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文化产业论坛简介

国际文化产业论坛简介

国际文化产业论坛简介一、论坛概述国际文化产业论坛(ICI FORUM),是国际文化产业年度性会议,是联合国相关组织和国际文化产业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国际文化产业行业峰会,是国际文化产业年度形势报告唯一权威发布平台,以及文化产业领域国际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及智库研究人员之间交流、合作平台。

自从2007年以来,国际文化产业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行业协会的认可。

2010年4月,国际文化产业论坛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注册为NGO组织,成为国内第一家国际合作的国际会议组织。

2010年11月,在第四届国际文化产业论坛上,成立了论坛理事会,迄今为止参加论坛会议的29个国际组织、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均成为论坛的理事会成员,基本涵盖了文化产业的所有领域,为论坛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二、论坛宗旨发布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最新信息研讨全球文化产业发展重大问题推动国际文化产业界与中国的合作三、组织机构(一)论坛理事会理事长单位:中华文化促进会 (CCPS)副理事长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 (RCCP) 世界对华交流协会 (WCNA)常务理事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联合国贸发会议 (UNCTAD)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国际贸易中心 (ITC)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多媒体协会联盟(FIAM)国际出版商协会(IPA)国际设计协会联合会(IDA)国际节庆协会(IFEA)理事单位:国际文化多样性联盟(INCD)国际文化多样性协会联合会(IFCCD)国际文化政策政府间论坛(INCP)文化、发展与国际合作(CuDIC)国际电视协会(ITVA)国际授权行业协会(LIMA)户外运动产业协会(OIA)世界时尚组织(WFO)墨西哥艺术与文化公民委员会(CCACM)国际电影协会联盟(FIAPF)欧盟编剧协会(ISA)中国文化报南方都市报三辰卡通集团北京市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北京服装学院(二)论坛组委会主席:王石,中华文化促进会(CCPS)常务副主席执行主席:张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RCCP)副主任李平,世界对华交流协会 (WCNA) 会长(三)论坛高级咨询委员会1.国际成员Simon Ellis,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院科学(UIS)文化与传播统计总负责人Dimiter Gantchev,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创意产业部执行主任Jacques Lange, 国际设计联盟(IDA)主席、国际平面设计协会(ICOGRADA)会长Herman P. Spruijt, 国际出版业协会 (IPA) 高级副总裁Steven Wood Schmader, 国际节庆协会(IFEA)会长兼首席执行官Edna dos santos-Duisenberg, 联合国贸发大会(UNCTAD)创意经济和产业计划负责人Matthias Ditsch, 国际电视协会(ITVA)执行委员会董事Nathalie Robtaille, 蒙特利尔国际游戏峰会组委会、魁北克数字产业联盟(Alliance numériQC)代表Michael Keane, 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QUT)创意及创新产业智库研究中心副教授Simon Evans, 英国创意集群论坛(Creative Clusters)创始人2.国内成员章建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RCCP)研究员,《中国公共文化服务蓝皮书》主编李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RCCP)研究员,《世界哲学》主编胡惠林,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熊澄宇,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文化部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陈少峰,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齐勇峰,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祁述玉,国家行政学院综合部主任赵红川,四川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范建华,云南省文化产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崔成泉,中国文化报文化产业周刊主编四、历届论坛概况(一)2007中国国际文化产业论坛首届国际文化产业论坛由深圳文博会主办,深圳文化局特区文化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RCCP)、以及世界对华交流协会承办,共有16位国内外演讲嘉宾参加了会议,其中以联合国相关机构为首的权威国际组织和行业协会领导人10位,发布国际文化产业形势分析和行业报告7个,并与前来参会的文化产业界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共同探讨了文化产业园区与集群发展等话题。

会后出版了首部“国际文化产业蓝皮书”,即《文化蓝皮书: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年卷)》。

(二)2008中国(宋庄)国际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国际文化产业论坛于2008年10月25-27在北京宋庄艺术节期间举行,共有18位国内外演讲嘉宾参加会议,其中包括以联合国相关机构为首的权威国际组织和行业协会领导人12名,发布国际文化产业形势分析和行业报告11个,并与前来参会的文化产业界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共同探讨了全球创意经济发展趋势等话题。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联合国5大机构共同组织研究发布的《2008创意经济报告》的中文版发行仪式,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论坛吸引了300名参会者到会和数十家媒体报道。

(三)2009中国(广东)国际文化产业论坛第三届国际文化产业论坛得到广东省委宣传部大力支持,于2009年11月27-29日在广州市举办,为服务于地方发展需要,论坛扩展为“主论坛+分论坛”模式,邀请多达112名国内外演讲嘉宾,其中国际嘉宾22名。

除主论坛发布了约15个全球文化产业宏观分析报告和行业报告外,还举办了“2009新媒体高峰论坛暨第三届(广州)新媒体盛典”,“影视产业论坛”,“动漫产业论坛”,“创意产业论坛”和“世界遗产论坛”5个分论坛,讨论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机遇等热点问题。

论坛期间发布了《文化蓝皮书: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9卷)》。

论坛吸引了上千名参会者,有数百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四)2010中国(北京)国际文化产业论坛第四届国际文化产业论坛于2010年11月17-18日在北京文博会期间举办。

本届论坛总共邀请了36名国内外演讲嘉宾,其中国际嘉宾26名。

论坛发布了12个国际文化产业形势分析和行业报告,并围绕论坛主题“全球创意经济发展与文化多样性”展开了热烈讨论。

论坛期间还举办了“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倡议发布会”,拟于2011年在中国举办首届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

论坛期间举行了联合国5大机构共同推出的《2010创意经济报告》中文版发行仪式。

论坛吸引了400多名参加者,有海内外媒体共50多家对论坛进行了报道。

五、历届参会组织名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院(UIS)联合国贸发大会(UNCTAD)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南南合作特设局(SU/SSC)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文化多样性联盟(INCD)国际文化多样性协会联合会(IFCCD)国际文化政策政府间论坛(INCP)文化、发展与国际合作(CuDIC)国际多媒体协会联盟(FIAM)国际平面设计协会(ICOGRADA)国际设计联盟(IDA)国际出版业协会(IPA)国际节庆协会(IFEA)国际电视协会(ITVA)国际数码观察组织(OINM)蒙特利尔国际游戏峰会组委会、魁北克数字产业联盟(Alliance numériQC)国际授权协会(LIMA)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国际多媒体协会联盟(FIAM)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国际综合电视与视频协会(ITVA)世界时尚组织(WFO)户外运动产业协会(OIA)国际节庆协会(IFEA)欧盟编剧协会(EFS)英国体育与休闲产业组织(SLIO)墨西哥艺术与文化公民委员会(MACCC)史密森学会民俗与文化遗产中心(CFCH, SI)韩国电影协会(KOFIC)柏林电影资料馆(FB)日中CG文化交流协会(JCs)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T) 创意及创新产业智库研究中心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 of M)加拿大艾米莉卡尔艺术学院(ECUAD)昆士兰大学(UQ)批评与文化研究中心桑德兰大学(U of S)韩国全州大学(JU)文化产业学院音乐与发展学会(MDA)英国创意集群论坛(Creative Clusters)北京丹麦文化中心(DCI)欧中交流中心协会(ECCE)中国商务部服务贸易司中国广告协会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国家发改委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云南省文化产业办公室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综合教研部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国际交流中心五邑大学中山大学游戏产业振兴会新锐视觉联盟百老汇亚洲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上海创意产业中心香港电影发展局台湾竹围工作室台湾文化总会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国立台湾艺术大学11 / 11 六、 历届论坛出版物2007中国国际文化产业论坛:《国际文化产业蓝皮书2007卷》2008中国·宋庄国际文化产业论坛《2008创意经济报告》2009中国·广州国际文化产业论坛《文化蓝皮书: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第二卷(2009)》2010中国﹒国际文化产业论坛:《2010创意经济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