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b_杨浦区兰生复旦2017年度预初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附答案)

ab_杨浦区兰生复旦2017年度预初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附答案)

杨浦区2017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六年级语文练习卷满分:100分第一部分:阅读(6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28分)(一)默写(10分)1.,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2.,不及林间自在啼。

(欧阳修《画眉鸟》)3.知儿童挑促织,。

(叶绍翁《夜书所见》)4.?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彭端淑《为学》)5.郑人有欲买履者,。

(《郑人买履》)考点:能记诵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答案:1.垂緌饮清露 2.始知锁向金笼听 3.夜深篱落一灯明4.人之为学有难易乎5.先自度其足(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6分)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本诗作者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自号“”他的诗风沉郁顿挫,他被后世尊称为“”考点:掌握重要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答案:少陵野老诗圣7.下列表述错误的两项是()()(4分)A.《望岳》这首诗格调高亢,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抒发了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C.《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淡妆浓抹”与前两句的西湖晴雨之景相呼应,使“西子”之比更贴切传神。

D.《观沧海》全诗借景抒情,借大海壮丽的景象写昂扬斗志,尤其是“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E.《卜算子》写送别,一扫愁苦,悲伤之气,以“眉眼”写山水,生动形象,写出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憧憬。

考点: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分析:B中诗人并没有登上泰山,D中“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古体乐府诗结束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答案:B D(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2分)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巵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答案:遂:就亡:失去分析:(1)(2)中的为都是“画”的意思,(3)(4)中的“足”都是“脚”的意思。

答案:D10. 找出下列“之”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两项()()(2分)A. 一人之蛇成B.好一一听之C.吾能为之足D.为之,则难者亦易矣E.吾欲之南海F.西蜀之去南海G.顾不如蜀鄙之僧哉H.数人饮之不足考点: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分析:A:助词,的 B.代词,指竽 C.代词,指蛇 D.做 E.到,去 F.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G 助词,的 H.代词,指酒答案:A G分析:先画成蛇的人没有饮到酒是因为“蛇固无足”,他却“为之足”,寓意是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答案: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

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6分)美容新术张秀亚在一次文艺座谈会中,我曾向一些少女和青年们介绍了一种新的美容术。

我对他们先引用了黄山谷的一句话:“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

”我请他们把上面这句话的反语告诉我,他们立即很迅速地回答我说:“读书三日则面目可爱。

”说完,他们彼此相顾,欣然而笑了,原来我向他们推销的新美容术,乃是请他们勤于阅读。

读书的确能够美容,男女都可一试。

利用读书之法来美化容颜,获致的才是真正的美,那是发于中而形于外的一种真的美,那是内心充实然后流露于外的一种美。

非寻常割眼、隆鼻后所得到的“纯外表”上的美可比。

【那天,我给他们讲了一则西洋的小故事:一位画家,有一天找来一位美少年,做他书面上天师的模特儿。

又过了一些年,他想在这幅画面上增添一个魔鬼来做对比,寻找了好多时日,才在一个下流场所的门外,看到一个面目丑恶可怕的人,他便雇了他来,作为他画魔鬼面目的依据。

在他的画室中,二人在谈话间,这位画家惊异地发现,原来这一位有着魔鬼的面孔的人,竟是多年以前他找来画天使面貌的那位美少年,他的放荡行经,将他天生的美好破坏无疑了。

】林肯说,四十岁以后,每个人应为自己的面目负责。

意谓其美丑与先天遗传无关了。

其实,不必等到四十岁,人随时为他的面目负责。

而读书乃是使美者更美,丑者亦化为美的良方。

平时所谓的风度高雅,所谓的气质高贵,所谓的眉目清朗,所谓的有书卷气,都是勤于读书的结果。

读书,读好书,乃是最简易可行的美容术,因为读好书乃是第一流的天才以其最精粹的语言来和你讲话。

李白、王维、李清照、莎士比亚、丹尼生、爱默森……都_____(A.坐 B.住C.摆)住在你的书架上,随请随到,他们会向你展示其灵魂深处最美的言语,这些言语,美化了你的心灵,也同时美化了你的容颜。

以读书为美容术,黄山谷早已发明了。

我不过将这古老的良方,再加以重述而已,姑名之为美容新法,因为这种美容术好久以来无人提到了。

12.文中【】内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1分)考点:字词书写。

解析:文中“他的放荡行径”中“径”写成了“经”。

答案:经改成径。

13.文中引用黄山谷的话的作用是_________(2分)考点: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解析:这句话讲出了读书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读书可以使人变美,切合了作者要表达的中心,也增加了文中的趣味性。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有知识的人三天不读书就会变得面目可憎。

这句话首先引起读者思考与阅读兴趣,同时引起了下文要讲的美容心术,与下文读书三日则面目可爱形成对比,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14.作者认为“美”的人的标准是_________(2分)考点:概括文章内容。

解析:从文章中第7段可知,“美”的人的标准是发于中而形于外的。

答案:发于中而形于外。

15.文中划线句句式整齐,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3分)考点:修辞手法的作用。

解析:划线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加了气势,突出强调了勤于读书的作用。

答案:划线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加了气势,突出强调了勤于读书的作用。

16.请选出正确选项,并说明理由。

(3分)李白、王维、李清照、莎士比亚、丹尼生、爱默森…都 (A.坐B.住C.摆)在你的书架上…_________考点:词语的用法。

解析:从对文章的分析来看,“住”字合适,住可以更好的体现读者与这些作者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对读者的影响。

答案:B。

17.请说说对美容新术中“新”的理解:(1)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2分)考点:理解词语的含义。

解析:从文章内容分析看,美容新术中新“新”第一指他区别于传统的靠改变容貌的美容术,第二是他是对古人已经提到过的美容术的一种新的提倡。

答案:(1) 他区别于传统的靠改变容貌的美容术。

(2) 他是对古人已经提到过的美容术的一种新的提倡。

18.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3分)考点:理解文章主旨。

解析:从文章最后一段可知,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在为了呼唤人们重视心灵的塑造,不要流于俗套,只重视外表上的美,强调心灵美对人的重要性。

答案:目的是为了呼唤人们重视心灵的塑造,不要流于俗套,只重视外表上的美,强调心灵美对人的重要性。

采野菱朱林兴(1)去年生日的那个周末,女儿请我到郊区的一家农家乐吃生日饭。

点的都是刚出土或出水的蔬菜、水鲜,只只菜鲜美可口,尤其那盘炒嫩菱脆而甜,令人胃口大开。

不由勾起了我少年时采野菱的回忆。

(2)一个甲子前,我十二三岁起就爱采野菱。

我爱采野菱,是因野菱肉质细腻,口感香脆而无淀粉味,好吃,是菱中上品;是因凡湖塘普遍长野菱,源头丰富,取之不竭。

(3)采菱季节,每逢节假日,我吃完早饭,就肩扛湖船直奔事先观察好的池塘。

湖船是采菱的主要工具,是个直径约1米左右、内层深约30公分的木盆。

既是交通工具,又是盛具。

采菱者在湖面上移动、采摘和盛菱都有赖于它的忠实服务,否则将一事无成。

所以采菱必须先学会划船。

(4)起初,我因不谙船性,那船根本不听我的,让其向东,它偏往西;或原地打转,甚至故意前倾后翘,险象环生。

我姐有一次采野菱时船闹别扭,船底朝天,差点酿成大祸。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心之官则思”。

为了迅速学会划船,我以浅水河塘作平台。

边学划船,边揣摩人船湖三者之间关系,终悟其道:臀部坐在船心,下身静,上身微倾,保持船体平衡;双手作桨,生动力,定方向,调速度。

掌握了“人船合一”的技巧后,那船好像是我双脚的延伸,犹如哪吒的风火轮,在湖面上驰骋,大有如履平地之感。

(5)学会了划船,还不等于会采野菱。

采野菱还要掌握避刺的技巧。

野菱四角尖锐如针。

第一次采菱,我不知道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的着力点应放在野菱的哪个部位上,结果不但效率低,而且两指让菱角刺满了密密麻麻的眼子,肿痛了好几天。

(6)由于野菱长在叶腋下,没入水中,为菱盘所覆盖。

采菱必先将菱盘提出水面。

初,以为这很容易,只要用左手将菱盘抓出水面并仰天翻转,菱盘上有多少可采的菱便一目了然。

谁知我按设想的做,结果菱盘还没出水面,只听得那些熟透的老菱一只只,“扑通、扑通”掉入湖里,我不知如何是好。

本来两亩左右湖面野菱至少可采五六斤菱,而我只采到两斤,大部分都掉入了湖中,甚为可惜!(7)面对困难,我第一时间脑海中闪出了一句话:“第一次能这样已经不错了。

这次粥没完全烧好,不怕,怕的是不会动脑筋和缺乏勇气。

”这是我七岁那年母亲教导我的。

当时,我是第一次帮家里烧晚饭,水放少了,结果粥不像粥,饭不像饭。

我甚垂头丧气,责备自己笨。

母亲就对我说了这句半是鼓励半是批评的话。

对我从此养成了碰到问题,爱问“为什么、怎么办”的习惯。

围绕采菱碰到的难题,我一连三四个晚上睡不好觉,白天借以实物,从不同角度揣摩如何提抓菱盘,或捏拿菱角,终于理出头绪,找到了既快又安全的采菱技巧。

我身坐船中,左手轻抓菱盘,使之呈45度角倾斜,右手采菱,轻松自如,徐徐缓行,侧身往后看,水面出现了船移动时留下的一条清晰的痕迹。

几乎每次采菱,不用三个小时,就可满仓而归,足足有八斤,乃至十斤之多。

当天晩上全家就围着小圆桌尽情品尝野菱美味,吃不完,第二天上街换钱,以买文具用品。

(8)世界是个万花筒,无奇.不有。

我采野菱除了物质上的收获外,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年,我常去采菱的池塘叫“小囡浜”,此浜不大,菱叶覆盖浜面,秋风吹来阵阵清纯菱香,浜中央菱叶上坐有一只青蛙。

湖面组合虽简单,然“菱池如镜净无波,白点花稀青角多”(白居易《看采菱》),和谐高雅。

第一次去此浜,那青蛙远远见到我,未等我将船入水,早已逃之夭夭。

其实,它并没有逃远,而是在偷偷窥探我。

过了一周我去此浜,这次它见到我后没有逃。

又过了些时日,还是这只青蛙见我后居然不但不逃,还对着我“呱呱”地叫几声,好像在说“欢迎!欢迎!”我很佩服这只青蛙的灵性。

人善待青蛙,它也会视人为朋友。

如果当初能有照相机摄下这个难得的人蛙和谐的镜头,那是多么珍贵啊!(9)星转斗移,一个甲子过去了,当年供我采菱的池塘、湖船早已不在了,然,那些四角尖尖的野菱,尤其那只青蛙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成为永远的记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