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浪漫主义音乐与肖邦
浪漫主义艺术源自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它突破古典传统形式,强调用个性化语言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感受。
音乐是最富于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浪漫主义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浪漫主义音乐贯穿整个19世纪并延续到20世纪初,它强调个人的自我表现,是一种个性化、理想化,富于诗意的音乐。
肖邦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音乐诗意连绵,注重旋律的歌唱性和装饰性,强调声乐性与器乐性的互相融合。
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被誉为“钢琴诗人”。
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首先,浪漫主义音乐的内容与题材丰富多彩,浪漫主义的哲学和美学观给了人们更充分的自由,来表达他们的各种感情;其次,旋律的歌唱性与抒情性,旋律的重要地位在古典全盛期就已显示出来,到了浪漫主义时期就更为突出,许多作品的旋律具有动力性和对比性,并带有交响性的紧张度;再次,和声与调性变化多端,浪漫主义作曲家经常使用变化音及色彩和声,连续的大和弦是浪漫主义作品常用的特殊手段;最后,音响充实丰满,浪漫主义音乐讲求音响的和谐、充实、甜美和舒适,音响的色彩性很强,追求新的音色。
肖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天才,他的钢琴音乐诗意浓郁,充满着震撼人心的抒情性和戏剧性力量,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艺术魅力风靡世界。
肖邦1831年出生并成长于波兰华沙,曾在华沙音乐学院就读。
从小在浪漫主义的气氛中接受着德国古典主义音乐教育,但他对既定形式的古典作曲体系并不热衷,他喜欢利用空闲创作一些自己喜欢的曲子,这时的肖邦已经体现了对于钢琴音乐的专注和自由的作曲风格。
肖邦是一位具有十分强烈爱国主义情结的音乐家,他的后半生是在巴黎追求艺术人生中度过,肖邦结识了一批当时的艺术家朋友,包括李斯特、舒曼、门德尔松、席勒等。
他主要进行创作、教学工作,并偶尔出席音乐会。
同时与女作家乔治•桑有着多年的爱情生活和故事,在浪漫主义时期,肖邦作为一个杰出的波兰民族音乐风格作曲家而拥有非常独特的历史地位。
同时肖邦还深深眷恋他的祖国,在他的作品玛祖卡中肖邦运用了至今仍为世界所仰慕的最美的波兰旋律。
肖邦的音乐风格,除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还有对祖国的深刻眷恋。
尽管他的老师埃尔斯纳等一直希望他创作一些民族歌剧,但是肖邦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他始终专注于钢琴创作。
在钢琴的创作上他融入了波兰民族风格,在形式体裁上也是多样的,同样具有高度创造性。
他用很多不一样的音乐形式来表达他的音乐思想,像波罗乃兹、玛祖卡、华尔兹、夜曲、奏鸣曲、前奏曲、叙事曲、钢琴协奏曲、回旋曲和变奏曲等。
每一首都富有诗意与民族风情。
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没有一位作曲家能像肖邦那样使钢琴发出如此优美的音响,他创造了钢琴歌唱的幻觉。
他运用优雅而精致的装饰,开创了细腻的踏板效果。
他的色彩性的和声处理得很有独创性,并且对后来的作曲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肖邦代表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在他的音乐里面融入了很多独特风格,他的充满独创性的作品中常富有宽广如歌、感人至深的旋律,色彩丰富而极有表现力,节奏生动。
而一些作品所表现出与世无争的那一种意境,每每让人陶醉,是浪漫主义音乐中魅力永存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