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汇总

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汇总

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主要观点●科学思维方式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

重视运用科学思维方式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宝贵经验。

●由于受认知手段和认知能力的制约,种种非科学思维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仍有存在。

有的党员干部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种种非科学思维方式来认识问题、处理问题,成为制约科学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变革如此深刻、如此广泛、如此复杂,前所未有,世所罕见。

这就迫切要求领导干部树立科学思维方式、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

思维方式问题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它体现着人们进行思维活动,观察和分析、认识和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运用的基本方法。

思维方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和判断,决定着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结果。

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同样如此。

我们即将告别“十一五”、进入“十二五”。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如何深刻认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工作越困难,越需要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树立科学思维方式,才能正确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有效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顺利实现我们的预期目标。

一、科学思维方式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人们反映事物、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及其特征。

科学思维方式,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思想武器,进行科学探索、科学实践、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

它要求用全面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看待问题、认识问题,用辩证的、系统的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注重探寻规律、发现规律,形成规律性认识并用以指导实践,促进实践发展。

求实求真性、能动创造性、辩证系统性、历史时代性,是科学思维方式最鲜明的特点。

1、科学思维方式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

重视运用科学思维方式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宝贵经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认识树立科学思维方式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可以使我们更加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征途上实现从自在到自为的飞跃。

2、科学思维方式是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的有效工具。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是人们有效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

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实践。

科学思维方式为我们观察、分析世界的发展变化,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明确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发展阶段和主要任务,提供了有效工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作出准确判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重大问题,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党坚持运用科学思维方式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自觉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

3、科学思维方式是制定正确思想路线的重要保证。

思维方式决定着思想路线的正确与否,思想路线是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两者密不可分。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一贯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运用,重视解决思维方式问题,进而解决思想路线问题。

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多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

”正是在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式的过程中,我们党形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样,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使我们重新拿起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式这一武器,实现了思想的大解放,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开创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做了思想准备。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

可以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党取得的每一次认识和实践的进步,都得益于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式,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出现的每一次失误和挫折,都与违背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式、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直接关系。

4、科学思维方式是领导能力的关键因素。

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

有了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就省得许多事,也少犯许多错误。

”各级领导干部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要履行好职责、完成好使命,就必须不断提高领导能力。

领导能力包括多方面内容,而科学思维方式是其关键因素。

思维方式是否科学,直接影响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归根到底会影响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

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科学思维方式,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本质,从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探究规律,从时代潮流的变化中认清方向,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带领人民群众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篇章。

二、非科学思维方式是制约科学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科学思维方式犹如一把钥匙,为人们打开了正确地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大门。

但是,由于受认知手段和认知能力的制约,种种非科学思维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仍有存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

有的党员干部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种种非科学思维方式来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导致认识陷入误区、工作出现偏差,成为制约科学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比如,想问题、办事情不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好恶、愿望、意志出发,从狭隘的个人经验或本本出发,导致主观与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脱节。

这种思维方式表现在实践活动中,就是主观臆断,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用主观意志代替调查研究,习惯于拍脑袋、拍胸脯,盲目决策瞎指挥;就是因循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勇气和胆略,不是从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出发而是从本本和固有的经验出发来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是自视甚高、自以为是,不把他人放在眼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不尊重群众的实践;等等。

表现在理论学习上,就是把学习理论、掌握理论知识当作装饰品,只图好看,不管是否有用;把理论联系实际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却不真正落实,习惯于当传声筒、收发室、二传手,照抄照搬。

用这种思维方式指导工作,必然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造成工作的片面性、盲目性,影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再如,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从全局出发,而是从个人、小团体或地方利益出发,以对个人、小团体或地方是否有利、有用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这种思维方式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不注意把局部问题放在整体中加以思考、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放在大局中来谋划,更谈不上主动地服从大局、服务大局;不注重从全局利益出发判断是非得失,习惯于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善于从全局中看到长远、从现象中抓住本质,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以致丧失发展的机遇。

表现在对待个人利益问题上,就是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为了个人的待遇、升迁和小团体的既得利益而置大局于不顾,置党和人民利益于不顾;就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弄虚作假;就是揽功诿过、文过饰非,放弃应当承担的责任;等等。

用这种思维方式指导工作,必然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损害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又如,想问题、办事情不是辩证分析、统筹兼顾,而是非此即彼、两极对立,导致思想行为简单化、绝对化。

这种思维方式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简单、粗暴、武断,不顾实际“一刀切”,用命令式的工作方法代替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

特别是面对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时,往往不能辩证地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而是采取片面化、绝对化、极端化的手段胡乱蛮干,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表现在选人用人上,就是戴着有色眼镜,以个人的好恶作为选人用人标准,仅仅根据对象的个别特征就下结论,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个人的优缺点。

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单向思维,习惯于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

用这种思维方式开展工作,必然导致工作杂乱无序、事倍功半;用这种思维方式选人用人,必然导致以偏概全、失去公允,不能真正做到选贤任能;用这种思维方式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必然导致狭隘偏执、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其他严重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三、树立科学思维方式、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是领导干部的重要任务一位哲人曾说过,人们在进行工作前必须对用来工作的工具先行认识,假如工具不完善,则一切工作将归徒劳。

在认识活动中,这个工具就是思维方式或者说思想方法。

思维方式是思维能力的基础,思维能力是思维方式的运用。

树立科学思维方式,就是为了掌握看待问题、认识问题的有效工具,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社会变革如此深刻、如此广泛、如此复杂,前所未有,世所罕见。

这就迫切要求领导干部树立科学思维方式、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特别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

1、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战略思维,是指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思维。

战略思维能力,就是从全局、长远、根本的角度去研究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统揽全局、兼顾各方,善于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强调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同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正所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