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学案(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1.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历史意义。

2.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认识农民斗争的局限性。

一、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1.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主要原因:鸦片战争进一步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3.直接原因:广西自然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4.理论组织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问题思考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提示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1851年~1864年)1.兴起: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建号太平天国。

2.发展: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

3.全盛(1)军事:为拱卫天京,进行北伐和西征,到1856年,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事件目的结果北伐推翻清朝统治北伐军打到京津近郊,因孤军深入而失败西征屏蔽天京大败湘军,辉煌胜利(2)政治:政权建设上,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4.转折:天京变乱——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内讧。

问题思考太平天国内讧、滥杀、石达开出走留下了什么历史教训?提示太平天国内讧、滥杀、石达开出走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这破坏了太平天国内部的团结,动摇了太平军将领的宗教信仰和对太平天国理想的坚定信念,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太平天国丧失了乘胜追击的有利时机。

太平天国运动中出现的滥杀、分裂,是农民政权封建化的必然结果。

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他们不可能完成领导社会革命的任务。

5.挽救危局(1)军事:起用年轻将领李秀成和陈玉成。

(2)政治:任命洪仁玕主持朝政,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

深化理解《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不同社会背景制定1853,强盛时期制定1859,衰弱时期经济主张平分土地和财产,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发展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制群众基础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反映农民土地要求,缺乏必要的条件作用直接推动太平天国兴盛没有实行,未产生真正的影响时代特点标志农民运动达到最高峰,但又有极大的空想性,根本无法取得胜利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实质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符合时代进步潮流的进步纲领联系都有反封建的一面,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或方案,都未真正实行过6.走向失败(1)1863年,在英、法军队支援下,曾国藩兵分三路围困天京。

(2)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深化理解中国近代农民运动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7.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1)扫荡了王朝的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并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归纳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1)时代背景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起义原因新:既受本国剥削,又受外国侵略。

(3)革命任务新: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4)起义理论新:利用外国宗教发动农民起义。

(5)治国方案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7)所属范畴新:属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知识结构应用1 请选择一个城市召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周年研讨会,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提示示例:①城市:广西金田。

理由:太平天国运动起义爆发地点。

②城市:南京。

理由: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今南京),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中心。

应用2 太平天国运动坚持了14年之久,席卷大半个中国,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提示影响:①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礼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②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③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的理想追求;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④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1.印证教材观点史料漫画《天国的土地》应用史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

为此制订了《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

2.获取材料信息史料有学者在评论《资政新篇》时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应用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政新篇》的历史意义。

提示倡导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具有启蒙作用。

如何认识“天京变乱”天京变乱示意图(1)变乱原因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自私性、狭隘性、保守性)。

(2)变乱影响直接影响: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出现了“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

深远影响:标志着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

(3)教训: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应用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答案 D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故D项正确。

A项太平军攻下南京后应全师北上,不给清政府喘息时间,定都天京恰恰给了清政府战略上的缓冲时间,属于太平天国战略上的失误,但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B、C两项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

1.(2019·宁德高一检测题,5)“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此语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 )A.背景B.经过C.性质D.影响答案 A解析题干中的“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说明鸦片战争引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从1851年金田起义开始,1853年占领南京,1864年天京沦陷,这是经过,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农民战争,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这是影响,故D项错误。

2.(2018·贵州学业水平,5)有人曾评价一段历史:“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且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轰轰烈烈,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

”他评价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义和团运动D.秋收起义答案 A解析依据材料“洪杨诸先民”“抗满清”“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很显然描述的是以洪秀全、杨秀清为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故选A项。

3.(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高一第二学期期中,33)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金田起义B.天京事变C.定都天京D.永安建制答案 B解析“煮豆燃萁”是借曹植和曹丕的典故影射兄弟自相残杀,材料“楚歌声里霸图空”借项羽故事影射太平天国由盛转衰,金田起义时太平天国刚刚开始,没有出现自相残杀,故A 项错误;天京事变中统治集团自相残杀,且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故B项正确;定都天京,是太平天国强盛的表现不是衰落,故C项错误;永安建制是分封诸王,建立政权是太平天国壮大的表现,故D项错误。

4.(2018·湖北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17)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田起义②定都天京③永安建制④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⑤天京变乱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①③②⑤④答案 B解析①金田起义,发生在1851年1月,②定都天京,发生在1853年3月,③永安建制,发生在1851年3月,④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发生在1853年冬,⑤天京变乱,发生在1856年。

故①③②④⑤正确,B项符合题意。

5.(2018·赣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6)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深得民心者,显得落后。

一个适应进步潮流者,又无法深入民心。

前者是( )A.《天朝田亩制度》B.《海国图志》C.《定国是诏》D.《资政新篇》答案 A解析根据题目中“显得落后”得出《天朝田亩制度》实行平均主义,具有落后性,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海国图志》是魏源的作品,并非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故B项错误;C项表述属于维新变法的内容,与题意不相符,故C项错误;《资政新篇》属于太平天国运动中适应进步潮流者,与题意不相符,故D项错误。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材料二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御照:胞等所论是也,即遣佐将施行。

钦此。

(1)上述两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在不同时期实行了哪些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2)太平天国领导人是基于什么出发点实行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的?(3)这种变化,从所有制方面来看,其实质是什么?答案(1)材料一:有田同耕,平均分配土地;材料二:规定照旧交粮纳税。

(2)平均分配土地是为了满足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照旧交粮纳税,是根据国家财政和米粮的现实需要。

(3)由废除土地所有制改变为承认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由于环境的变化,从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到承认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的变化,说明了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课时训练题组1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1.下面是某校老师在讲解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采用的知识框架图。

依据图示,该事件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B.鸦片战争C.义和团运动D.虎门销烟答案 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失去生计;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与盘剥,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故选A项。

2.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这说明(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答案 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