3毫米,F为仿宋1 1 风筒深红色风筒每节长3毫米,高1毫米。
高6mm设施宽5mm图例宽12mm密闭宽2mm图例宽12mm高6mm设施宽2mm图例宽12mm高8mm图例直径6mm图例宽12mm高3mm1 2 调节风窗深红色门扇迎向风流。
设施宽度2毫米,高度3毫米1 3 防爆门深红色防爆门宽度同上,箭头宽3毫米;设施高度3毫米1 4 变电所○N深红色直径3毫米,仿宋1 5 绞车房○W深红色直径3毫米,仿宋1 6 节点编号○37深红色系统图中直径3毫米,网络图中6毫米,仿宋1 7 炸药库深红色宽度4毫米,高度4毫米药高6mm设施宽2mm图例宽12mm高6mm门宽2mm图例直径6mm图例直径6mm图例直径6mm图例宽6mm高6mm18 火 区 ○火 红色直径3毫米,仿宋19 非常仓库 ○非 红色 直径4毫米20 抽排风机深红色 宽度6毫米,高度6毫米21 离心式主扇深红色 宽度6毫米,高度6毫米22 轴流式主扇深红色 宽度12毫米,高度6毫米23 栅 栏 深红色 宽度2毫米,高度3毫米24防 火 门深红色 宽度2毫米,高度3毫米第三条 通风系统图图例与图廓的位置关系1.通风系统平面图和立体示意图的图例按四列布置。
在图纸左下角,图例左、下方外框线与图纸内图廓线重叠布置,线条宽度0.5毫米。
列宽35毫米,行高10毫米,表头行高图例直径6mm图例直径6mm图例宽6mm高6mm图例宽6mm 高6mm图例宽12mm 高6mm图例宽2mm 高6mm图例宽2mm 高6mm15毫米。
表头字体用黑体,字高7毫米,字符间距45毫米。
图例中其它文字为仿宋,字高5毫米。
图例内容均水平垂直居中对齐。
详见下表:煤矿通风系统图图例1图例进风风流防爆门回风风流变电所○N测风站绞车房○W永久风门节点编号○37药临时风门炸药库正反风门火区○火永久密闭非常仓库○非临时密闭抽排风机风桥离心式主扇局部通风机○F轴流式主扇风筒栅栏调节风窗防火门2.通风网络图图例的格式、与图廓的位置关系等和通风系统平面图相同。
内容详见下表:煤矿通风系统图图例2图例进风风流风筒回风风流调节风窗永久风门节点编号○37临时风门离心式主扇正反风门轴流式主扇局部通风机○F第四条通风系统平面、立体图中,主扇标注格式、局部通风机标注格式和测风站标注格式。
标注格式的外框线与图廓线平行或垂直,并用一条绿色(线条宽度0.2毫米)的引线指示出主扇、局部通风机和测风站位置。
1.主扇标注格式。
主扇参数以表格形式标注,表格按2列设置,线条宽度0.25毫米,线条和字体颜色均为绿色,字体均为仿宋。
表头字高5毫米,风井与主扇间空1个字间距。
表中其它字高3毫米。
第一列宽度25毫米,第二列宽度30毫米。
表头行高10毫米,其它行高6毫米。
表格内容均水平垂直居中。
所有标注单位均左对齐,数字和单位之间空1个字间距。
详见下表:主扇标注格式×风井×#主扇主扇型号G4-73-11NO.25D电机型号JSQ1512-10排风量4037 m3/min总回风量3858 m3/min主扇转速480 r/min前导器角度90 度电机额定功率280 Kw电机实际功率195 Kw主扇负压1500 Pa等级孔 2.09 m22.局部通风机标注格式。
局部通风机参数以表格形式标注,表格按2列设置,线条宽度0.25毫米,线条和字体颜色均为绿色,字体均为仿宋。
表头字高3毫米,其它字高2毫米。
第一列宽度15毫米,第二列宽度20毫米。
表头行高5毫米,其它行高3毫米。
表格内容均水平垂直居中。
所有标注的单位均左对齐,数字和单位之间空1个字间距。
详见下表:局部通风机标注格式安装地点型号FBDNO6.0/2×15风筒直径Φ800 毫米全负压风量880 m3/min吸风量358 m3/min供风距离800 m3.测风站标注格式。
测风站参数以表格形式标注,表格按2列设置,线条宽度0.25毫米,线条和字体颜色均为绿色,字体均为仿宋。
表头字高3毫米,其它字高2毫米。
第一列宽度16毫米,第二列宽度10毫米。
表头行高5毫米,其它行高3毫米。
表格内容均水平左对齐,垂直居中对齐。
详见下表:测风站标注格式测风站地点S= m2V= m/sQ= m3/minT= ℃CH4= %CO2= %第五条防灭火注浆系统图1.图名、图纸、图纸说明、图签的要求以及图例的位置要求与矿井通风系统图相同(图名改变成××煤矿防灭火注浆系统图,其他要求相同;底图只需保留主要系统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硐室等)。
2.比例:1:5000或1:20003.图例(1)内容:图例主管路及流向支管路及流向主管路阀门支管路阀门制浆站管路参数Φ×毫米×m说明其他图例按照矿井通风系统图例绘制(2)填图说明:序号名称图例图例格式 颜色 填图格式1主管路及流向长10毫米、线宽0.5毫米深红色箭头指向浆流方向2支管路及流向同上绿色同上3主管路阀门阀体高3毫米、长6毫米,阀柄各为4毫深红色米4支管路阀门同上 绿色5 制浆站长10毫米、高5毫米,线宽0.5毫米红色仿宋5号字体,位于框内 6 管路参数Φ×毫米×m管路直径毫米×长度m红色仿宋5号字体,置于管路上方或左方 第六条 防尘系统图1.图名、图纸、图纸说明、图签的要求以及图例的位置要求与矿井通风系统图相同(图名改变成××煤矿防尘系统图;底图只需保留主要系统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硐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