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语言基础]1.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②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③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④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解析: ①适逢;②应当;③供给;④供给。
答案: C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皆为陛下所成就.. C.且陛下春秋..高 D.惶恐..饮药而死 解析: A 项,“丈人”古义是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是岳父。
B 项,“成就”古义是栽培,提拔;今义是事业上的大成绩。
C 项,“春秋”古义是年龄;今义是季节,春季和秋季。
答案: D3.与“天雨.雪,武卧啮雪”句中活用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单于愈益欲降.之 B.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C.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D.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解析: A 、B 、D 三项同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C 项中的“网”“檠”与例句中的“雨”同为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 C4.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②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B.⎩⎪⎨⎪⎧①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②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C.⎩⎪⎨⎪⎧①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②宜皆降之.D.⎩⎪⎨⎪⎧①虽.生,何面目以归汉②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解析: D 项,连词,即使。
A 项,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把。
B 项,①连词,于是;②副词,才。
C 项,①凑足音节,助词,不译;②代词,代指“他们”。
答案: D5.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A.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B.子卿尚复谁为乎C.见犯乃死,重负国D.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解析: 例句和C 项均为被动句。
A 项,定语后置句。
B 项,宾语前置句。
D 项,介宾短语后置句。
答案: C[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6~10题。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访 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D.舆.归营 舆:抬、扛解析: A.阴:暗地里。
答案: A7.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③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④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解析: ①中的“会”是恰逢、恰巧的意思。
②中的“会”由“会合”引申为共同、一起的意思。
③中的“生”是活着的意思,作状语。
④中的“生”也是活着的意思,但它是动词,作谓语。
答案: D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膏”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空以身膏.草野 A.何久自苦.如此 B.单于壮.其节 C.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 D.其一人夜.亡 解析: 例句中的“膏”意为“使……肥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A 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苦”的意思;B 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C 项,名词作动词,“驻扎”的意思;D 项,名词作状语。
答案: A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候,本不该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里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行动,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解析: 虞常想杀卫律,是想使在汉朝的母亲和弟弟受到汉朝的赏赐,这是牟取私利,不是什么爱国行为。
再则,他的计划还没有付诸实施,还不能叫作“行动”。
答案: B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见犯乃死,重负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注意“阴”“谋”的翻译。
(2)注意被动句的翻译,“负”为“对不起”。
答案:(1)暗地里一起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
(2)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就更对不起国家。
二、课外探究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
天汉二年,贰师①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
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
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才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上②曰:“毋骑予女。
”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
”诏陵以九月发。
陵将其步卒五千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
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
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
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
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
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
虏不利,欲去。
会陵军侯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
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
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下,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
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
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
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
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
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
身虽陷败,然其所摧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
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节选自《汉书·李陵传》)[注] ①贰师:指贰师将军李广利。
②上:汉武帝。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涉:到,进入B.徒.斩车辐而持之徒:空C.单于遮.其后遮:遮盖D.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脱:逃脱解析:遮,拦住。
答案: C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B.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C.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D.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解析:“之”为“追”的宾语,“战死”为“韩延年”的谓语,其后应断开。
“曰”为“说”的意思,其后应断开,“陛下”为“报”的宾语,其后应断开。
答案: D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为国效力。
他向汉武帝提出率领五千步兵出征,分散单于的兵力,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李陵非常勇敢。
面对三万强敌,毫不胆怯,杀死很多敌人。
单于又召集八万骑兵,李陵愈战愈勇,匈奴难以取胜,准备撤兵。
C.李陵军队死伤惨重,没有武器和匈奴继续作战,李陵在夜里率众突围,韩延年战死,四百多人逃回塞内,李陵被迫投降。
D.李陵得到了司马迁的高度评价,认为可以和古代名将相比;而汉武帝则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将司马迁下狱施以腐刑。
解析:“四百多人逃回塞内,李陵被迫投降”应为“李陵被迫投降后,其部下仅有四百余人逃回塞内”。
答案: C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陵军侯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身虽陷败,然其所摧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恰逢李陵军中的军侯管敢被校尉凌辱逃出投降了匈奴,详细地说李陵军队没有后援,箭将要用完。
(2)李陵虽然身陷重围而战败,但他打败敌人的战绩足以显露天下,他不死,应该是想得到恰当的机会来报效朝廷。
[参考译文]李陵字少卿,被授为骑都尉,带领精兵五千人,在酒泉、张掖教习箭术以防卫匈奴。
天汉二年,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在天山攻击右贤王。
武帝召见李陵,想让他为李广利的军队运送粮草。
李陵向武帝叩头请求说:“臣所率领的人,都是荆楚勇士、奇才、剑客,力可扼虎,射箭必中。
希望能自成一军,来分散单于兵力。
”武帝说:“没有马匹拨给你。
”李陵答道:“我愿意以少击多,用五千步兵进入单于王庭。
”武帝传诏李陵在九月发兵。
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到浚稽山和单于军队相遇,约三万匈奴骑兵包围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