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世纪自然主义文学和其他文学流派

19世纪自然主义文学和其他文学流派


3.把人等同于一般生物,重视生理作用和遗传 性问题。 自然主义认为人逃不出生物学的范畴,因而在 作品中探索人物生理上的奥秘,阐明它对人物的影 响。左拉说,自然主义作家“继续进行着生理学家 和医生的业务”。为此,他们把人物置于某种病态 中,酒精中毒,神经错乱,色情狂等。 4.写日常琐事和普通人 。 把目光注视到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细致地描写 矿井、坑道、小酒店、贫民窟、洗衣坊、车间、市 集、菜市场,以及田间劳动、技术操作、酿酒程序、 金融业务等。这是自然主义对现实主义的一大发展, 对世界文学的一大贡献。
戈蒂埃(1811—1872)


生平:泰奥菲尔·戈蒂埃(1811—1872)是法国唯美主义文 学的先驱。青年时代曾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支持者。1831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次年发表第二部诗集《阿贝杜斯》,并 成为以雨果为首的浪漫主义文学团体的核心成员。 创作:30—50年代,先后发表了小说《莫班小姐》(1835)、 《弗拉卡斯船长》(1836)和诗集《珐琅和雕玉》(1952)。 地位:戈蒂耶率先在文坛上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 并以他的小说和诗歌,奏出了唯美主义先声。 艺术风格:诗歌创作上,他重视语言的推敲和韵律的色彩, 把对形式美的追求推到了极致。
唯美主义从审美角度看文学,不对文学做善与恶 的价值判断,为此,王尔德的文学思想受到保守派的 攻击,他们以王尔德的同性恋为罪名,对王尔德提起 诉讼。从他的文学作品中寻找罪证。 同性恋是个人不同的性取向,但传统观念反对同 性恋,迫害同性恋。 100年前,同性恋被认为有伤风化,道德沦丧。 原因是宗教和封建伦理都只承认异性恋是惟一合法的 恋爱。出发点是男权社会认为婚姻的功能是要生育后 代,同时要保证父系血缘的纯正。不生育的恋爱婚姻 是遭到禁止和反对的。






发展历程: 1865—1876年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形成时期。 1876—1884年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1876年《小酒店》的发表获得成功,标志着法国自然 主义文学进入了其辉煌时期。 1884—1893年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分化和遭质疑的 时期。 1887年左拉的作品《土地》出版,5位年轻作家联名 发表文章,攻击左拉,自然主义文学趋于衰落。
《道林· 格雷的画像》( 1891)
王尔德唯美主义的代表 作。年轻的道林·格雷爱自 己的画像,希望自己永远像 肖像上那样年轻貌美。他的 种种欲望都在肖像上表现出 来。道林不愿意别人看见变 得凶狠苍老的肖像,用匕首 刺肖像,刺中的却是自己的 心脏。肖像仍然年轻,但尸 体却是一个衰老的人。
在小说《道林· 格雷的画像》中,有三位 主人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形象。 这本小说正是王尔德真实的内心反映。 他在给崇拜者的信中写道: “巴西尔是我心目中自己的形象, 道林· 格雷是我期望中的形象, 亨利勋爵是世人眼中我的形象。”
“死亡像一个新太阳飞 来,让他们头脑中的花 充分绽开。”
——波德莱尔《艺术家之死》
自然是座庙宇,那里活的柱子 有时说出了模模糊糊的话音; 人从那里过,穿越象征的森林, 森林用熟识的目光将他注视。 如同悠长的回声遥遥地回合 在一个混沌深邃的统一体中 广大浩漫好像黑夜连着光明—— 芳香、颜色和声音在相互应和。 有的芳香新鲜若儿童的肌肤, 柔和如双簧管,青翠如绿草场, ——别的则朽腐、浓郁,涵盖了万物, 像无极无限的东西四散飞扬, 如同龙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 那样歌唱精神与感觉的激昂。
《莎乐美》
莎乐美的题材出自于《圣经·新约》中的一个 故事,加利利的希律王娶了弟弟的妻子希罗底,施 洗约翰认为这是违背伦理,大逆不道的行为,痛斥 了他们,改嫁的希罗底因此而怀恨在心,想害死约 翰。到了希律王过生日的那天,希律王请了很多宾 客,希罗底的女儿在大家向希律王祝贺时,也为希 律王跳舞祝寿,希律王非常高兴。希罗底趁机唆使 女儿向希律王提出要求,要希律王把约翰的头割下 来送给她的母亲,年迈昏庸的希律王同意了,把约 翰的头割下来送给了希罗底。这个希罗底的女儿, 被犹太史学家的瑟福斯称之为莎乐美。
代表作家:龚古尔兄弟



爱德蒙·龚古尔(1822—1896) 和于勒·龚古尔(1830—1870) 兄弟。 创作:1865年合写了《热曼 妮·拉瑟顿》,主要描写一个女 仆沉沦的故事,作品中有许多赤 裸裸的感官描写,但作者重点是 对女主人公的堕落作临床的医学 分析。 影响:该小说的创作对左拉自然 主义文学理念的最初形成具有决 定性的影响。
“莎乐美之吻”

法国画家古斯 塔夫·莫罗代 表作《莎乐 美》,表现莎 乐美在希律王 面前跳舞,准 备要求希律王 杀圣约翰。画 面气氛神秘, 意境扑朔迷离。
( 法施 国洗 画约 家翰 古的 斯头 塔在 夫显 灵 莫 罗 ) ·

四、象征主义文学




产生:19世纪后期法国的一个颇具影响的诗歌流派。1886 年,一个笔名为让·莫雷亚斯的诗人在《费加罗报》上发 表了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作为当时文坛上 出现的具有创造精神和新倾向的诗歌的定名,并且把波德 莱尔视为该流派的先驱,把马拉美、魏尔伦和邦维尔视为 主要代表。这篇宣言标志着象征主义流派的产生。 衰落:1898年7月马拉美去世,标志着象征主义运动在法 国的衰落。但从9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运动开始向欧美各 国扩散,20世纪初又形成了后期象征主义运动。 成就:提倡诗歌应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但反对浪漫主义直 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而主张用隐喻和暗示,尤其重视语言 的多重功能和内涵的丰富性,主张用语言的魔力去创造一 个独立的诗情世界。 代表:法国的兰波、魏尔伦、马拉美和比利时的梅特林克。
都德(1840—1897)


成名作:因1866年发表《磨 坊书简》成名。 代表作:他擅长于写短篇, 代表作品是《最后一课》和 《柏林之围》。 风格:他曾是左拉的支持者。 和莫泊桑一样,他曾接受过 自然主义的影响,但他对自 然主义理论的接受只停留在 一般的感官印象的描写上, 没有超越写实的某种限度。
三、唯美主义文学
性质:19世纪后期产生的一个“纯艺术”文 学流派,属西方早期现代派文学。 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康德美学对于艺术形 式的偏重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纯美诗的追 求。 背景:唯美主义文学的产生是对工业文明和 商品化社会造成诗情消弭、理想失落的谴责。

唯美主义文学的主张

倾向:唯美主义文学从一开始就具有否定传统、追 求形式美的倾向。 美学纲领:“为艺术而艺术”。它包含两方面意义, 一是否定文学的功利主义,二是反对艺术商品化。 影响:唯美主义虽然有形式主义倾向,但它重申艺 术的超功利性和独立性,强调艺术家要崇尚精神自 由和个性解放。这些见解无疑颠覆了西方以道德化 教育为目标的传统的文学观,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和 认识艺术的目的和艺术家的使命。
《莎乐美》中唯美情趣及颓废成分发挥的淋漓 尽致。游戏人生轻松气氛荡然无存,代之以如死一 般坚强的对于爱与美的病态的向往,一种几乎是非 理性的固执苦求。作家在此短小简洁的戏剧里不惜 以诗意笔触渲染了色情调子,更加突出了作品的颓 废特色,让人品味“爱的神秘比死的神秘更伟大” 的颓废主题。 关于这个剧本的改编或移植作品,最著名的当 数理查·施特劳斯改编的同名歌剧。 另外,近年 来该剧又被改编成为田沁鑫执导的大型话剧《狂飙》 中由辛柏青和袁泉主演的戏中戏《莎乐美》;澳大 利亚悉尼舞蹈团的舞剧《莎乐美》;西班牙电影大 师卡洛斯·绍拉(Carlos Saura)制作的著名歌舞 剧电影《莎乐美》;西班牙阿依达·戈麦斯舞蹈团 演出的弗拉明戈舞剧版本的《莎乐美》等多种作品。




葡萄牙:共同生活的同性恋伴侣根据习惯婚姻法获 得异性恋者家庭同等的权利。 西班牙、瑞士:部分地区和城市承认同性恋结合, 赋予他们配偶的权利。 南非:1994年在宪法中承认同性恋权利。同性恋活 动者正在准备起诉,要求习惯法对婚姻的解释扩展 到包括同性恋伴侣。 英国:准备批准“公民结合”(civil union), 从法律上承认同性恋伴侣的结合。 加拿大:正在考虑使同性恋婚姻合法化。 (2004年统计)
莎乐美的故事被很多人改写,最著名的是王尔德。剧 中莎乐美是一位犹太公主,她的继父是希律王,母亲是希罗 底(希律王的第二任妻子),希律王杀害兄长,私通莎乐美 之母希罗底王后,并觊觎莎乐美的美色。约翰曾对希律说: “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于是,希罗底怀恨他, 想要杀他,只是不能。希律也想杀他,只是怕百姓,因为他 们以约翰为先知。 莎乐美在一次宴会上因厌倦众人垂涎她的美色,出来 闲晃,她听到被囚禁的先知施洗者约翰的声音,于是就命令 士兵将约翰架到她面前,莎乐美疯狂迷恋上约翰,对约翰使 出所有诱惑挑逗的本事,但没想到约翰不领情。对约翰的爱 遭到拒绝后,莎乐美觉得自己倍受羞辱,因爱生恨,发誓要 亲吻到约翰的嘴唇。
希律王对莎乐美承诺说,只要她肯在希律王面前跳舞, 他就会答应她的一切要求。一天,在希律王的生日宴会上, 莎乐美献上绝美妖娆的七层纱舞,随身体律动一层一层脱落 薄纱,舞动至全裸,极具诱惑且挑逗,令人屏息。希律王大 悦,便允诺莎乐美可提任何要求,“即使是王国的一半,我 也必给你。”莎乐美舞毕,就提出她的要求:要约翰的人头。 希律王无奈答应。 在侍卫们将施洗约翰的头盛在银盘中捧上来之后,莎 乐美终于得以实践誓言,含笑亲吻了爱人的嘴唇。在最后, 莎乐美对着先知的头说:“你为什么不看看我。只要你看到 我,你一定会爱上我„爱的神秘比死亡的神秘更伟大。” 希律王对莎乐美的狂乱难以忍受,也后悔杀了圣徒,于 是纪自然主义文 学和其他文学流派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 欧洲各国的矛盾加剧,社会危机激化; 自然科学快速发展; 各种新的社会思潮纷至沓来:实证主义、 唯意志论、直觉主义等。
二、自然主义文学
地位:19世纪60—90年代法国文坛上一个 重要的文学流派,也是19世纪后期欧洲最 重要的文学思潮。 创始人:法国作家爱弥尔·左拉等人创建。 理论来源 :达尔文的进化论、孔德的实证 主义哲学、泰纳的实证主义艺术观以及克 洛德·贝尔纳、吕卡斯的生理学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