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衬施工作业指导书

二衬施工作业指导书

二衬施工作业指导
(1)工艺流程
图一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图
(2)防水层施工
1. 防水层铺设前,应先对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切除锚杆头和钢筋外露头,基层平整度应控制在1/10以内,否则应进行喷射混凝土或抹水泥浆找平处理,确保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无尖锐棱角。

2.铺设400g/m2土工布,首先用作业台车将单幅土工布固定到预订位置,然后用专用热熔衬垫及射钉将土工布固定在喷射混凝土上。

专用热熔衬垫及射钉按梅花型布置,拱部间距0.5-0.8m,边墙0.8-1.0m。

土工布铺设要松紧适度,使之能紧贴在喷射混凝土表面,不至因过紧而被撕裂;过松,土工布褶皱堆积形成人为蓄水点。

土工布幅间搭接宽度大于10cm。

3.铺设防水板先用作业台车将防水板固定到预订位置,然后用手动电热熔接器加热,使防水板焊接在固定土工布的专用热熔衬垫上。

防水板的固定应松紧适度并留有余量,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后与初期支护表面密贴。

防止过紧或过松,防水板受挤压、紧绷破损或形成人为蓄水点。

防水板间搭接缝与变形缝、施工缝等防水薄弱环节错开1m 以上。

4.防水板间自动热熔焊接用自动双缝热熔焊接机按照预定的温度、速度焊接,单条焊缝的有效焊缝宽度不小于15mm。

焊接后两条缝间留一条空气道,用于空气检测器检测焊接质量。

焊接前先除尽防水板表面的灰尘再焊接,防水板搭接宽度必须大于15cm。

5.防水板搭接缝的焊接质量应按充气法检查(即密封性检查),将5号注射针与压力表相接,然后进行充气,当压力表达到规定压力(一般为0.25Mpa)时停止充气,保持10分钟以上,若压力表下降在10%以内,说明焊缝合格。

如压力下降过快,说明焊缝不严,此时须用检测液(如肥皂水)找出漏气部位,用手动热熔器焊接修补后再次检测,直到完全粘合。

6.防水板破损修理:如发现衬砌施工方法防水板有破损,必须及时修补。

先取一小块防水板剪成圆角,除尽两防水板上的尘灰后,将其置于破损处,然后用手动点热熔接器熔接。

熔接质量用真空检测器检测,若不合格必须重新修补。

隧道环向施工缝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止水条;纵施工缝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混凝土界面剂。

①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埋设的位置按衬砌厚度的一半确定,其安装
的径向位置,较设计允许偏差为±5cm,安装的纵向位置允许偏
离中心为±3cm。

止水带应与衬砌端头模板正交,以确保止水带
安装方向和质量。

②中埋式止水带尽量避免接头,当确实需接头时,宜采用搭接形
式,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宜采用小型焊接机进行焊接,焊缝
宽度不得小于50mm。

③遇水膨胀止水条接头处应重叠搭接后再粘结固定,沿施工缝形
成闭合回路,其间不得断点、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mm。

(3)二次衬砌施工
本段洞身为V级围岩,拱部、边墙、仰拱采用采用C35混凝土,仰拱填充采用C20混凝土,水沟、电缆槽槽身采用C25混凝土,盖板采用C35钢筋混凝土。

二次衬砌厚50cm,仰拱衬砌厚50cm。

(4)衬砌钢筋布置
二衬及仰拱环向主筋N1、N2、N3、N4采用Φ25钢筋,环向主筋纵向间距为20cm;纵向连接筋N5采用Φ16钢筋,环向间距为25cm;
N6、N7、N8为勾筋,环向⨯纵向=25cm⨯20cm。

主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N1、N2、N3、N4钢筋采用接驳器连接,其他钢筋可采用绑扎搭接。

(5) 拱顶衬砌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泵送软管从模板台车的进料窗口(从最低一级窗口逐渐上移)处注入混凝土。

当混凝土浇筑面接近顶部(以高于模板台车顶部为界限),进入封顶阶段,为了保证空气能够顺利排除,在堵头的最上端预留两个圆孔,安装排气管,其大小以Φ50mm为宜。

排气管采用轻质胶管或塑料管,以免沉入混凝土之中。

将排气管一端伸入仓内,且尽量靠前,以免被泵管中流出来的混凝土压住堵死,另一端露出端不宜过长,以便于观察。

随着浇筑继续进行,当发现有水(实为混凝土表层的离析水、稀浆)自排气管中流出时(以泵压≤0.5Mpa为宜),即说明仓内已完全充满了混凝土,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撤出排气管和泵送软管,并将挡板的圆孔堵死。

封顶混凝土按规范严格操作,尽量从内向端模方向灌注,排除空气,保证拱顶灌注厚度和密实。

要落实三级检查签认制度,并配备相应的无减损检测仪器进行检测。

(6)其他注意事项
1.隧道拱墙衬砌在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适度跟紧开挖。

隧道二次初期采用12m衬砌台车,按12m长度分段整体浇筑。

砼由洞外自动计量拌合站集中拌合,砼搅拌输送车运输至浇筑地点,然后由砼输送泵送入衬砌台车模板内。

2.施工前准备测量使衬砌台车定位,保证衬砌台车中线与隧道中线一致,拱墙模板成型后固定,测量复核无误;然后清理基地杂物、积水和浮碴,装设钢制挡头模板,按设计要求装设止水带,并自检防水系统设置情况。

灌注混凝土自下而上,先墙后拱,对称浇筑。

3.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 1.5m,当超过时,采用滑槽、串筒等器具通过模板上预留的孔口浇筑。

4.为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采用高频振捣器振捣,辅以附着式振动器。

5.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前施工的二次衬砌,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施工的二次衬砌,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8.0Mpa,当湿度不够时,脱模后喷雾洒水养护,养护期14天。

6.为了保证衬砌混凝土与防水板及初支之间的相互密贴,衬砌背后预埋注浆管,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进行衬砌背后的回填注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