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一、课标法则:新课程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明确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体现在各地中考试卷上,分析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已成为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和难点。
二、概念解说:1、什么是文中的“重要句子”所谓“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言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②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理解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
③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④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⑤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此外,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
2、所谓“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层次意思:①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②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③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
3、理解文中的句子与理解文中词语的关系:词语是基础,句子是扩展,两者是紧密相关的,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离不开信息的筛选,所以,有时考查会把三者结合起来。
三、方法指津:分析句子的切入点:①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②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通过对其语境意义的把握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
关键与否,不是取决于是属于生字新词,而是看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地位。
理解句子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和目的。
③从中心入手,整体领悟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中心,因为无论记认、叙事、状物或抒情,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生活的一定看法或情感,作者通过文章内容所表达的基本意思和情感就是文章的中心。
一般说来,需要我们去理解的句子,有的是针对全文说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
我们说,通览全文,把握中心,整体领悟,是正确解答这类题目的基础。
④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常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位置。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义至关重要。
如果是总领句,理解它必须从它的下文去搜索相关信息;如果是总结句,此时就须上溯,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
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
四、阅读题中理解句子类题型:(一)、上文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二)、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画线句子,想想这些语言表现人物怎样的感情?(三)、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画线语句的理解。
或联系全文,你如何理解画线句,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文中画线句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五、范例解析:1.对运用修辞的句子要用平实的语言回答有些句子使用了一定修辞手法,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
对于这类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把所用修辞去除,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
【典型题例】例1.中考阅读题《风吹一生》⑤从菜地回家的路上,我遇到祖父从镇上回来,第一次看见祖父骑着车子在风里摇摇晃晃。
祖父不经意间被风吹歪了。
祖父不再骑自行车了,我们担心他出事,不让他再骑。
他被风彻底地从车上吹了下来。
不能骑车之后,祖父走到哪儿都拎着一个小马扎,他终于意识到很难再在风中站直了,风也不会让他长久地站在一个地方。
风强迫他坐上了马扎。
第16题:说出第五段中“他被风彻底地从车上吹了下来”的含义。
这个句子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明祖父老了,就如同自行车上的一样物体被风彻底的吹了下来,再也不能骑车了!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的拟物修辞去除,用自己平实的话表达:祖父老了,再也不能骑车了。
例2.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
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第15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2分)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浮现的美好事物”比作“心中的海市蜃楼”,两者相通之处是“再也无法拥有”,“心中的海市蜃楼”的生动形象的表明了斯科特此时心中浮现的却再也无法拥有的美好事物。
去除比喻修辞,用平实的话表达就形成答案。
解答方法:(1)、修辞句(比喻):方法:明确本体和喻体,把本体和喻体代入句中,用自己比较通俗的语言复述句子的意思。
例1:放心吧,孩子们!老天不会让我们总是呆在冬天里!(100页)分析:“老天”是指生活,“冬天”是指困境;答:告诉孩子们,生活是有希望的,我们不会总生活在困境中的。
(2)、双关句:方法:一要答出本义,二要答出深层含义;例:《父亲的格言》中“不要为了几枚硬币而硌坏了自己的脚,那样自己走出的路就会歪歪扭扭。
”分析:“硬币”既指实际的硬币,也指小利益;“硌坏了自己的脚”有损于自己的品质,“路”既指现实的路,又指人生道路;“歪歪扭扭”指误入歧途。
2.隐晦难懂的句子说浅显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具体解题时,我们只要应该在隐晦难懂的句子前面加一个“为什么”,把问题回答清楚了,也就把题目解答完毕。
例3.中考阅读题《心泉》观照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走向纯净;倾听心泉,让生活愈加鲜活,愈加丰盈。
更重要的是创造心泉,创造精神的心泉。
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第23题:如何理解“人生之美,正在于此”这句话?这个句子“此”指代“心泉”,把这个句子具体为“人生之美,美在心泉。
”然后我们思考时,在此句子前面加一个“为什么”,转化为“为什么人生之美,美在心泉?”根据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观照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走向纯净;倾听心泉,让生活愈加鲜活,愈加丰盈。
由此,答案可以表达为:人生之美,美在心泉。
通过对心泉的创造、观照、倾听,人们的思想、精神更加深刻纯净,生命更加鲜活丰盈,人生更加充实美丽。
例4.中考阅读题《父子》“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第21题.: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的含义?(3分)这个句子我们思考时,在此句子前面加一个“为什么”,转化为“为什么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根据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他对儿子某些品德的散失的不满。
扫把代表着节俭、勤劳的品德,这些人类美好的品德永远有存在的价值,永远不会让人丢面子。
更进一步,他实质上是说他不会给儿子丢面子。
3.分析句子作用明角度在分析句子的作用时,我们的考虑角度不能如天女散花满天飞,应明确句子的作用包含主题上的作用和结构的作用两个部分。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5种:(1)总领下文(2)承上启下(过渡)(3)总结全文(4)为后文作铺垫(5)照应;主题上作用应是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
我们在解题时围绕上述考虑,使考虑角度明确。
例5.中考阅读题《大美之美》⑤雪山的影子映在水中,湖水犹如一张专门让它们安睡的蓝色大床。
水质洁净无比,让人不忍濯手足。
伫立圣湖之畔,我默默地洗涤自己的灵魂,古人说的“澡雪精神”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第18题:结尾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解析:“结尾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一问应转化为“结尾画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和主题上各有何作用?”这样使思维直切要点,这句话结构上总结全文,主题上升华主旨,由写西藏山水之美升华到西藏山水之美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由赞美西藏山水的美升华到对西藏山水的崇敬热爱之情,形成答案。
例6.中考阅读题《年的召唤》⑧一声召唤,一腔爱恋。
“年”是幸福的始发车站,携着眷恋上车,背着欣喜落座,这幸福的回归列车让你挥别尘世烟云,不觉悲凉,温暖久长。
第19题:请简要说说第⑧段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
解析:我们在思考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时应把思考角度明确为“这句话在结构上和主题上各有何作用?”结构上与题目相照应,也就是进行了点题;主题上点明中心,表达对故乡对亲人的爱,形成答案。
解答方法:富含哲理的句子:方法: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然后代入原句,用自己的话复述句意。
六、答案表述的原则忠实于语言规则1)要显:不能含蓄、笼统2)要简:不要罗嗦、繁琐;要概括、简洁3)要通:不要有语病4)要选好句式:用判断句、陈述句,不用省略句和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