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调查研究王莉萍(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山西运城044000) 摘 要:本研究采用我国学者自主编制的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对山西省500名本科大学生的情绪智力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结果表明: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趋势,但其内部各因素的发展不平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智力;性别差异;专业差异 中图分类号:G 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247(2009)022*******R esearch on the I nvestig 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I ntelligenceW ANG Li 2ping(Department of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Yuncheng College ,Yuncheng 044000,Shanxi ,China ) Abstract :The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ompiled by Chinese scholars is used in the re 2search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f 500students study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nxi Province.It is indicated that thei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generally tends active ,and there exist the distinct differences in the sex and specialty due to the uneven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factors. K ey w ords :college studen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x difference ;specialty difference 心理学和教育学界关于智力概念的界定也已达成共识,即智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但在测量应用方面人们发现,个体的智力测验得分并不能有效地预测个体的实际表现,影响个体实际表现的心理特征并不仅仅是认知智力这一种成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情绪智力概念应运而生,对其概念界定、理论模型及测量应用的研究也迅速升温。
目前对于情绪智力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种学派,一种是以Mayer 和Salovey 为主导的学院派,将情绪智力纳入智力的家族并坚持科学量化的道路,即能力模型(abilitymodel )取向;另一种是以戈尔曼、巴昂为代表的实务派,将预测成功作为导向,试图在传统智力以外找出能够预测成功的所有重要因素,即混合模型(mixedmodel )取向。
[1]能力模型取向包括的是行为的特性和自我觉察到的能力,是通过自评的方式进行测量;而混合模型取向关注的是实际的能力,由最高成就测验进行测量。
此外,东西方文化下的情绪表达、理解和反应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情绪智力的研究和应用更应关注文化差异的问题。
对于情绪智力的结构及测量的方法都应从本土化研究的思路出发,发展适合于中国人的情绪智力理论和量表。
对此我国学者正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但相关的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
本文以情绪智力的能力模型取向为理论背景,从能力范畴来界定情绪智力,认为情绪智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具备的情绪性的心理特征。
[2]以我国学者编制的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为工具,分析山西省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现状水平,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心理危机提供依据。
一、方法 (一)研究工具 采用四川师范大学吴娟硕士编制的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
整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5,各因素的a 系数均在0.639~0.869之间,重测信度系数为0.75,具有较好的信度。
问卷内容效度由心理学专家评定,并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两种方法检验,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理想。
[3] 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的结构包括5个主因素,13个次因素,共61个题项,其中含6道测谎题,14道反向记分题。
问卷采用五级评分标准,要求被试按每个题项与自己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价,从最符合到最不符合在5点问卷上作唯一选择,其中正向题按5~1计分,负向题按1~5计分。
最后统计各个因素上题项的平均得分,分析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现状水平。
采取问卷调查中常用的以中点分(3分)作为分界点,以上为正向,以下为负向,同时结合因素间显著差异来对各因素的发展作相对比较和分析。
问卷中情绪智力的结构界定为5个主因素(F 系列),并将13个次因素(f 系列)涵盖其中:情绪知觉(F1):包括自我觉察(fl )、移情(f2)、情境知觉(f3);情绪评价(F2):包括自信心(f4)、适合性(f5)、预测力(f6);情绪表达(F3):包括表现力(f7)、感染力(f8)、反馈力(f9);情绪调控(F4):包括压力承受力(f10)、控制力(f11)、灵活性(f12);促进思维(F5):包括助益思考(f13)。
[3] (二)被试 在运城学院、大同大学、山西大学的不同院系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班级为调查对象,共调查500人,回收有效问卷451份。
其中:男生173人,女生278人;文科学生179人,理科学生161人,艺术类学生111人;二年级211人,三年级240人。
用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探讨山西省大学生情绪智力的一般特点和群体差异。
收稿日期:2008212220 基金项目:运城学院院级科研项目(20060250) 作者简介:王莉萍(1976-),女,山西吕梁人,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助教,硕士。
951 第26卷第2期2009年3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S ocial Sciences ) Vol.26,No.2March ,2009 二、结果 (一)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现状 表1为大学生总体情绪智力的平均得分和标准差。
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表现出正向趋势,在各项得分中,除压力承受(f10)而外,均超过中点分(3分),总量表得分3.50,这反映了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现状和水平。
但在各次因素中,发展表现出不平衡。
其中最高的是移情(f2)、情境知觉(f3)和适合性(f5),而最低的是压力承受(f10)、控制力(f11)和感染力(f8)。
在五个主因素中,得分最高的是情绪知觉(F1),而得分最低的是情绪调控(F4)。
(二)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性别差异 表2为男女大学生在各因素及总量表上的差异。
男女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上不存在差异,各主因素上也没有差异,但在次因素上仍存在性别差异。
男生在适合性(f5)这一因素上显著高于女生。
(三)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年级差异 表3为二三年级大学生情绪智力在各因素及总量表上的得分和差异。
结果显示:二三年级大学生在总体和各因素上都不存在年级差异。
表1 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平均分和标准差次因素主因素f1f2f3f4f5f6f7f8f9f10f11f12f13F1F2F3F4F5总表M 3.70 3.93 3.88 3.37 3.86 3.67 3.50 3.09 3.43 2.93 3.01 3.48 3.42 3.84 3.59 3.35 3.12 3.42 3.50 SD0.460.650.610.680.670.690.660.850.800.820.760.730.620.440.510.570.590.620.38表2 男女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差异次因素主因素f1f2f3f4f5f6f7f8f9f10f11f12f13F1F2F3F4F5总表T检验 1.26 1.77 2.040.510.183 1.210.170.890.130.620.46 1.160.07 2.260.200.480.600.070.44 注:3表示p<0.05。
表3 二三年级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差异次因素主因素f1f2f3f4f5f6f7f8f9f10f11f12f13F1F2F3F4F5总表T检验 1.050.65 1.56 1.640.72 1.080.600.870.320.120.890.490.47 1.33 1.640.610.600.470.94 (四)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学科差异 表4为各学科大学生情绪智力F检验和多重比较。
方差分析表明,在次因素自我觉察(f1)、情境知觉(f3)、适合性(f5)、预测力(f6)、表现力(f7)、感染力(f8)和主因素情绪知觉(F1)上存在学科差异。
经多重比较发现,在自我觉察(f1)次因素上,文科学生显著高于艺术类学生;而在感染力(f8)上,艺术类学生显著高于文科学生。
在情境知觉(f3)、预测力(f6)及情绪知觉(F1)主因素上均发现文科学生显著高于理科学生。
三、分析与讨论 对山西省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现状调查表明,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表现出积极的趋势,但内部各因素的发展却不平衡。
这和国内类似的研究结果一致。
[324]但在各因素的表现特点上却有所不同,本研究中的五个主因素,得分最高的是情绪知觉,得分最低的是情绪调控,次因素移情、情境知觉和适合性的得分较高,而压力承受、控制力和感染力的得分较低。
说明当代大学生普遍能够换位思考,较好地理解他人。
对情境氛围的觉察能力较高,并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中有得体的言行表现。
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礼仪素养。
而对于压力下保持平和心态、控制情绪及有效表现自我、通过自己的言行有效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较低。
这可能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关,在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中,我们更可能从他人及集体的角度理解事物;更容易在集体中获得归属感而规避个人承担风险、面对挑战。
这说明学校的传统教育奉行从整体性、一致性的角度教育学生,追求千篇一律的人才模式。
而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不够。
这提示我们应关注学生的个性教育,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各具特色的多样性人才。
表4 各学科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差异F检验多重比较(Scheffe)F检验多重比较(Scheffe)次因素f1 3.983文>艺术主因素F1 3.143理<文f2 2.08F2 2.96f3 3.843理<文F3 2.11f40.46F4 1.11f5 3.313F5 1.20f6 3.623理<文总分 1.85f7 3.323f8 3.743文<艺术f90.77f10 1.98f110.21f120.07f13 1.20 男女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上不存在差异,各主因素上也没有差异,仅在适合性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