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投标技术响应文件

混凝土投标技术响应文件

技术响应文件(一)货物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的详细说明1、混凝土主要技术指标是28天强度合格率为100%;2、混凝土的各种性能(1)混凝土拌合物初凝结时间、终凝结时间应满足混凝土运输及施工的要求。

(2)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为了提高和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在混凝土中添加了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

(3)混凝土硬化后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的强度有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等。

(4)抗压强度是评定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

抗压强度检测龄期是28天。

(5)混凝土耐久性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混凝土抗渗性能等级:P6、P8、P10、P12。

混凝土抗冻性能等级:F50、F100、F150、F200、F250。

(二)原材料的材质及生产厂家的相关情况(三)投标货物的预计使用寿命混凝土的使用寿命50年。

(四)设计手段及设计能力设计手段1、试配(1)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料。

混凝土的搅拌方法,宜与生产时使用的方法相同。

(2)试配时,每盘混凝土应满足最小搅拌量的要求。

(3)按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配时,首先应进行试拌,以检查拌合物的性能,当试样拌出的拌合物坍落度或维勃稠度不能满足要求,或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时,应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相应调正用水量或砂率,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然后提出供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

(4)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

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时,其中一个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二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场;用水量应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

当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与要求值的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可通过增、减用水量进行调整。

(5)制作混凝土强度试验试件时,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粘聚性、保水性及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并以此结果作为代表相应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

(6)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每种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一组(三块)试件,标准养护到28d时抗压。

需要时可同时制作几组试件,供快速检验或较早龄期试压,以便提前定出混凝土配合比供施工使用。

但应以标准养护28d强度或现行国家标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现行行业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等规定的龄期强度的检验结果为依据调整配合比。

2、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1)根据试验得出的混凝土强度与其相对应的灰水比(C/W)关系,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相对应的灰水比,并应按下列原则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1)用水量(m w)应在基准配合比用水量的基础上,根据制作强度试件时测得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进行调整确定。

2)水泥用量(m c)应以用水量乘以选定出来的灰水比计算确定。

3)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m g和m s)应在基准配合比的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基础上,按选定的灰水比进行调整后确定。

(2)经试配确定配合比后,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校正:1)应按下式计算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计算值;=m c+m g+m s十m W2)应按下式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较正系数δ;δ=式中:——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kg/m3)——混凝土表观密度计算值(kg/m3)(3)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配合比即为确定的设计配合比,当二者之差超过2%时,应将配合比每项材料用量乘以校正系数δ,即为确定确定的设计配合比。

设计能力说明: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单位可以设计强度等级C10~C60的商品砼,满足实际施工需求。

(五)加工工艺商品混凝土采用工厂化集中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计量准确、生产量大、生产快捷、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商品混凝土的生产由原材料的进料和堆存、原材料的计量、混凝土的搅拌、出厂质量检测、运输和浇注等一些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必须认真做好。

但是,由于原材料种类多,质量和性能的波动较大,常常造成混凝土的不稳定,因此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在生产中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出具的生产配合比计量各种原材料,依据技术部门制订的生产方案搅拌生产,现场质检员还应随时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并根据原材料的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在冬季和夏季高温生产期内,必须按照相应生产规范和技术方案执行。

1、原材料的进料、堆放和使用生产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外加剂和水六类。

除水(一般为自来水)不需要专门检验外,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必须对进场的其它五类原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

原材料供应商必须提供产品说明、出厂合格证和性能质量检测报告。

搅拌站的试验室负责对进场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和性能试验,为采购部门提供接收或拒收依据,为生产和质检部门提供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调整依据。

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用于生产。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砂、石类原材料采用堆场形式堆放。

为了保证砂石材料性能的稳定,堆场要有可靠的排水功能,防止积水、积雪。

对于不同规格的砂、石料应该分别堆放,并有醒目的标志,标明品种和规格,防止混料。

砂石材料的堆存和使用要有序进行,做到先进先用,以使一段时间内的砂石料性能基本稳定。

同时在生产中要密切关注砂石材料的波动情况,尤其要注意砂的细度模数、含水率和含石率等的变动。

生产控制中要及时对变化情况作出反应。

水泥、矿物掺合料和膨胀剂等粉状原材料储存于筒仓应保证密封性能良好,防止雨、雪进入,使用权原材料受潮。

应根据生产情况密切注意原材料的消耗,防止出现原材料短缺的情况。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应尽量使用同一大厂的同品种的旋窑水泥,以保证可靠的强度和稳定性。

粉煤灰应使用权用II或I级灰,严格检测粉煤灰的细度、活性指标和需水量比。

选用适宜的符国家标准膨胀剂,经过试验确定膨胀剂与水泥和粉煤灰的相容性以及适宜掺量。

液体泵送剂和水储存在密闭的罐中。

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并且与水泥、矿物掺合料和膨胀剂具有很好相容性泵送剂或减水剂,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

2、原材料的计量和搅拌计量和搅拌系统是商品混凝土生产的核心部分,计量精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计量和搅拌速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生效率。

混凝土的计量系统的误差必须满足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要求。

为了保证计量系统的精确性,每年不少天一次上法定的计量部门进行检查,并取得计量部门签发的检定合格证书,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应定期自检和校验,密切注意计量系统的误差范围。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采用成套的自动化混凝土生产线,计算机进行生产控制,生产控制系统的操作人员只需根据生产任务单和配合比通知单调用生产配合比,原材料的上料、计量、搅拌、卸料完全由计算机控制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生产任务单和配合比通知进行生产,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以及生产的混凝土与需求相一致辞。

由技术部门规定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上料顺序,在使用粉状膨胀剂、引气剂或阻锈剂时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在这一过程中,由现场质检员实施监督检查,同时需要密切观察生产过程的情况,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

3、混凝土出厂检验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应由质检员对出厂的混凝土进行检验。

出厂检验工作包括送货单检验、混凝土工作性检验、混凝土强度试件的取样和制作、开盘鉴定以及检验记录填写等项。

应首先对送货单进行检验,防止出现交货错误。

对出厂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目测和试验,检测其坍落度是否满足要求,粘聚性和保水性是否良好,是否适宜泵送施工等。

特别是对于每一批次的前几盘混凝土应密切关注。

发现质量波动或混凝土工作性不满足要求时应对生产配合比进行调整,调整时应保持水灰比/水胶比不变,根据生产时的砂石计量数量,如果砂的细度模数和含石率有明显变化,还需要降低或增大砂率。

混凝土的拌合物的质量应每车目测,同时按照规定要进行取样检测,主要检验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否满足要求,拌合物是否均匀,粘聚性和保水性如何,并将检验结果反馈到生产控制中。

必要时应当每车均检测工作性。

同时,按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取样制作强度检验的试件。

按照要求,进行强度检验的试件取样时,每拌制100m3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当一个工作班生产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m3的,其取样次数也不得少于一次。

取样后要在规定的环境中、按照规定的制作方法成型进行标准养护。

4、运输和浇注通常情况下,商品混凝土生产商负责混凝土从搅拌站到施工现场的运输。

采用泵送浇注工艺时,还常常由生产商提供汽车泵或地泵,并且负责将混凝土泵送至施工部位。

在这种情况下,商品混凝土生产商须负责混凝土的运输和浇注质量。

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使用是一个连续过程中的几个环节,必须保证混凝土质量在这一系列环节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不同的工程部位、施工方式以及施工方的技术水平和准备情况,对混凝土的需求量是不同的。

因此,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根据施工方的施工方案编制相应的生产和运输方案,必要时派出驻施工现场调度人员,随时掌握工地情况,合理安排车辆,以合适的供应速度为工地提供混凝土。

车辆发出过多会造成施工现场车辆等待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的工作性损失过大,车辆发出过少会造成施工现场缺料,导致混凝土不能连续浇注,这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此外,商品混凝土生产商还应做好对罐车、泵车和高度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保证混凝土的运输和浇注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

5、施工现场的工作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的控制不了但包括搅拌生产和运输工作,还包括施工现场的工作,后者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施工现场信息反馈和对施工方协助和监督。

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1)施工现场信息反馈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派出的施工现场调度员应该根据施工情况,保持与搅拌站生产和车辆高度人员联系,及时调整供料速度,使供料速度与施工速度相平衡。

同时,还要及时反映用户对混凝土的需求数量的变化,以便搅拌站及时调整生产计划,防止混凝土的浪费。

原材料的波动、施工进度和天气变化以及运输距离的变化都会造成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波动,常常导致施工现场混凝土的工作性不良,影响混凝土的浇注施工。

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派出的施工现场调度员应当将混凝土的质量情况及时反馈至搅拌站,以便做出相应的技术调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当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没有施工现场高度员时,应当事先与施工方沟通,要求施工方做好上述的信息反馈工作。

(2)对施工方协助和监督施工方是商品混凝土的用户,负责混凝土的入模、振捣和养护等施工以及施工现场混凝土的取样检验。

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避免纠纷,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需要协助和监督施工方做好下列工作:督促施工方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为混凝土进场交货提供必要条件;要求施工方保证施工速度,防止混凝土过振或漏振;督促施工方及时地反馈质量要求,进行现场施工检查;未经混凝土生产商允许,不得在混凝土里面加入外加剂和水等材料;协助并监督施工方按照标准和规范取样进行现场检验、制作和留置试件并进行标准养护,以避免纠纷,保证成型试件强度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