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发言稿亲爱的家长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这次的家长会,这是对孩子的关心,也是对老师的支持,在此我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班现在有3名老师,X老师、X老师和X老师。
新来的X妈妈是刚从毕业班下来的老师,教育教学经验很丰富,请大家放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小朋友们已经适应了新老师的教学活动。
今天的家长会是一个互动式的交流方式。
将您的手机调为震动。
谢谢合作!今天我们会议的内容分这几个部分:1、播放视频2、家长翻阅幼儿成长档案3、回顾上学期班级活动p p t4、观看ppt《我们今天怎样教育孩子》5、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及要求一\回顾上学期的愉快生活——ppt前言—在幼儿园,孩子们又度过了一学期,在这里,回响着我们欢快的歌声,印下了我们美丽的足迹,留下了我们可爱的笑容!有了你们,校园变得如此热闹;有了你们,老师才知道什么叫快乐;有了你们,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我们一起来分享那美丽的瞬间吧!………二、ppt“今天我们如何帮助孩子”之幼小衔接篇在和好多家长聊天了解到明年准备上小学,孩子老是记不住作业,作业要么拖拖拉拉要么就是草草了事。
还有个别上小学反应回来的情况,上完厕所自己擦屁股老是擦不干净,不会自己解决与朋友相处之间的小矛盾等等。
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和分享此次家长会的重点内容:今天我们如何帮助孩子之幼小衔接篇.什么是幼小衔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幼小衔接直接影响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
《幼儿园教育指南纲要》也明确指出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幼小衔接不当,很多孩子就暴露出学校生活不适应,动手能力差,自控能力弱等表现。
甚至有的孩子出现自卑、厌学、孤僻、交际障碍等情况。
幼小衔接一系列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让孩子们能自信的面对并化解小学生涯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我们王子岛的孩子不仅要能力卓越,还要内心强大,才能应对各种逆境。
这样的教育才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幼儿园幼小衔接组教研成员在观察现阶段幼儿衔接情况,收集小学反馈的信息和一些家长反映的问题,针对我们入小学的幼儿有以下几点:思维活跃、知识面积广、学习习惯好、性格开朗等。
王子岛幼小衔接注重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方法和更加适应小学生活的一些办法、生活能力的技巧,接下来给大家介绍我们将做的学校幼小衔接的几个方面。
一、继续巩固习惯培养1、坐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
2、站姿:双目平视、表情自然、正颈展肩、上身挺直、挺胸收腹、提臀压膝、脚跟靠拢。
3、握笔姿势:大拇指、食指、中指自然弯曲,分别从三个方向捏笔,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依次靠在中指下方。
二、自理能力的培养1、针对孩子对上小学后的自理能力比较薄弱这样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将开展"自己叠被子"、“整理仪表”和“整理书包”等自理能力培养活动。
旨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加强孩子的责任感意识。
在下学期,我们还将开展自理能力大赛,以此激励幼儿的动手兴趣,增强自我服务的意识。
2、坚持自己用双手抬动椅子3、自己用小方巾清理餐桌,衔接班的小朋友自己整理床铺、穿衣服,整理书包。
为此,我们下学期还将会开展“自理能力”大赛。
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都喜欢自己多动手完成任务。
4、坚持自己倒水,多次饮水,学会关注自己尿的颜色。
自己擦宝宝霜和花露水,并擦后洗手。
从而达到自己关心自己身体的目的。
“故事大王”活动我们本学期还将开展“故事大王”比赛,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述,增强孩子的表演能力更多的展示自己,其中,我们还特设家长“最佳指导奖”,以肯定家长的付出。
四、课间十分钟小学生活中,课间十分钟是潜在教育的重要环节。
1、在课间孩子们需要完成:观察课程表,课前准备,上厕所,喝水等必须的活动后,在自由玩耍的过程中,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孩子们在相处中老师尽量避免干涉,就算有一些小摩擦,也请家长理解一下,我们这是在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多数孩子能解决自己和朋友之间的小矛盾,如果有成人的加入,会让问题的本质升级。
本学期的户外活动将涉及幼儿自找朋友,自由组合并分组游戏(如3人组)。
培养幼儿交往能力,自己解决同伴间小矛盾的能力,为今后上小学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
3、课间十分钟里,让孩子自主安排上厕所,喝水,并自己选择喝水的杯数。
4、有步骤的放手,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到操场上玩耍,在玩的过程中保护自己。
并模拟上课铃声,让孩子养成听到铃声就形成“上课了”的潜意识。
五、小学座位“初体验”孩子升入小学后,对座位的改变很不习惯,会认为坐在后面老师看不见自己。
常在课堂中和小朋友聊天,分散注意力。
我们下学期将开展提前感受小学“同桌制”排座方式,消除孩子们的不适感、好奇感,培养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并增加班级团结友爱精神,减少矛盾摩擦。
六、学校大扫除幼儿园每周一次大扫除。
通过大扫除的锻炼,在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体会到了动手的乐趣。
回家后,也会主动积极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从中得到了愉悦的享受。
以上全都是开展活动的方式让幼小衔接班的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憧憬小学生活。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在幼儿园、家庭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迟到的现象(秋、冬季开始晨间锻炼)一上课就上厕所,一写作业就闹脾气、三心二意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倾听习惯和规则意识不够好时间观念差,做事拖拉老师留的家庭作业不完成(忘了无所谓)自理能力差,东西丢三落四(学会自己收拾学习用品,保管书本衣物)有孩子常常忘记带书包上幼儿园。
好的生活习惯会影响学习习惯养成。
书包整理。
对书本不爱惜。
常听见家长说“本子掉了,没关系,再买一本就是了。
”不负责任的表现不能正确的对待批评与挫折。
四、针对以上情况,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1、早晨在8:00点以前入园进行晨间锻炼,每周一早上8:50升国旗,必须着园服,培养幼儿责任意识,集体观念。
2、配合教师做好面试模拟工作:让孩子了解家庭具体情况,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思训练等;3、下学期和孩子一起准备一个简单实用的文具袋,请孩子妥善保管。
4、每周一、三、五有作业,注意孩子前书写和前阅读的姿势,养成先做再玩和做完检查、收拾整理书包的好习惯;5、如有更换衣服,请用另外口袋装好。
不要放在书包里,以免书本被弄坏。
在家请鼓励孩子参加拍球、跳绳的练习;6、增设每日关注栏,通过电话,网络及时并主动与老师沟通告之孩子在家情况、了解在园情况;7、有特别嘱咐的时候请写在“特别关爱”上面或者私下告诉老师;8、万圣节准备南瓜灯、一斤糖果、游行衣服;9、本学期的社会实践,请和孩子一起准备好园服、湿巾、适量零食。
五、刚我们从各个方面了解了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我们将要做的一些衔接活动,和衔接活动中在幼儿园、家庭中发生的一些问题及我们要做的事。
了解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分别从幼儿园的五大领域,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方面了解孩子:指南内容很具体,家长还是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健康一、了解我们的孩子。
(5—6岁)孩子的身心状况。
健康:1、身高体重适宜。
参考标准:男孩(106.1_125.8厘米)女孩(104,9-125.4厘米)体重:男孩(15.9—27.1公斤)女孩(15.3—27.8公斤)5--6岁健康: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
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并努力缓解。
2、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
3、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转换情绪和注意。
4、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地走。
5、能连续跳绳,能连续拍球。
6、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
7、能知道根据冷热增减衣服,会自己系鞋带。
8、运动时能注意安全,不会给他人造成危险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秒,能快跑25米左右。
2、能单手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
3、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米左右。
4、能快跑25米左右5、能连续行走1、5公里以上。
小学一、二年级男女生技能评分标准见表语言1、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2、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一件事情。
3、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4、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5、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
6、写字、画画时姿势正确。
您需要做的:1、多给幼儿提供倾听交谈的机会2、大人是孩子的好榜样3、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 2、大人是孩子的好榜样 3、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孩子的阅读,离不开您的陪伴!提供环境和条件。
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体会标识、符号的用途。
社会:(一)、人际交往1、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
2、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
3、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4、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5、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6、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坚持而不轻易求助。
7、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
8、知道国家一些重大成就,知道自己的名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族大家庭。
科学1、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
2、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
3、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4、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
问大家一个有趣的问题蜗牛有脚吗?它有牙齿吗?蜗牛腹部生有一种能动的肉足,叫腹足,这就相当于蜗牛的脚。
蜗牛行动的时候,答:腹足下面能分泌出粘液,减小摩擦,有利于它爬行。
每只蜗牛平均有14000颗牙齿,虽然人们从没看到过。
5、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6、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7、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和前提性目标你需要做的,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旅行比上课重要.艺术:1、乐于收集美的物品或向别人介绍所发现美的事物。
2、愿意跟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
3、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4、能用律动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自己的情绪或自然界的情境。
5、能自编自演故事,并为表演选择和搭配简单的服饰、道具或布景。
6、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
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
六、游戏环节接下来轻松一下,我们进入游戏时间一支吸管,一支普通的喝牛奶的吸管,一个刚从菜市场买来的拳头大的土豆。
请问,你能用吸管穿透土豆吗?原理:这个实验的关键是,要用拇指扣紧吸管的顶端。
这样一来,被隔绝了空气流动的吸管就会变得非常坚硬,足以穿透土豆。
一支纤细的吸管,真的有这个能力穿透一个土豆。
游戏启示:(游戏很有意思,那您在插土豆的时候,有什么想法?对您有什么启示呢,给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