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画审美特征论

中国画审美特征论

中国画审美特征论

发表时间:2010-10-09T14:22:07.373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6月第2期供稿 作者: 戴剑波

[导读] 由引可见,中国画的独特美,是其审美特征的重要之点,也是它的亮点与看点、核心与关键。

戴剑波(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书画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掌握中国画的审美特征,可以从美学的高度上观照中国画的创作。为此,本文从独特美、多样美、意境美三大方面,对中国画的审

美特征进行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论述。

关键词:中国画 独特 意蕴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民族绘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①

掌握中国画的审美特征,对于中国画的创作、欣赏、教学,都具有从美学的高度上观照、指导的重要意义。为此,本文试就中国画的审美特征这一重要艺术命题,略抒拙见,以与国画人共同切磋、共同讨论。

具体来说,中国画的审美特征,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视角予以解读。

一、独特美

在美学意义上,艺术个性是最大的艺术亮点与支撑,而艺术个性就是有别与其他艺术的独特性。因此,作为中国独特的绘画形式的中国画,其审美特征首先便以独特性为其题中应有之义。

这种独特性,又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独特的艺术语言。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一是独特的线条。历来的中国画,都是线条画,中国画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轻重、干湿、疏密、刚柔、肥瘦、缓急、曲直、畅涩等,表现不同的物象特征与情感层次。中国画专用的毛笔,具有尖、齐、圆、健

等特点,可以画出不同的力度、厚度、节奏感、立体感。二是色彩。中国画讲究“随类赋彩”,其色彩并不在于单纯追求物体色彩的真实感,

既不是环境色,也不是固有色,而是情感色,即带有画家主观情感的情感色。三是独特的构图。中国画把构图称作“章法”、“布局”、“经营位

置”,认为这是“画之总要”。中国画的构图要求表现气势和韵律,有自己独特的规律。例如在透视法上,不采用西方油画的限定一个视点、

一个视向、一个视域的焦点透视法(又称“定点透视法”),而采用多个视点、多个视向、多个视域的散点透视法(又称“动点透视法”),即

把不同位置甚至不同时间的物象都有机地组织到一个画面上,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就将北国风光与江

南景色、巍巍昆仑与滔滔黄河、红日东升与瑞雪纷飞集于一体,从而形成境界开阔、气势宏伟之感。在构图上,中国画还融诗、书、画、

印为一炉。

(二)独特的绘画技巧。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绘画技巧,其核心是“笔意”与“墨意”,合称“笔墨”。“笔意”指用笔的技巧,指钩、勒、皴、点等运用毛笔的不同技巧与方法;“墨意”指以墨代色,运用烘、染、泼、和等墨法,使墨色产生丰富而细微的色度变化,即所谓的“墨

分五彩--墨色的焦、浓、重、淡、清等五种不同的色度。有人还将“墨分五彩”称为“墨分六彩”,即在原来五种色度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白

色,起到以虚代实、“计白当黑”的艺术作用。

(三)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即总体上写意化的艺术风格,不仅写意画如此,工笔画亦如此。这与西方绘画的写实化艺术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由引可见,中国画的独特美,是其审美特征的重要之点,也是它的亮点与看点、核心与关键。

二、多样美

中国画本身即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因此多样性便成为它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也是它的形态美的重要体现。

具体而言,中国画的多样美,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绘画画科的多样美。中国画以绘画题材,划分为人物、山水、花卉、禽鸟、走兽、虫鱼、界画等画科。各画科异彩纷呈,争奇斗艳。

(二)技法形式的多样美。中国画按技法形式,划分为写意、工笔、钩勒、没骨、设色、水墨、泼墨、白描等。也各有千秋,各放异香。

(三)表现手法的多样美。中国画按表现手法的不同,划分为钩皴点染、干湿浓淡、阴阳向背、虚实疏密、留白等,也各有不同的功能与特点。

(四)画幅形式的多样美。中国画按画幅形式,划分为壁画、屏幛、册页、扇面、手卷、挂轴等等。

(五)绘画风格的多样性。中国画在总体上的写意风格的基础上,还有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例如文人画的高逸、典雅、书卷气的艺术风格,天津杨柳青年画的通俗、草根的民间艺术风格,就各显其长,各放其辉。

(六)画家个性的多样性。中国画还具有不同画家的不同艺术个性,例如齐白石善画虾,潘天寿善画荷,李苦蝉善画鹰,黄胄善画驴,徐悲鸿善画马。

由此可见,中国画的多样美,也是异常鲜明的。

三、意蕴美

意蕴,指事物的内容或含义,德国文学家创立的“意蕴说”,将艺术作品分为三大要素:材料、意蕴、形式。其中的“意蕴”即人在素材中所见到的意义。现在所说的“意蕴”,即指艺术作品中的底蕴、内蕴,是作品的内部意义、韵味等等。

中国画以意蕴为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讲究“气韵生动”,要求“意在笔先,画尽意在”、“形神兼备,以形写神”、“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蕴是审美对象的内在生命力显现出来的具有韵律美的形态与神髓的有机统一,即“形神兼备”的集中体现。它要求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人物内

在的生命意识和人文精神,在立意深邃高远的同时,又追求韵味与趣味。

由此可见,中国画的意蕴美,同样是内容丰富的,这种意蕴美,也是中国画审美特征的至高境界。

综上所述,可见中国画的独特美、多样性、意蕴美,集中体现出中国画的民族审美特征,这正如当代美学家彭吉象所说:“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更加重视艺术的认识价值。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艺术的表现、

抒情、言志;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艺术的再现、模仿、写实。”② 参考文献:

[1]《辞海》缩印本第1700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2]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330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