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学习策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策略指导研究》课题成果
四方坪小学数学课题组1
一、课题界定
课堂学习策略:是指在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为实现某种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一些相对系统的学习方法和措施,它既是有多种具体方法优化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化的学习方法体系,同时又是由多个步骤有机结合而构成的一种有序的学习活动程序。
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策略指导研究:就是根据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小学各年段学生身心特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促进其学习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为途径,以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为基本要求,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探索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策略指导的教学模式。
2.提升教师的理论修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策略学习意识,大面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二)研究内容
1.分析造成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提出数学课堂学习中适用的途径、学习方法,并通过典型课例研究总结经验。
2.大量查阅文献,寻找并借鉴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创造性的加以应用,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策略。
3.探索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策略指导的教学模式。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为主,辅以文献法、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
四、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03、12—2004、3)
撰写报告,申报立项。
教师培训。
提高师生有效课堂教学准备策略的指导。
(二)实施阶段(2004.4—2006.1)
进行前测问卷调查及分析专题研讨;制定课题研究制度;全面实施研究工作,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接受中期评估并根据专家指导意见调整研究方案。
开展如下适合我校具体学情和学科特点的数学课堂学习策略的指导研究:
1.探究学习策略的指导
所谓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提出问题法。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和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
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怎样才能使学生会提问题,善提问题,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①观察信息,提出问题;②比较判断,产生问题;③紧扣课题,构建问题;④分析矛盾,引发问题;④1主要研究人员:常桂秀、罗婧、姚文莉、邓小兰、张利双、周莉、付清云、周惠莎、颜治等。
尝试质疑,发现问题。
◆自主学习法
①让学生自己确定方法;②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③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④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⑤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
◆合作交流法
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通过相互了解、相互启发和讨论,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数学交流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如表达的方法、接受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合作的方法等。
◆验证猜想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后,对问题已经形成了初步结论,对感性认识作了初步概括,而这个结论和概括仅仅是运用类比或不完全归纳的方式所提出的一种猜想,这个猜想是否正确、普遍可行,还需要加以验证。
通过验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①例证的方法;②演示的方法;③化归的方法;④引证的方法。
2.合作学习策略的指导
◆组建科学的合作小组。
◆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及时把握合作时机。
◆合理调控合作过程。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体现在教师对合作过程的合理调控上,注意处理好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3.自主学习策略的指导
自我计划法的指导;自我提问法的指导;自我检查法的指导;自我评价法的指导。
4.体验学习策略的指导
◆指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
◆指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
◆指导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
◆指导学生在激励评价中体验
(三)总结阶段(2006、2—6)
进行后测问卷调查并与前测进行对比分析;整理所有资料并装订成册;对课题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
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研究报告,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成果行鉴定。
(四)课题推广应用阶段(2006、9——今)
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并以论文和课例的形式进行推广应用,并先后在2006年长沙市数学研训一体化、2007年与深圳福田区的交流、全区数学有效教学研讨活动中上公开课。
五、研究成效
(一)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了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策略指导的教学模式
(二)
1
2
3.通过教学科研,提升了研究者的科研水平。
自从《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策略指导研究》开题以后,许多教师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主动承担课题研究任务,教师的科研水平有了迅速的提升。
我校的课题方案、课题制度和颜治老师的《我上了一堂美术数学课》均发表于国家级书刊《新课程校本教研示例与指导》,张利双、颜治老师的论文、教学案例多次获省市一等奖并在全国级刊物发表,张利双老师的教学设计《方程》获全国二等奖,张利双老师的《一道思考题的教学与反思》,邓小兰老师的《学会反思,学会学习》和《怎样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均获省级一等级。
(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了学生的策略学习意识,加深了对运用学习策略的重要性、灵活性、自觉性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益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
1.学生增强了学习策略意识。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数学学习策略的渗透和指导,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不同学习内容和情境,灵活地、自觉地运用学习策略,加深了对学习策略重要性的认识。
2.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
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不再只是研究如何教的问题,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上,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动手实践逐步成为课堂学习方式的主流,学生会提出问题,会动手操作了,会合作交流了,会积极思考了,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通过学习策略的指导和培养,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来学习,使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减少学习的盲目性,采用科学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的学习负担明显减轻,学习质量也明显提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总结、提炼、内化、形成适合自己的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品质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
如:我校原四年级一个班级在课题研究前,区抽考中30位同学其中有14位不及格,打优的很少,通过课题研究后这个班在去年下期的抽考中及格率100%,优秀率上升了很多。
附:我校全体学生数学成绩前后对比统计图
(一)
(二)
并与深圳福田区等教育考
张利双(四方坪小学)
资料来源:《课题结题报告》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