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遗传练习题1、细菌转化是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一些含有特定基因的DNA 片段,从而获得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的现象,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致病,对青霉素敏感。
在多代培养的S型菌中分离出了两种突变型:R 型,无荚膜,菌落粗糙,不致病;另一种是抗青霉素的S型(记为PenrS型)。
现用PenrS 型菌与R型菌进行下列实验,对其结果的分析最合理的是()A、甲实验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均可恢复康复B、乙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仍有两种菌落继续生长C、丙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所以生长的菌落是PenrS型细菌D、丁组中因为DNA被水解而无转化因子,所以无菌落生长2、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以上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3、1944年艾弗里等人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及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B、完成该实验,需要DNA的提纯技术支持,DNA的纯度愈高,实验结果愈明显C、该实验可以说明DNA只有保持分子结构的完整性才能行使其遗传功能D、该实验说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DNA或RNA,因不同细菌而不同4、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5、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在分析、总结豌豆的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6、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S型菌再次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记忆B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B、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7、人们对遗传物质和基因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下列关于遗传物质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利用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霍氏车前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C、科学家根据同位素示踪实验的结果证实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生物体通过DNA的复制实现了遗传信息的表达D、根据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模型,每个磷酸基团上连接1个脱氧核糖8、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RNA不是B、噬菌体复制扩增时,利用细菌体内的核糖体合成外壳蛋白C、野生型的噬菌体在侵染细菌之前,需在血浆中添加含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进行培养D、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充分搅拌离心后在上清液中检测不到放射性9、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任何生物个体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C、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不含DNA的生物,RNA是其遗传物质10、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11、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搅拌、离心、检测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2、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 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113、正常出现肽链终止,是因为( )A、一个与mRNA链终止密码相应的tRNA不能携带氨基酸B、不具有与mRNA链终止密码相应的反密码子C、mRNA在mRNA链终止密码处停止合成D、tRNA上出现终止密码14、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在复制过程中若发生差错,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B、DNA的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C、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DNA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15、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含有1条多肽链,由238个氨基酸组成,能发出绿色荧光。
下列有关GF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控制GFP合成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应该大于1428个B、合成GFP的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和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等参与C、将GFP整合到胚胎干细胞中,可用于胚胎发育中细胞的标记定位D、转入GFP基因的植物细胞能发出荧光说明该基因在植物中成功表达16、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①④B、②④C、①⑤D、③⑤17、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T与C分别占该链基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2.9%和17.1%B、31.3和18.7%C、18.7%和31.3%D、17.1和32.9%18、下面是几个同学对有关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关系的总结。
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A、同一个生物体不同的体细胞核中DNA分子是相同的,但蛋白质和RNA种类不一定相同B、基因中遗传信息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得到表达C、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分子多,转录成的mRNA分子也多,从而翻译成的蛋白质就多,如胰岛腺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较就是如此D、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和RNA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合成均在细胞质完成19、用32P标记的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第一次……第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2条,则该细胞至少是处于第(几)次分裂的(什么)时期期。
A、第一后期B、第二中期C、第三后期D、第四中期20、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21、下图是某DNA双链的片段和由它控制合成的一段多肽链(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DNA片段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4个游离的碱基B、转录的模板是乙链,其碱基序列可代表遗传信息C、转录形成的mRNA片段中至少有18个核糖核苷酸、6个密码子D、若箭头所指碱基对被替换,则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可能不会改变22、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呈线性关系,即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B、人类白化病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C、皱粒豌豆种子中,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低而蔗糖含量高D、70%的囊性纤维病患者中,编码一个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3、某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A、21%B、29%C、28%D、35%24、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
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C—G的替换?()A、2次B、3次C、4次D、5次(重复题)25、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呈线性关系,即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B、人类白化病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C、皱粒豌豆种子中,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低而蔗糖含量高D、70%的囊性纤维病患者中,编码一个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6、下列关于DNA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G与C碱基对含量较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大B、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生物体所有DNA分子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同地进行的D、DN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DNA复制准确进行27、设某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