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冲击碾压专项施工方案

路基冲击碾压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 (3)1.1编制依据 (3)1.2编制原则 (3)2、工程概况 (4)2.1工程概况 (4)3、主要工程数量及机械设备配置 (4)3.1数量统计表 (4)3.2主要机械、设备及劳动力配置 (4)3.3主要试验、测量仪器设备 (5)4、试验路段 (6)4.1试验段范围 (6)4.2试验内容及目的 (6)4.2.1 试验内容 (6)4.2.2 试验目的 (6)4.2.3 检测项目 (6)4.3试验段布置 (7)5、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7)6、具体施工工艺及方法 (8)6.1冲击压路机原理 (8)6.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8)6.3施工工艺流程图及工序 (9)6.3.1 工艺流程图 (9)6.3.2 施工工序 (9)6.4施工方法 (11)6.4.1 检验 (11)6.4.2 测点布置 (11)6.4.3 碾压方法 (11)6.4.4 碾压遍数 (12)6.4.5 检查验收 (12)6.4.6 数据记录 (12)7、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检验 (12)7.1质量保证措施 (12)7.2质量检验 (13)8、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4)8.1安全保证体系及要求 (14)8.2安全保证措施 (14)8.3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15)9、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 (15)1、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锦江东3线(牧华路至武汉路段)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锦江东3线(牧华路至武汉路段)项目电力浅沟工程施工设计图及图纸会审文件;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6、《公路路基施工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7、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定等;8、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取的相关资料;9、我单位施工类似工程积累的施工经验;10、已报批的《锦江东3线(牧华路至武汉路段)项目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 编制原则1、遵守施工合同文件各项条款要求,全面响应合同文件,认真贯彻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及其授权人或代表的指示和要求。

2、严格遵守施工合同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施工目标的圆满实现。

4、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5、积极采用、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6、采用平行、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施工,进行有序、均衡、连续的施工。

7、本工程处于成都市天府新区内,必须按照成都市各政府部门有关文明施工及环保工地要求,在工地内外部环境、工地防治扬尘污染、防止水污染、防止噪声污染、施工现场卫生等六个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坚持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8、全面推行贯彻ISO质量标准,并按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建立及运行质量体系,做到层层按标准管理,人人按标准做事,事事执行标准规范,处处按标准考核。

2、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锦江东3线(牧华路至武汉路段)项目,由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进行本段道路工程设计。

锦江东3线(牧华路至武汉路段)道路工程位于天府新区成都片区范围内,起点接天府大道(牧华立交)桩号00+00,向南延伸至桩号48+76.146,接桥区辅道桩号0+00,终点接武汉路,桩号1+32.206m,道路全长5008.352m。

本工程天府大道(牧华立交)至沈阳路段为旧路改造利用段,长2017.910m,沈阳路至武汉路段为新建段,长2990.442m。

道路设计红线宽度32~40m。

施工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涵工程、电力浅沟工程、通信工程、交通工程、给水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

本工程计划于2016年11月30日完成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在高填方地段,每填筑1.5m层厚达到规定压实度后,进行冲击碾压补强一次,以减少高填方路段的工后差异沉降。

我标段施工里程内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22+20~22+70、29+00~29+60、31+60~32+60、33+80~36+20、43+20~44+40、48+00~48+60里程高填方段需对路基进行冲击碾压补强。

3、主要工程数量及机械设备配置3.1 数量统计表路基冲击碾压工程数量表表3.2 主要机械、设备及劳动力配置主要机械、设备及劳动力配置表3.2-13.3 主要试验、测量仪器设备4、试验路段4.1 试验段范围本段道路冲击碾压试验路段设置在29+00~29+60施工段,试验路段长度60m,平均层度46.8m,共6层冲击碾压,总面积13872m2。

4.2 试验内容及目的4.2.1 试验内容1、用3YCT32冲击压路机对填高超过8米的高填路段进行15~20遍冲压补强;2、分别检测补强碾压面以下50cm和100cm处的各项试验指标;3、总结分析试验成果。

4.2.2 试验目的1、确定不同补强冲击碾压遍数对填方路基的有效影响深度;2、确定不同补强冲击碾压在常规填筑碾压的基础上的压实度提高值,检验能否提高其压实度2~3个百分点,以保证超过路基设计压实度2~3%,达到96%;3、确定不同补强冲击碾压遍数对我标段低液限细粒土的工后沉降消减量,是否能达到冲击后路基沉降量达到3cm的要求。

通过使用冲击压路机碾压,提高路基压实度、提高路基整体强度以及减少高填方路基工后沉降,保证路基施工质量。

4.2.3 检测项目分别检测不同深度和不同补强冲压遍数时的路基压实度、填料含水量,沉降量。

4.3 试验段布置冲击碾压试验段长度60m,并设置4个检测断面,18米一个断面。

沉降检测每个断面布置3个检测点, 检测点标志采用埋设Ф18钢筋头,埋设位置如图4.3-1所示:图4.3-1 路基冲击碾压沉降观测断面注:1、图中“○”为高程检测点,“■”为高程和距离固定桩;2、测量时,各点位置准确量取,压实度检测在图中各点周围2m内检测。

压实度检测断面与沉降检测断面相同,每断面仅检测路中线左右各一点。

在碾压过程中按照检测方法每5遍检测一次压实度及沉降值,并详细记录数据,待碾压完毕后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确定最佳碾压数据以指导冲击碾压施工。

5、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设计要求每填筑层厚1.5m进行一次补强冲击碾压。

路基补压需在经过路基处理及路基正常压实填筑之后进行,机械采用三叶凸轮冲击式压路机;机械冲击碾压能力25KJ,冲击碾压遍数15~20遍,具体碾压遍数试验路段参数确定;压实检验标准为:冲击碾压后,压实度比正常压路机压实度提高2~3个百分点,碾压前与碾压后每层沉降量控制在4~5个百分点,约5~7.5cm。

图5.1-1 高填方路堤补压示意图6、具体施工工艺及方法6.1 冲击压路机原理由牵引车带动非圆形轮滚动,多边形滚轮的大小半径产生位能落差与行驶的动能相结合沿地面对土石材料进行静压、搓揉、冲击的连续冲击碾压作业,形成高振幅、低频率的冲击压实原理。

这种高能量冲击力周期性连续冲击地面,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向下具有地震波的传播特性,产生的冲击碾压功能达到超重型击实,可使地下深层的密实度不断累积增加。

6.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冲击碾压使用25KJ型冲击式压路机,按设计要求地表碾压20遍,冲击压路机行使速度不低于12公里/小时;冲击碾压的效果受碾压速度影响较大,在施工前应合理规划,牵引式冲击压路机单块施工面积不宜小于1500m2。

2、使用前查明冲击碾压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及附近各种构造物,并应根据构造物的类型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对于河沟等有明显减震效果的情况,经确认不会造成影响时可适当减少安全距离。

施工前对于拟保护的构造物,在被保护范围的外围应设置明显标记物正常使用的构造物顶部以上填土高度大于2.5m或填石高度大于3.0m,土工格栅合成材料竖向填土厚度大于1.5m的,可直接进行冲击碾压。

3、冲击碾压前首先用推土机将场地整平,然后用全站仪放出冲击碾压边线,冲击碾压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规定方法对现场原土样进行颗粒分析、液限、塑限、有机质含量、含水量、承载比(CBR)和重型击实试验。

6.3 施工工艺流程图及工序6.3.1 工艺流程图路基冲击碾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3.1-1。

图6.3.1-1 冲击碾压施工工艺流程6.3.2 施工工序1、清表后用平地机对冲压工作面进行清理,整平,压路机进行碾压。

2、埋设观测点标志,冲击前观测沉降标志的标高,并做好记录。

3、检测冲击碾压前的路基含水量,并保证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4%范围内,要根据情况适时洒水。

4、冲击碾压前对检测点进行压实度检测,经检测压实度达到90%后方可进行冲碾施工。

5、冲击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机械行进速度在10~15km/h之间,从路基的一侧向另一侧转圈冲碾。

6、冲碾前测量一次埋设钢筋顶的标高,以后每冲碾5次测量一遍标高,以计算沉降量,直至冲碾20遍。

7、冲击碾压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宽度大于冲击压路机转弯半径的四倍时,以道路中心线对称地将场地分成两半,压实行驶路线按图 6.3.2-1所示:冲碾顺序应符合“先两边,后中间”错轮进行,轮迹覆盖整个路基表面为冲碾一遍。

1号23456号图6.3.2-1 冲击碾压路线示意图(1)如图,将路面沿行进方向分成多个平行的窄道并依次编号。

冲击压路机开始时沿1号窄道冲碾,冲碾到该路段末尾后调头,由距1号窄道半个路宽的4号窄道反方向冲碾,冲碾至该路段起点后,再次转弯调头,对与1号窄道相邻的2号窄道进行冲碾。

以此类推,采用上述循环方法,对各窄道进行冲碾施工。

冲击压路机行驶路线及方向已在图中标出。

(2)当施工场地宽度小于四倍转弯半径时,可按图6.3.2-2的冲压方式进行:冲击压路机由1号窄道驶入,冲碾到路段尾端后,直接调头从2号窄道继续冲碾,冲碾至路段另一端后,在调头冲碾与之相邻的3号窄道。

以此类推,采用上述循环方法,对各窄道进行冲碾施工。

图6.3.2-2 冲击碾压路线示意图(c) 根据实际情况在施工场地的两端设置所需的转弯场地。

(d) 本标段冲击压路机型号为25KJ型,轮宽为0.9m,两冲碾轮的内间距为1.17m,每遍冲碾要保证轮迹重叠宽度不小于1/3轮宽。

(3)以上两图仅为示意图,仅为说明冲击压路机的冲碾路线,具体窄道划分要依据施工现场冲碾路段的具体情况。

现场技术人员应提前测量需进行冲碾的路宽、路长,已提前确定冲击压路机行车路线,尽量避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发生。

8、以下情况禁止冲击碾压:(1)涵洞(通道)顶填土高度≤5m,构筑物台背回填外6m范围内;(2)桥梁构筑物台背外6m范围内。

冲碾结束,用平地机整平施工冲碾路段,然后采用振动压路机将路基表面碾压密实平整,若表土干燥,下道应适量洒水,以保证压实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