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陕西省201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全卷共4页,满分4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2.考试形式为开卷。
你可以参考自带的课本和相关资料,但不能互换。
3.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来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 或B )。
4.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5.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分)
本部分共6题,每题2分,计12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 )
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B.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
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
D.轻摇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中国近代史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2.“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该事件
( )
①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②结束了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芮恩斯在《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中写道:“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
”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有
( )
①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②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③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④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阅读表格,其内容反映出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 )
——郑家馨《殖民主义史:非洲卷》
A.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B.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C.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D.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5.19世纪末,欧洲的实业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记者罕见一致地对美国进行谴责,“认为美国正在侵蚀欧洲国家的经济主导地位”,并提出“欧洲国家应该将它们的经济领土进行重整,以最大化产出优势”。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
A.美国崛起威胁到欧洲的地位
B.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领导权
C.美日欧间政治矛盾日趋激化
D.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正式启动
6.下图是一幅苏联海报:列宁身旁左右农民和工人举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
在他背后是一轮初升的太阳。
海报的主题可能是
( )
-------------
在
--------------------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B.苏维埃政权巩固
C.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D.农业集体化完成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28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由图A到图C表明这一时期政治局面上呈现_______________趋势;图B中,南宋与金议和划定的西段段边界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图A、B出现的辽、西夏、金三个少数民族政权中,存在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_______。
这一时期各
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元朝时民族融合空前加强。
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如教材所描述“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北宋定都于何处?北宋建立之初在民族关系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如何
解决的?
②元朝何时统一全国?在政治制度上有何首创?元朝在交通和对外贸易方面有何
发展?
(3)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家观和民族观角度,谈谈所得到的启示。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
(1)对图A 、B 所示会议教材给出的结论各是什么?图C 所示会议有何意义?
(2)写出材料二图中序号①公路名称和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依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指出后来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和目标。
(3)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综合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对这段话加以理解说明。
9.某校九年级二班同学以“民族主义与全球化”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民族主义发展】
材料一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
(1) 对材料一中第一阶段的主要表现用美国独立战争性质加以说明。
20世纪中叶
“涌现的民族国家”面临怎样的共同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发展对
民族主义有何影响?
材料二
(2)材料二图A 事件有何标志性?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抗日战争所体现民族精神及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原因。
-------------
在
--------------------此
--------------------
卷--------------------上
--------------------答--------------------
题--------------------无
--------------------
效------------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三众所周加,“经济民族主义”在20世纪30代给欧洲和美国乃至世界带深重
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
20世纪40年代,痛定思痛,根本克服“经济民族主义”的国际制度被设计出来。
二战后,美国“经济民族主义”为“经济自由主义”取代,“经济民族主义”逐渐没落……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贸易政策则发生了逆转,主张加强政府对外贸活动的干预,实行“公平与合理贸易”政策,以保昔日的竞争优势。
这样一种以非关税措施为政策工具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被称为“新经济民族主义”。
——庞中英《积极应对全球“经济民族主义”的挑战》
(3)写出一个20世纪40年代为克服“经济民族主义”而建立的国际组织名称。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兴起“新经济民族主义”的原因和消极影响。
【合作互利共赢】
材料四无论前途是晴是雨,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
第一,坚持开放合作,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
第二,坚持伙伴精神,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努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包容增长。
第三,坚持创新引领,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挖掘经济增长动力。
第四,坚持普惠共赢,促进全球包容发展。
(4)习主席提出的“四个坚持”对全球化发展有何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基于民族主义应如何理性爱国?
谢谢观赏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