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长效机制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亮点和特色,是把其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来实施的。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学的外部环境和教育对象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产生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消极应对的状况,如老师在讲台上认真讲解,学生在台下看闲书、做习题、听音乐、发短信各行其是。
以此,针对现阶段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优化思想政治教学的内涵外延,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适宜内涵和空间内涵和空间的拓展,首先,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政治职能的发挥。
中共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进行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这就为我们与时俱进的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适宜内涵和空间指明了方向。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学术职能,要求“两课”教师把学术研究的原则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领域,遵循学术研究的内在规律,本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同,以培养具有个性化思维模式为目标,在实践的层面上逐步归纳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是内涵和空间适宜拓展的价值体现。
作为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机延伸,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
地,不仅是弘扬主旋律,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主动权的必须,而且也是延伸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涵与空间的技术平台和重要手段。
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网络的独有特征,通过在虚拟实践的交流、碰撞,获得大量学生真实的、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
在以平等、理性、换位思考的观念对这些信息进行认真筛选后,把具有共性的内容、问题有的放矢的带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课堂,作为课堂讨论的一个方面。
从而实现在内容、方式、思维等方面拓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外延和内涵。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是延伸思想政课上,教师则可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学情,进行精讲点拨。
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针对其疑点,讲清思路,明晰事理,以问题为案例,从个别问题中推出解题的一般规律,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时可以点拨学生推导出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这样,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启发引领。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案导学”的教学将课堂教学中心由“教”转到“学”上来。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小结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机,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看书自学,使他们认识到自己
的潜在能力,学会了自学方法。
很多学生过去只知道老师叫怎么做就怎么做,现在发现老师不讲,自己也能看懂课本内容,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最后养成了乐学的学习习惯。
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学生通过自学,初步掌握了课本内容。
因此,上课时气氛活跃了,举手回答问题的人多了,要求上台板演的人多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增强了。
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但理解透彻,而且印象深刻,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对于学困生,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方法不好。
而“学案导学”的教学特点,恰恰就是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利于学困生的辅导。
因此“学案导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老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学案导学”对老师的备课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
因为这要求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组织教学,很难有事先设计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要融会贯通,做到“没有准备”也能讲准确、讲全面、讲生动。
因此,教师要致力于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更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总之,“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为指导思想,运用学案组织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这种教改策略观念新,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渗透,把教法、学法融为一体,为化学新课改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