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

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

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
—问题学生转化
班主任:胡琼梅
一、问题学生文毕的基本情况
姓名:文毕
性别:男
年龄:15
二、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具体表现
性格孤僻,内心自卑,外表却狂傲骄横,跟同学缺少沟通,相处不融洽。

不爱学习,上课经常用手机上网,要么就逃课,不跑早操,不按要求着装,经常不戴校牌,对班集体活动漠不关心,学习成绩差。

等等,虽大错不犯但小错不断。

三、原因分析
1、个人因素
该同学的学习成绩开始比较差,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的头脑不聪明,也不是他不用功,而是被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自身因素所影响的。

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解除心理枷锁,让他抬起头是转化她的关键之举。

2、社会因素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里各种观念碰撞,成年人有时也难以辨别其中的是是非非。

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方面都很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很弱,甚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潮的到来,一些社会现象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开始腐蚀着青少年。

网络的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情感宣泄的地方,但网络的虚幻性却使学生迷失方向,甚至在网络游戏中迷失自己,偏离了社会的“主航道”。

四、教育转化的具体措施
1、找出闪光点
自从文毕转来我班,发现他有这些不良行为和具体表现时的第一天,我就努力去发现他的闪光点,看到他值日工作做好了我就及时表扬,见他日记写得不错我就在班上读一读。

但看到他有问题时,我则要求自己忍耐些,做到不揭他的短,不当众批评他。

而是在课堂上通过各种体态语言给予暗示,等到课后进行个别谈
话。

谈话时我多以朋友的身份、以商量的口气,常采用“角色换位”这一方法,引导他自我检讨,找出自己错在哪里,该怎么处理,同时也让他学会宽容和体谅别人。

时间一长我发现孩子的性格却是有了变化,喜欢与同学在一起玩了,也敢与老师说说话了,上课也自信起来,不在玩手机,也不逃课了……
文毕很乐意当小干部,为了较好地约束他的行为,消除其一些不良的意念于萌芽状态。

我有意让他当值周班长,负责一周的纪律、卫生。

在我的协作下,没想到他的工作完成很出色,不仅跟同学多了一些沟通,同时也赢得了同学们的认可。

他也感到自己受到了老师、同学的重视,从此他的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规范,在同学中的威信也增加了。

现在文毕的脾气有明显好转,基本上能克制自己急躁的情绪,同学关系也相处得较好,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前学期,他只与教官顶过一次嘴,事后他主动承认错误,自我检讨,还写了近千字的反思,挺感人的。

平时文毕还能主动与我讲心理话。

面对文毕的转变,我真的很高兴。

五、反思
1、转变“问题学生”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是反反复复的。

为此,教师在转变“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要充满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教师在转变过程中要有“四个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生活上要多关心,处理矛盾要当心,做思想工作要细心。

2、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

学生品德过错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他们的年龄、性别、个性、喜好不同。

因此,教师应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和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