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这一课时的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这说明要求学生通过东北地区案例的学习,掌握分析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布局特点的基本方法,并且能够把学到的分析方法和技能灵活运用到其他的案例中去。
这一课时的内容是第四章第一节内容学习的铺垫,只有先了解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农业布局,才能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同时,这一课时也是之前必修1和2所学相关知识的运用,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学情分析】
通过必修2《农业区位》一节和必修3前面两章各种典型案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农业区位分析方法,对案例学习的方法也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初中的区域地理知识仍不足,读图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比较差,在进行影响农业的成因分析时还是会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将通过给出区域相关背景资料和学生合作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完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北地区的范围以及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理解东北地区因地制宜组织生产,形成不同特色的农业布局。
3.以在学习“东北地区农业”中所掌握的分析方法对其它区域进行分析,学会进行知识、能力的迁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东北地区的位置、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设置问题情境,讨论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与农业布局的关系。
3.学生运用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尝试小组合作分析其他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对农业布局的决定作用。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其形成因素。
【教学难点】
1.各种图表的阅读与分析,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
2.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3.运用已有知识,对其它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进行分析。
【教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必修2影响农业
区位因素思考回答复习巩固,引入
学习主题。
1.引导学生读P60图4.1东北地区的位置,说出东北地区的范围及其纬度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并结合中国气候类型图和干湿区图得出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2.探究活动: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3.小结:(P61图4.2 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渡:光热是植物物质形成的最基本因素,纬度不同,作物的分布也不同,除热量条件外,作物生长还必须有水分,光靠天然降水往往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还需要灌溉水源,读图找出东北地区的主要
河流及分布?1.思考回答,并根据位置得出东北
地区的气候特点。
(纬度高,近海——
温带季风气候)
2.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热量对农业
生产的具体影响。
3.读图找出东北地区主要河流,得
出灌溉水源较充足。
学生通过读图,
明确东北地区的
地理位置和范
围,为下面的分
析打下基础。
使学生了解气候
条件制约着一个
区域农业的生产
品种、耕作制度
和生产季节等。
(设问转折)除了气候和水源对农业生产有影响外,还有哪些因素会
影响农业生产?
1.出示幻灯片:东北地区地形图(问题情境)不同地形对农业生产同样也有影响,请同学读P61 图4.3 东北地区的地形,思考:(1)东北地区有哪几种地形?分布有何特征?(2)不同地形对东北地区农业分布有何影响?1.学生活动:请学生上黑板指出东
北地区主要地形的位置和名称;以及
可以从事的农业生产类型。
引导学生循序渐
进的进行学习,
先通过读图获得
现状信息,后对
现状进行相关联
系分析,培养学
生的探索精神和
地理思维能力。
2.小结:(1)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平原、最大的天然林区和优质的草
场);(2)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
)3.设问:土壤的营养物质会影响农业生产哪一方面?
(小结):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2.思考回答。
(土壤肥沃,作物生长比较旺盛,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过渡: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东北地区内部的地形也是有所差异
的。
那么,除了地形它内部的气候
有没有差异呢?
(读图思考)引导学生读课本P62-63图4.4和4.5,回答:(1)东北地区内部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2)对比松嫩平原和大兴安岭东坡积温和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试着
分析原因?
仔细观察图4.4,回答问题。
读图4.5,通过对比得出地形对热量
和降水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读图
和信息表达能力
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有依赖性,因此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如何安排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怎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呢?我们下节课一起学习。
巩固当堂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一、地理条件
1、范围
2、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2)地形
(3)土壤
3、社会、经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