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法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哪一种?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B、法是可被法院等机构加以适用的,具有可诉性C、法是正规的体现,具有超历史性D、法是由严格的程序规定的,具有程序性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4条规定:“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
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该条规定所体现的是哪一个原则?A、属人主义原则B、属地主义原则C、保护主义原则D、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之折衷原则3、我国婚姻法第20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抚养的义务”。
这一规定所包含的义务属于下列哪一种?A、对世义务B、特殊义务C、救济义务D、公义务4、我国的现行立法体制是下列哪一种?A、一级立法体制B、联邦立法体C、制衡的立法体制D、一元多层次立法体制5、与“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相对应的范畴是下列哪一种?A、对世权利和消极权利B、原有权利和救济权利C、行动权利和接受权利D、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6、张三将一批货物交给某铁路公司,让其运到北京西站。
张三与某铁路公司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下列哪一种?A、货物B、铁路C、运输行为结果D、火车7、张某是一位注册会计师,他在为一家准备上市的企业制作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发现该企业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就拒绝在该企业的财务报表上签字。
请问张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项?A、守法B、国家监督C、执法D、司法8、下列有关法律原则适用的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A、在案件的审判中,先适用法律原则,后使用法律规则B、在案件的审判中,法律原则都必须无条件的使用C、法律原则的使用可以弥补法律规则的漏洞D、法律原则的使用采取“要么有效,要么无效”的方式9、下列有关守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种?A、守法是与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相关的概念,属于法的实施的活动B、守法是与违法相对称的一个概念,不违法就是守法C、守法的“法”是指广义的法律10、《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属于下列哪一个法律部门?A、行政法B、经济法C、宪法D、民法二、多项选择题41、下列有关法律责任竞合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法律责任竞合一般是由法律事实的出现而产生的B、在发生法律责任竞合时,不得同时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C、法律责任竞合可以发生在不同的法律部门之间D、法律责任竞合与法律规范竞合有关42、下列有关法律事实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A、没有法律事实,就不可能产生法律关系B、法律事实的确认与法律规范是否存在没有直接关系C、人们的合法行为一般不得作为法律事实看待D、所有的法律事实的产生均体现法律关系主体的意思自治43、下列有关法律推理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在成文法国家,法官一般采取演绎法律推理B、法律推理只关注推理规则和推理形式C、案件事实可以构成法律推理的前提D、实行法律推理是法治原则的要求44、下列有关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在现代民法法系国家通常采取成文法的形式B、在英国,其宪法不采取成文法的形式C、成文法采取条文表述,也可称为制定法D、不成文法包括判例法45、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A、一切法的渊源都是成文法B、法律原则不可以视为法的渊源C、法的渊源中可以包含外国法D、政策可以弥补正式法源的不足46、下列有关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任何人要称为法律关系主体,必须首先具有行为能力B、权利能力以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为前提C、权利能力可以包括法律关系主体承担义务的能力D、法人也可以具有行为能力47、下列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均具有法的效力B、在我国,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修改属于立法活动C、国家机关所发布的文件均属规范性法律文件D、在我国,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才能发布规范性法律文件48、下列有关法律行为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没有关系B、不作为一般不构成法律行为C、法律行为需要从法律角度进行评价D、法律行为本身可以作为一种案件事实来对待49、下列有关法律部门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A、法律部门构成法律体系B、法律部门之间的界限并非一成不变C、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法律部门的唯一表达形式D、划分法律部门主要根据成文法制定的机关来判断50、下列有关公法和私法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古罗马法学家最早提出公法和私法的分类B、中国古代很强调公法和私法的分类C、公法和私法的分类标准主要是根据经济基础的不同D、按照公法和私法的分类标准,行政法属于公法的范畴三、简答题1、法学思维的特点2、法律解释目标主观说的成立理由。
四、分析题1、案情:2001年蒋某看到某报纸刊登《某银行招录行员启事》,其中第一条规定:“(招录对象)男性身高168公分,女性身高在155公分以上。
”蒋某逐以该规定侵犯宪法平等权为由向某法院提起诉讼。
法理学部分答案解析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法理学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考点:法的特征解析:法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1)法的规范性;(2)法的国家意志性;(3)法的国家强制性;(4)法的普遍性;(5)法的程序性;(6)法的可诉性。
故ABD均正确。
法通过“国家制定和认可”表达国家意志,故法具有历史性,C错误,为当选项。
2、答案:D考点:法的对人效力解析:法的对人效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律对哪些人有效的问题。
就各国立法而言大概有四种原则:(1)属人主义原则,即法的对人效力以国籍为准,适用于本国人,不适用于外国人。
该题中“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是属人主义原则的体现。
(2)属地主义原则,即法的对人效力以地域为准,不论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在本国领域内,一律适用本国法。
该题中“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是属地主义原则的体现。
(3)保护主义原则,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据确定法的对人效力。
(4)折衷主义原则。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D正确。
3、答案:B考点:义务的分类解析:根据义务对人们的效力范围可以将义务分为一般义务和特殊义务,一般义务又称为対世义务,其内容通常不是积极的作为,而是消极的不作为;特殊义务又称为对人义务,其特点是义务主体有特定的权利主体与之相对,义务主体应当根据权利主体的合法要求作出一定行为,以其给付、协助等行为使特定权利主体的利益得以实现。
故B正确。
C项救济义务,又称为第二性义务,其内容是违法行为发生后所应付的责任,故错误。
D项公义务是指公法上的义务,而婚姻法属于典型的私法,夫妻互相扶养的义务应属私法上的义务,故错误。
4、答案:D考点:立法体制解析:我国的立法体制可以简略概括为“一元二级多层次多分支”的结构体系。
所谓一元是指我国立法是在统一宪法下、统一由最高权力机关规范的活动,是一个统一的体系。
“二级”是指我国立法分为中央和地方两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等级关系。
“多层次”是指无论中央立法还是地方立法中都存在着不同层级的机关或机构立法。
“多分支”是指在权利机关立法之外,还存在着行政机关的立法、特别行政区的立法、经济特区的立法等。
故D正确。
5、答案:C考点:权利义务的分类解析:根据权利主体依法实现其意志和利益的方式可以划分为行动权利和消极义务与接受权利和积极义务。
行动权使主体有资格做某事或以某种方式采取行动,接受权使主体有资格接受某事物或被以某种方式对待。
与行动权和接受权对应的是消极义务和积极义务。
行动权利和接受权利虽属于权利义务的分类之一,但就往年的试题来看还从未就这一知识点进行考察,本题的出现,无疑是对考生的提醒,备考中要注意知识点掌握的全面性。
6、答案:C考点:法律关系的客体解析: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就其分类而言,有以下四种:(1)物;(2)人身;(3)精神产品;(4)行为结果,即义务人完成其行为所产生的能够满足权利人利益要求的结果,可以分为物化结果和非物化结果两种。
本题中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运输行为所产生的非物化结果,故C正确。
7、答案:A考点:法的实施的四种方式解析:法的实施有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四种方式。
其中执法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张某作为注册会计师,不是适格的执法主体,故C错误。
司法是指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故张某作为注册会计师,亦不是适格的司法主体,D错误。
可以看出执法和司法均为特殊主体的活动。
守法和法律监督则不具此种要求,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正确行使权利、切实履行义务的活动。
故A正确。
8、答案:C考点: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方式和功能解析:法律原则的适用须满足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的条件,故A、B错误。
法律原则具有指导、评价和裁判功能,其中裁判功能是指法律原则直接作为个案裁判的依据或理由,在法律实践中出现一些法律规则没有规定的新型案件或疑难案件时,法官可以直接适用法律原则作为个案裁判的依据,起到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故C正确。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原则的竞争和规则的冲突的解决方式不同,规则的冲突是在有效性的层面上,以“全无全有”的方式被解决,而原则之间的竞争是在分量的维度下,以衡量的方式被解决,故D错误。
9、答案:B考点:守法解析:以法律实施的主体和法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将法的实施以分为法的执行、法的适用、法的遵守和法律监督,故A正确。
守法的“法”是在广义上对“法”的使用,其范围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法的渊源。
故C正确。
影响人们守不守法的因素有多种多样,比如法律本身的品质、法律意识的状况、法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均可以影响人们的守法行为,故D 正确。
守法与违法是相对的概念,这一表述是正确的,但并非不违法就是守法,因为某些事项处于法律的规范范围之外,不受法律的评价,不违法并非即为守法。
但笔者认为,本题中C选项亦有争议,因为无论广义的法律还是狭义的法律,对于它们的正确理是两者均应当具有规范性,但是守法的范围,不仅限于规范性法律文件,还包括有关国家机关作出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如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
而无论是广义之法律还是狭义之法律,是否能将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涵盖在内仍存有疑问。
10、答案:C考点:法律部门的划分解析:当代中国的主要法律部门有七个: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其中宪法部门的法律规范主要由以下方面的内容构成:(1)关于国家机构方面的法律规范,如《国务院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