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农业用水定额

重庆市农业用水定额

附件:重庆市农业用水定额编制说明重庆市水利局二○○六年九月目录1数据来源..................................................................................12标准、依据和原则....................................................................12.1依据.................................................................................12.2标准.................................................................................22.3编制原则..........................................................................23术语和定义...............................................................................33.1渠系水利用系数...............................................................33.2灌溉净定额......................................................................33.3灌溉毛定额......................................................................43.4都市发达经济圈...............................................................43.5渝西经济走廊...................................................................43.6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44资料的收集分析.......................................................................55定额的确定...............................................................................55.1农业用水定额编制范围与分区.........................................55.2农业用水定额的确定........................................................66定额合理性分析.......................................................................77适用范围..................................................................................7—4—重庆市农业用水定额编制说明1数据来源本次定额数据主要来源于《重庆市用水定额编制评价报告》、《四川省农田水分盈亏量及农业干旱区划》及《重庆市“九五”、“泽渝”水利工程设计用水指标》,以及邻近省市已有农业用水定额资料和市内部分典型灌区调查、现场复核的资料。

2标准、依据和原则2.1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和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0号)(3)《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4)《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5)《关于完善和制定城市用水定额的通知》(国家经贸委、建设部、环保总局)(6)《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重庆市人—1—民政府令第179号)(7)《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05﹞71号)(8)《关于加强用水定额编制和管理的通知》(水利部水资源﹝1999﹞519号)2.2标准(1)《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3)《溉试验规范》(SL13-2004)(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1994)2.3编制原则(1)先进性与合理性、可行性相结合原则定额水平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这是定额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也是促进合理节约用水,建设节约性社会的需要。

但重庆地处山区和丘陵地区,农业经济和用水方式都还十分落后,过高的定额水平不利于其贯彻执行,不利于定额目标落到实处。

因此,最终农业灌溉定额水平的确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兼顾先进、合理、可行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可偏废。

—2—(2)突出重点原则重庆市幅员面积大,各种气候、地貌、土壤、海拔高程、水资源条件、农业品种等差异悬殊,要全面准确地拟定各类农业用水定额十分困难。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仅就农业用水的主要种类制定指导性用水定额。

(3)因地制宜和逐步完善原则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采取由浅入深、由粗到细、先试行后修订、逐步完善的方法,来确定农业用水定额。

(4)动态调整原则用水定额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一定时间下制定的,它与具体的生产技术条件、用水条件等相联系,一般其稳定时间在5年左右。

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水资源条件及其开发程度、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等情况,适时调整农业用水定额指标值。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渠系水利用系数灌区末级固定渠道放出的总水量与渠首引进水量的比值。

3.2灌溉净定额—3—指在农作物在播前、插前及全生育期内,单位灌溉面积上需要末级渠道放出的总水量。

3.3灌溉毛定额指在农作物在播前、插前及全生育期内,单位灌溉面积上需要渠首引进的总水量。

3.4都市发达经济圈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9个行政区,幅员面积5472km2。

(以下简称都市圈)3.5渝西经济走廊包括万盛区、双桥区、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南川市共12个区县(市),幅员面积18827km2。

(以下简称渝西走廊)3.6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包括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长寿县、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共19个区县,幅员面积58102km2。

(以下简称三峡库区)—4—4资料的收集分析本次定额制定,主要通过对重庆市灌溉用水定额编制评价报告、四川省农田水分盈亏量及农业干旱区划和“九五”、“泽渝”水利工程设计用水定额进行典型调查、现场复核和资料收集分析整理。

《重庆市灌溉用水定额编制评价报告》是根据水利部《关于编制灌溉用水定额的通知》(水农水﹝2003﹞206号)文件和其附件《灌溉用水定额编制细则》的要求在2003年编制的。

《四川省农田水分盈亏量及农业干旱区划》包含重庆地区,是四川省水利电力研究所在重庆市直辖前开展的,于1999年完成。

该资料在编制过程采用了原四川省46个县气象站、水文站的长系列水文、气象资料和61处灌溉试验站的资料,资料丰富。

“九五”和“泽渝”水利工程用水指标是重庆地区“九五”和“十五”期间开工建设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所采用的设计值,资料丰富。

5定额的确定5.1农业用水定额编制范围与分区根据所收集资料和典型调查,为保证定额的可靠性,同时兼顾全面性和完整性,经综合分析,确定水稻、玉米、红薯、小麦、油菜、蔬菜、果树共7种农产品灌溉定额为本次定额编制范围。

—5—将全市分为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和都市发达经济圈三个区域。

5.2农业用水定额的确定从资料收集的情况看,《重庆市灌溉用水定额编制评价报告》、《原四川省农田水分盈亏量及农业干旱区划》和“九五”、“泽渝”水利工程设计用水指标分析三个成果有相对较为完整的资料。

影响农田灌溉的因素很多,除了有效的降雨、地下水补充、作物蒸腾、土面(或水面)蒸发、田间渗漏、农田排水、田间土壤水等自然因素外,灌溉人员的节水意识、灌溉方式、管理水平、灌溉制度、晒田和泡田技术等等也有较大影响。

因此,其定额值也仅是在一定条件下对一个区域农业用水状况的高度概括。

根据上述编制原则,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对定额值进行了确定,确定后的农业用水定额值见表1。

表1重庆市农业用水定额汇总表(P=75%单位:m3/亩)分区渝西走廊三峡库区都市圈定额值水稻285280玉米6055红薯807580小麦557060油菜6575蔬菜0果树0—6—6定额合理性分析本次编制中的农业用水定额均为净定额,即为田间农作物用水定额。

首先从与其他省市公布的农业用水定额值比较来看,本次编制的农业用水定额值与邻省四川和湖北同品种定额较为接近(见表2),是合理的;其次从全市三个不同分区相互比较来看,定额值差异不是很悬殊,这基本符合三个区域的农业灌溉并没有很大差异的总体情况;第三,从三个区域定额系列数据来看,与我市“九五”“十五”期间工程所采用的农业用水定额值接近,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表2农业用水定额比较表(P=75%单位:m3/亩)序作物号名称水稻玉米红薯小麦油菜蔬菜果树渝西走廊40重庆三峡库区都市圈0四川湖北广西280-3302-34098-1907适用范围1.本次编制中的农业用水定额均为净定额,即为田间农作物—7—用水定额。

净定额与毛定额之间的影响因素是渠系水利用系数等,而渠系水利用系数随不同的工程、不同的灌溉方式等而差异很大。

因此,在使用本定额时,须结合当地水利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渠系水利用系数,计算控制毛定额和毛用水量。

2.影响农业用水定额的因素很多,也较复杂。

本分析报告将全重庆市划分为三个区域并给出相应的三组数据,不是针对全市所有的农田灌溉给出的十分准确的定额值,而是一种高度概括的、综合性的数据。

因此,在使用本定额成果时,须结合当地的不同情况,予以修正。

3.本定额主要适用于计划用水管理、农业节水管理、取水许可管理以及用水总量控制等水资源管理工作,具体工程设计仅作为参考依据。

—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