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名称:文字演变——添加形状提示点

案例名称:文字演变——添加形状提示点

3、引出二方连续图的创建方式:“变形”面板
学生交流
上网浏览、思考、讨论
观察、领悟、操作
使学生体会计算机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快捷,利用课程整合将知识串联
互联网
网络课件
五、思考收获、展示作品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畅所欲言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与传统,同时也是为了配合整个作品,使作品协调一致,更好地表现中国传统的韵味
2、培养学生处理问题、考虑问题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flash的操作方法,并且已经能完成简单逐帧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大多数学生的操作技能良好,已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愿听从指令去做重复性工作,他们喜欢自我发现,自我创作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运用本节课的内容,学习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逐步了解其具体的flash动画制作,并且在学习中会越来越感兴趣,如此会使学生觉得学习此软件更加的有意义。也可以激发学生修饰、完善自己flash动画的热情。
2、任务:完成“文字内部”添加形状提示点
1、观察、领悟
2、动手操作
1、使用网络课件,展现文字自然过渡效果
2、通过学生作品,发现问题
四、视野拓展、再现新知
1、我们能否用中国传统的色彩和装饰图案来美化界面,以更好地传达中国特色?
2、提供网址让学生思考:
你能说出这些颜色吗?在美术课上大家都画过的“带状图案”的二方连续图如何在软件中画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用到哪些吉祥图案?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如何让形状按照要求变形,即添加形状提示的方法
2、改变图形中心点
3、二方连续图的设计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动画创作方法实现文字的演变过程?
2、随机挑选作品,请学生说一说效果如何?
3、进行小结
1、思考、动手操作
有用逐帧动画的
也有用形状补间的
2、欣赏作品,相互分析,说出问题
3、注意听讲
1、巩固两种动画创建方法
2、发现设想与实际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解决问题、呈现新知
1、演示:“文字内部”形状补间动画添加形状提示点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
基础知识:1、掌握形状渐以动画的特点
2、掌握形变提示点的概念
基本技术:1、巩固形状渐变动画方法
2、学会形渐渐变动画添加形状提示点的方法
3、能灵活应用提示点制作富有创意的动画
4、绘制“带状图案”的方法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主动经历信息过程,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
意识
能与同学共同学习,共享学习资源,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积极参与讨论与探究,乐意帮助同学
在小组学习中主动承担任务
探究
意识
积极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创新意识
勤于积累,善于探索,思维活跃,反应灵敏
情感
态度
努力发展自己潜能,能认识自我的优缺点
三、制作文字动画2)变形面板
1)绘制文字内、外部图形五、小结
2)形状提示点起来六、创作天地
3)添加形状提示点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在上一单元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形状补间动画,对形状补间动画的创作手法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本单元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文学修养等方面,使学生在学习操作技术的同时将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在学习中自然体会课程整合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中,观察到大多数学生掌握了该课内容,有个别同学对在电脑上绘制图形有一定难度,所做的动画效果并不是很自然,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形状提示点的变形效果控制的不是很到位,因此单元结束后,还是要帮助学生反思、总结实现变形效果不同方式的前提条件与需求,并注意引导学生前后知识的积累与衔接,避免知识间的断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通过学习并制作文字的演变,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文字的发展历史以及我国传统图案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使学生体会计算机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快捷。
采用以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导策略为主,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案例名称:文字演变——添加形状提示点
科目:信息技术
初中八年级
课时:1课时
提供者:朱春燕
单位:青海湟川中学第一分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该课程是根据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初中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文字演变——添加形状提示点》来设计的,通过学习并制作文字的演变,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文字的发展历史以及我国传统图案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如将称为“带状图案”的二方连续,这些在美术课上曾经学习并绘制过的图形,运用所学的计算机技术来实现,使学生体会计算机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快捷,要利用课程整合将知识串联起来。
热衷于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基础
知识
任务(作品)完成水平
综合
评价
自我评价等级
签名:
年月日
小组评价等级
签名:
年月日
教师评价
激励性评语:
签名:
注:A为优秀,B为良好,C为一般,D有待进步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第5课文字演变
---------添加形状提示点
一、任务导航四、装饰效果
二、探究思考1)传统图案的创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回答最早的中国文字是怎样的?你能用学过的历史知识说出它的演变过程吗?
2、展示网络课件,请同学们观察“目”字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写法。
1、疑惑、小声议论、回忆思考、答题
2、观看课件、部分学生在纸上进行模仿
1、调动学生好奇心,信息技术课跟这个有关吗?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启发思考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感受中国文字逐渐演变的过程,使用逐帧动画完成动画,发现不足处;从而引出本课内容形状补间动画和形状提示点,要求学生掌握哪些图形的变形适合加提示点,再通过知识拓展引导学生二方连续图的画法,循环渐进,完成完美画面,达到预期动画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评价
要素
评价标准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A
B
C
D
A
B
C
D
学习
态度
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有进取心
学习目标明确,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学于提出问题发表个人意见,提高口头表述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