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成考语文总复习之基础知识课件讲义人教版
完整版成考语文总复习之基础知识课件讲义人教版
5.词性定音法 根据多音字的词性意义和其所在词的词性来确定读 音。如:“粘”,动词读 zh ā n ,如“粘信封”,形 容词读nián,如“粘液”;“扇”,名词读shàn, 如“扇子”,动词shān,如“扇煤炉子”。 6.语境辨明法 通过理解词语及上下文,明辨语义,根据字义将多 音字放到语境里加以区别。如:多音字“宿”,可 设置语境“李阳在宿(sù)舍里睡了一宿 (xiǔ),他一 直在想天上有多少星宿(xiù)”;又如:多音字“艾 ”,可设置语境“面对这方兴未艾(ài)的大好形势, 他总是自怨自艾(yì)”。
例 10 :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
还记忆犹新。
本类型其他举例 责无旁贷的责任、忍俊不禁地笑了 潜移默化地影响、百姓民不聊生
浑身遍体鳞伤、接踵而至地闯来 海内外闻名遐迩、一场南柯一梦
显得相形见绌 急
目前的当务之
难得的空谷足音(空谷足音:指音讯
6.不合语法
例 11 :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
者罚款”的告示牌。
第一招:审读关键词
一、有反问句、否定句、指令性词语的句子,就看看其是 否有正反颠倒的语病。 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 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分析:肯定句子的反问句表示否定意义。本句使用了反问 句式,句中又使用了两次否定,"否认"和"不"--等于肯定, 与前句语意不符,应改"否认"为"认为"。
例5: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
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 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 积虑。
例6: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
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 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本类型其他举例
贬:
无所不为
振振有词
粉墨登场 神气活现 面目全非 半斤八两
趋之若鹜 附庸风雅 彻头彻尾 无独有偶 改头换面 趋之若骛
4.词义定音法
利用音义联系,多音和多义紧密联系。如:“难”,取 “做起来费事”义时,读nán,取“不幸的遭遇”义时, 读nàn; “靓”,取“漂亮、好看”义时,读liàng,取“妆饰、 打扮”义时,读jìng; “剥”取“去掉外皮”时读bāo, 而“剥削” 读bō;“解”取“押解”时读jiâ。 ☉具体步骤:先把握整体意义;推测个别位置的字该是 什么意义;看现有的字意义是不是符合;如不符合,联 想同音字、形似字类推。如:桎梏,水蛭,窒息。
2、关键字组词联想其大致意思 长年累月 长久 经常 与世长辞 侦察敌情 察看 查找 开门揖盗 作揖
3、了解一点点典故
声名鹊起 鸠占鹊巢 雀小脏全 一枕黄粱 “墨守成规”的“墨”就不能写成“默”,因出自墨 子守城的故事。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现指思 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本类型其他举例
穿云裂石、不绝如缕 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
喜结连理、秦晋之好、琴瑟失调 耳鬓厮磨、比翼双飞、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浩如烟海、汗牛充栋 豆蔻年华 炙手可热 雨后春笋 罄竹难书 鳞次栉比
洛阳纸贵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三月不知肉味 无出其右
3.误用褒贬
例如:食盐和氯化钠,准备和酝酿
3、功能(语法) (1)词性不同 例如:障碍和阻碍 诞辰 充分和充满 诞生和
(2)搭配不同
例如:交换:一般和较具体的事物搭配。 交流:一般与较抽象的或较概括的事物 搭配,如思想、文化等。
(二)选用近义词,透析语境是关键。
抓住语境中的关键词语或整体把握语境,分别“度量”某 个词语或与其近义词语与语境的使用程度,找出并抓住语 境与词语的“契合点”,从而确定答案。 此外,在做题过程中,要学会理性的分析和语感相结合; 注意联想,注意语言习惯;恰当的运用排除法,学会
避重就轻,“捡软柿子捏”。
虚词的辨析
高考虚词考查的核心是“灵活使用”, 主要考查虚词的混用、误用、滥用、 搭配不当等问题。考查的重点是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等几类词,其中考 查最多的是连词,尤其是复句中关联 词的运用。(与病句合讲)
正确使用熟语
成语 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 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短语 谚语 熟 语 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 语
★口诀: 排除为主 遇生判对 组词推敲
遇熟谨慎
(给出拼音的情况下)
唤醒记忆
原则:只记正确读音,不记错误
读音
三、选词填空+成语(熟语)辨析
1、 近义词的选用辨析 装载 承载;导致 致使 2、 虚词的使用辨析 不管 不论 ;哪怕 即使 3、 熟语的选用辨析 (一般为试卷第4题,形式如“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一)辨析近义词,可从词的意义、色彩、功能三个角 度入手。 1、意义方面。(理性意义,反映事物本质特点。) (1)侧重点不同。
如: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贯注”;
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 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2)轻重程度不同。 如:妨碍:指对人或物造成一定障碍。
2.同位互证法
有些并列结构的词组相同位置的词语的意义或相同, 或相反,根据已知的词语意义可以推断未知词语的读 音。 如:差 (ch ā ) 错,我们一般不会读错,据此可知,“ 差”与“错”是同义。据此可以推断,阴差阳错 (chā),一差(chā)二错,这样就不会读错了。又如: 模(mú)子,模样(mú),由“模样”可推知,装模(mú) 作样,一模(mú)一样。
9、词义轻重不当 熟语词义在表达程度上有轻有重,运用不当也会造 成失误。如: 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应为“无可厚非”) 小明虽被多次劝告,但仍怙恶不悛。 再如日理万机,有口皆碑等。
四、病句(很有趣)
常见病句考查类型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本类型其他举例
久假不归、五风十雨 明日黄花、 如坐春风 不刊之论 文不加点 细大不捐、空谷足音 屡试不爽 危言危行 差强人意 春意阑珊 不以为然 不足为训 白头如新 三人成虎 如沐春风 七月流火
2.用错对象
例3: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
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 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例4: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 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 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妨害: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
(3)使用范围、对象不同。
例如:场所:指单纯的地点。 场合:时间、地点的总合。 再如: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较小。 年龄:指人或动物、植物已生存的年数。
(4)个体和集体的不同。
例如:船:具体的,可以说有多少只船。 船只:是概括的,不能用数量词修饰
始作俑者 亦步亦趋 罄竹难书 每况愈下 弹冠相庆
褒: 危言危行、叹为观止 苦心孤诣、差强人意 胸无城府、凤毛麟角、 蔚然成风、雨后春笋、 不刊之论
4.敬谦误用
例7 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 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 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 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例8: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 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5.摧促
两个字都是“亻”,应为“催促”。
其他: 潮汐、琥珀、琵琶、玛瑙、玫瑰、惭愧、坎坷、呜呼、蜥 蜴、琉璃、锁链、娉婷、芬芳、冶炼、偏僻、玻璃、琳琅、 喧哗、芦荟、哽咽、糟糠、尴尬、篱笆、踌躇、憧憬、峥 嵘、伎俩、缤纷、彷徨、踟蹰、踊跃、暧昧、忸怩、扭捏、 踯躅、朦胧、缥缈、伶俐、玲珑、踉跄
例 12 :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
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 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 B球队望其项背。
本类型其他举例
不能带宾语: 出奇制胜、漠不关心 谆谆教诲、妄自 菲薄、司空见惯、发扬光大、求全责备、 自怨自艾
用于否定语和反问句: 一蹴而就、善罢甘休、等闲视之、同 日而语、等量齐观、相提并论 一概而论
3.旁词佐证法 有一些字的读音我们只是在某些词里会读错或拿不准, 这时就可以用平时常说的一些其他的词来确证一下, 如: “绯闻”的“绯”,易读成f ěi ,但我们根据“绯红 ”一词,可以确定读fēi; “嘈杂”的“嘈”,如果拿不准是读cáo还是读cāo, 就可以想一想《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据 学习时的准确读音判断读cáo。
惯用语 格言
歇后语
1、望文生义
2、对象误用
3、褒贬误用
4、敬谦误用
5、语义重复
6、不合语法
7、形近、义近词混用 8、程度轻重
1.望文生义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 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 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例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 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 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 火中取栗。
8、断词取义
熟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如果在使用的时候只
断取熟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而抛开熟语其他 词素的意义,就会造成成语的误用。如: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冲击或遭遇灾难。往往只
断取 “首”的意思。
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
度,等到两败俱伤时,再从中取利。往往只断 取 “斗”的意思。
2、色彩方面(词语的附加意义) (1)感情色彩不同 例如:鼓励——褒义 鼓动——中性 贬义 篡改——贬义 窜改——中性 (2)态度色彩不同 煽动——
例如:诞辰和生日,诞辰就更敬重;反驳和驳斥, 驳斥更严肃。
(3)语体色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